苏州园林的作者是谁(苏州园林的主人是谁)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谁?

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改为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注: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拙政园,苏州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8–1521)画家文征明曾参与设计。

苏州园林有哪些园主?

苏州园林的历史悠久,许多园林都有其特定的园主,他们往往是历史上的文人雅士、富商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以下是一些苏州著名园林及其园主的介绍:

1. 拙政园:园主有历史记载的有潘岳、王献之等人,其中潘岳因官场失意而归隐,故园名为“拙政园”。

2. 留园:留园的园主历经多个朝代,包括明代的徐泰时、清代的刘恕等,刘恕是著名的苏州文人,对园林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3. 网师园:网师园的园主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他在北宋庆历年间购得这块地,建园自娱。

4. 环秀山庄:园主为清代商人章采程,他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和修缮了园林。

5. 沧浪亭:沧浪亭的创建与宋代名将韩世忠有关,他在南宋初年曾居住于此。

6. 狮子林:园主是元代商人贝琼元,他在元至正二年(1342年)开始建设狮子林。

7. 耦园:园主是清代的沈德潜,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8. 艺圃:园主为明代文人袁宏道,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旅行家。

9. 退思园:园主是清代文人钱泳,他因政治失意而退隐回家,建造了退思园。

10. 怡园:园主是清代的顾锦溪,他是一位盐商,也是苏州当地的慈善家。

这些园林不仅是苏州古城的亮点,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园林的园主可能已经不可考,但他们的精神和园林文化被后人所传承。

苏州园林的作者简介

叶圣陶生于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去世,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叶圣陶童话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

苏州园林作者是不是陈从周

苏州园作者是叶圣陶,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作者为了向读者清楚地介绍苏州园林,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在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

  • 作者为了向读者清楚地介绍苏州园林,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在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请结合文章内容,试做分析。。《苏州园林》这一课的,速度。。。。
  •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景,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像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一一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已一一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例子,俯拾皆是。文章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又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文章指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因为园林不是图案画,而是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这使人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当然也还有一种造园艺术,以复杂和不规则为原则”。作者抓住园林和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他的看法是很能给人启示的。有的时候,虽未明点出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如文章叙述园林中常有花墙隔、廊子界,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使园林建筑显得波澜层叠,气势纵横。这实际上启示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行文的情趣和魅力,能丰富读者关于园林建筑的知识,启迪读者的智慧,陶冶读者的心灵。望采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