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葡萄树怎么防冻 冬天葡萄树怎么施肥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从明日8时至后天8时,新疆北疆北部与伊犁河谷高海拔地区、西藏东部、川西高原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北疆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5~8毫米)。辽宁南部与西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江南西部、西南地区大部、华南西部与北部、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35毫米)。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与华北地区东部等地有4~8℃降温,并有4~6级风。

以上这些地区的葡友们,你们的果树还好吗?要赶紧时间做好防涝、抗寒措施了,否则将会对葡萄来年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今日,大家就来好好聊一聊葡萄的抗寒问题,帮助我们的葡萄树都能安全越冬。

从葡萄的生理特性上看,其枝蔓在零下10℃时就会遭受冻害,个别像红地球之类的品种或者树体相对弱的树,甚至在零下8℃时就会发生冻害;当气温降到零下6℃,根系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降到零下8℃时,根系很也许所有被冻伤冻死。发生冻害的葡萄树,会在下一年推迟发芽或者发芽不整齐,严重的会整株死亡。

在很多葡友的观念里,只有在温度零度以下的严冬里,才会发生葡萄冻害。其实不是这样的,葡萄除了会因为气温低于它本身所能接受的界限,而导致组织器官受冻以外,还会因为秋冬干旱、暖温的天气,以及管理不当造成的病虫害严重或者水肥供应不足而被冻伤冻死。

比方说葡萄落叶之后,枝条的表皮在冬天休眠期间仍然会蒸腾水分。冬天土壤冻结以后,根系的活动主题就会减弱,吸收的水分没有蒸腾掉的水分多,果树就会因为生理上的干旱而被冻死。又比方说,秋天到初冬期间,如果出现了相对长时间的暖温天气,气温迟迟没有降下来,那么本应该进入休眠的枝条就会被迫进入生理上的活动主题状态,抗寒能力降低,很容易遭受冻害。另外,葡萄采收后如果大家没有及时地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也会影响枝条的老化越冬,降低果树抗寒能力。

另外,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果友为了追求产量,一昧地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化学肥料,导致葡萄的营养生长过旺,树体组织不够充实,最终造成树体抗冻能力的明显下降。所以说,我们千万不容掉以轻心,要积极做好葡萄树的防寒措施。

葡萄常见的几种防寒方式主要包括埋土防寒以及覆膜防寒。深沟栽植法,适用于气候干燥且排水良好的产区。具体操作就是先挖好一道30~40公分深的沟,待沟充分晾晒后,再进行埋土防寒。就把捆好的枝蔓放进沟中,再在枝蔓上铺一层秸秆,最后埋土填沟,埋土时先将枝蔓两侧用土挤紧,然后覆土至所需要的宽度与厚度。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以沟上横放小木杆的方式替代直接填土,然后在小木杆上铺一层秸秆,最后覆土。这种方式又称空心防寒法,保湿效果较好,安全系数也相对高。

在埋土防寒之前,提议我们事先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一次封冻水。如此一来,可以增强土壤墒情,提升葡萄树的抗寒抗旱力,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冬,还能为葡萄的休眠提供充足的水分。有的果友认为,雨水多且均匀的年份,没有必备浇这次封冻水,其实是不科学的,不管雨水多少,都最好在埋土之前先浇封冻水。但是要注意,等到果园内表土干了之后,再进行埋土防寒,以避免土壤过湿,造成枝蔓的芽眼发霉腐烂。还有的果友,为了省事,只用滴灌的方式来浇封冻水,这种做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浇透。

一般埋土防寒的时间是在土壤封冻的前15天,埋土过早,植株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抗寒锻炼,会降低它的抗寒能力;其次,土壤温度高、湿度大,芽眼也容易发霉腐烂。埋土过晚,根系在埋土时就很有也许已经遭冻了,并且土壤一旦封冻,取土困难不说,还很难盖得紧枝蔓,使枝芽与根系继续受冻,防寒效果全无。

目前仍有个别地区应用这一种开沟防寒法,也就是在葡萄树行边里根茎50公分左右远的地方,顺行开一条宽度与深度与40到50公分的防寒沟,再将枝蔓捆好后放入其中,最后再覆盖秸秆埋土,或者直接埋土。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多年挖沟,对根系有损伤与破坏,而且费时费力,因此不提议我们运用。

近年来,北方地区有部分葡萄园试用塑膜防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在枝蔓上盖上厚约40公分的麦秸或者稻草,然后上盖塑料膜,最后在周围用土填紧。但是要非常注意,不能碰破塑料薄膜,以免冷空气进入膜内,使葡萄发生冻害。这个方式在山东以南地区适用,不适用于辽宁、河北、甘肃等地。

2015年11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向山东鲁南、江苏北部、河南、河北等很多地方的很多葡萄遭到冻害,大批葡萄种植户损失惨重。

希望这一前车之鉴,能向我们提个醒,积极做好葡萄防寒后续的工作。虽然这段时间,全国各地温度有所回升,但是不代表在12月份、1月份就不冷了,希望我们防患于未然。

葡萄防寒不当,它的产量与效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轻者枝蔓抽干,芽眼受冻发黑,枝表霉烂,推迟发芽,减产减收;重者会整株死亡。所以果友们一定要搞好葡萄越冬埋土工作,这也是葡萄的产量、质量、寿命以及效益的决定因素之所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