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故事传说:清明节到了,各位家乡都有哪些清明节流传的故事?

网友提问:

清明节到了,各位家乡都有哪些清明节流传的故事?

优质回答:

无论家乡还是其他地方,清明节的习俗都是延续久远的历史,大同小异。

《东周列国志》言晋文公赏赐旧功臣,索介子推于绵山,子推终不肯出,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寻得其骸骨,文公见之,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立祠祀之,环山一境之田,皆作祠田,使农夫掌其岁祀:“改绵山曰介山,以志寡人之过。”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言介子推休息于此也。焚林之日,乃三月五日清明之候,国人思慕子推,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

至今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各处,每岁冬至后一百五日,预作干糒,以冷水食之,谓之“禁火”,亦曰“禁烟”。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遇节,家家插柳于门,以招子推之魂。或设野祭,焚纸钱,皆为子推也。

《东京梦华录》讲宋时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因寒食禁火,节前一日必须烧好食物的缘故。又用面造枣飞燕,状如燕子,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自然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

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飞燕,到立夏时,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蛀夏这个词很有意思。虫蚀的木头叫蛀木,虫蚀牙齿叫蛀牙。什么虫会啃坏夏天呢?原来是懒虫和瞌睡虫,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犯懒犯困,所以称蛀夏。 蛀的意思同“ 疰 ”。 疾病赖着不走的意思。蛀夏又成苦夏,看来古人清明节已作好过夏天的准备。蛀夏这个词很有意思。虫蚀的木头叫蛀木,虫蚀牙齿叫蛀牙。什么虫会肯坏夏天呢?原来是懒虫和瞌睡虫,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犯懒犯,称蛀夏。 蛀的意思同“ 疰 ”。 疾病赖着不走的意思。

子女及笄者,多在清明节日这日上头。旧时女子未出嫁时梳辫子,临出嫁时才把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叫做上头。

寒食后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皇宫中前半月派宫人乘车马朝陵,皇族子弟近亲,也分别派遣至诸陵坟祭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都是官府供应的。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阛,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拥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接近傍晚才回去。

我们家乡清明节除了踏青,上坟,其余寒食相关的习俗大多淡化。

其他网友回答

吃青团: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这清明节上坟,则选择在清明节的这一天扫墓,烧纸钱,给先人坟上添把新土,青年男女则会出去踏青、看花、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清明节到了,各位家乡都有哪些清明节流传的故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清明节的故事传说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