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几阿哥?生母是谁:乾隆给自己儿子取名的时候,都会带有“永”字,但为何十五阿哥却没有?

网友提问:

乾隆给自己儿子取名的时候,都会带有“永”字,但为何十五阿哥却没有?

优质回答:

题目有误,十五阿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明明是有永字的,只是后来改名颙琰。

古人取名字很讲究,一个辈分的男子肯定有一个字相同,不像现在随便乱取,皇帝作为天子,他的儿子取名更讲究,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给的儿子取名,都是一字单名,全部是木字旁,朱标、朱樉、朱棡、朱橚、朱桢、朱榑……搞出很多生僻字。

朱元璋还别出心裁,给自己后代取名定下了规则,从儿子辈的木开始,分别是木、火、土、金、水,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是木,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是火,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土,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是金,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是水,也就是木、火、土、金、水。

这个顺序是循环往复的,比如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是木(又回到了木),朱佑樘的儿子朱厚照是火(古代四点水为火字旁,比如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以此类推。

所以很多人说朱元璋是化学老师,因为他的子孙名字很多都是化学元素名称。

清朝的皇子取名不像老朱家那么呆板,但也很讲规矩。

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他的儿子都是永字辈,比如皇长子永璜、皇二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十五子(十五阿哥)永琰。

皇十五子(十五阿哥)全名爱新觉罗·永琰,后来继承皇位,就是嘉庆皇帝,他的名字也从“永琰”改作“颙琰”——这是乾隆帝的手笔。

在嘉庆之前,皇子继位是不改名的,只是从康熙帝开始讲究避讳,在出现皇帝名字时加以避讳,康熙帝名“玄烨”,那么在写“玄”字时,要缺末尾一笔。

到雍正帝胤禛时,他名字中的“胤”字,不仅要缺末笔避讳,还把自己兄弟名字中的“胤”字统一改作“允”字,所以康熙帝的儿子胤禔、胤礽、胤禵等人,在后来的史料上都变成了允禔、允礽、允禵,只有雍正帝一人叫胤禛。

嘉庆帝时,改名规则反了过来,不是改兄弟的字,而是改自己的字。

嘉庆帝继位时,乾隆帝还健在,他考虑到如果避讳永琰的“永”字很不方便,因为“永”是常用字,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永琰的“永”字改成了同音的生僻字“颙”。

嘉庆帝遵循了这个规则,他的儿子是绵字辈,其中绵宁继位后改为旻宁,是为道光帝。

不过后来的皇帝没有再遵循,比如道光帝的儿子是奕字辈,奕詝继位后为咸丰帝,未改名。

为避讳改名,在其他朝代也很常见。

宋太宗赵匡胤登基后,把兄弟名字中的“匡”字改成了“光”字,赵匡义就改成了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不但让弟弟赵光美改成赵廷美,还给自己改名赵炅,后面的北宋皇帝大多也是继位改名,宋真宗更是一生拥有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赵恒四个名字。

皇子继位后改名,归根到底是为了避讳,为了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很多朝代都是如此,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不足为怪。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历史上那些避讳改名的趣事?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十五阿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当了皇帝以后,为了区别和其他兄弟,自己改名颙琰!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皇族近支宗室起名以字辈是从康熙的儿子开始,至溥仪时期,最终形成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二十六个字作为字辈。

雍正即位以后,作为皇帝,一般大臣和百姓就要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雍正即位之后,就将其兄弟“胤”改为“允”,除了老十三胤祥因为和老四关系太铁,所以老四雍正就没让他改。

到乾隆时期,没让自己的兄弟改字辈,但考虑后嗣子孙,其子“永”字辈、其孙“绵”字辈,都是常有字辈,避讳比较麻烦,所以乾隆将他爹雍正的方法反过来,只改将要继位的皇子也即未来皇帝的名字,其余皇子仍然按照原来字辈,遂于乾隆四十一年规定:

“朕以为与其改众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众无可避,较为妥善。将来继体承绪者,惟当以永作颙,以绵作旻,则系不经用之字,缺笔亦易。而永绵等字,均可毋庸改避。”(《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十)

乾隆皇帝

即将“永”改为“颙”,以“绵”改为“旻”,因为颙、旻都是不太常用的字,避讳方便。所以后来继位的嘉庆皇帝改永琰为颙琰,道光绵宁改为旻宁。

其他网友回答

谁说清仁宗嘉庆帝的名字里没有永字?自清圣祖康熙帝的儿子开始使用字辈开始,康熙帝一脉每一代都有一个共同的字辈——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无一例外!清王朝没有使用这一套字辈的宗室都是在康熙年间便已经沦为小宗旁支的宗室后裔。嘉庆帝是清世宗雍正帝的亲孙子、康熙帝的亲曾孙,名字里怎么可能没有永字?很显然,提问者是把嘉庆帝即位之后为方便他人避帝讳而改的名字——颙琰当成了他的原名。

何谓避帝讳

所谓避帝讳,简单说就是皇帝名字里出现的字,其他人就不能再用了。当然,姓氏除外。从来没有听说过避帝讳要避姓氏的,否则历朝历代的宗室岂不是连姓氏都要改了?如雍正帝,他即位之后,一众胤字辈的兄弟为避帝讳、全部改为了允字辈。如果毅亲王胤礼的名字就改为了允礼,这个看过《甄嬛传》的想必都知道。同时,雍正帝名字中的第二个字禛也是要避讳的,如江苏省扬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仪征市,原为仪真县,为避雍正帝的帝讳改为了仪征县。晚清时期,仪真县为避宣统帝溥仪的帝讳,又改为了扬子县,直到民国初年才重新改为了仪征县。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一般情况下,同音字只要不涉及帝讳中出现的字,理论上是不需要避讳的。如臻、珍就不需要避雍正帝的帝讳禛,但仪真县中的真还是需要避讳的,因为他和禛字中出现了相同的字“真”。雍正元年就曾经有名字中出现禛字同音字的官员请示雍正帝是否需要避讳,雍正帝的回答很干脆——同音不需要!不过,这个要看具体的皇帝,如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因为自己姓朱,居然不许百姓吃猪肉、猪也得避帝讳……但这只是特例,一般情况下,同音字是不需要避帝讳的。

为何清高宗乾隆帝的兄弟不用避帝讳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乾隆帝的兄弟不需要避帝讳?名字里依然有一个弘字,无论亲兄弟弘昼、弘曕,还是一众叔伯兄弟、如弘晳、弘晓等等都没有改名。准确说,乾隆帝的一众兄弟也是要避帝讳的,只是他们避帝讳的方式与自己的叔叔大爷有所不同。雍正帝的兄弟是通过改名来避帝讳的,乾隆帝的兄弟则是通过缺笔来避帝讳。什么意思呢?弘字少写最后一个点,这同样是一种避讳方式。虽然看似还是弘字,可如果按照现在电脑输入法来理解,缺了一点的弘字它就是另外一个字,不是吗?

皇帝自己改名

除了让别人改名之外,一些皇帝的名字中出现了非常常见的字,让所有人都改用其他字,显然太麻烦了。所以,为了他人避帝讳方便,有时候皇帝自己会改一个生僻字组成的名字。如宋太宗赵光义,无论光还是义都是比较常见的字,于是赵光义即位之后把名字改为了赵炅。炅这个字比较生僻,众人避讳要方便许多。

嘉庆帝的情况与宋太宗很相似,因为永字太常用,乾隆帝索性把嘉庆帝的名字中的永字改为了颙字,如此一来,众人避帝讳就方便多了。嘉庆帝的儿子清宣宗道光帝也采取了跟他父亲同样的做法,即位之后把绵字改为了旻字。

最省事的做法

除了以上这些,避帝讳还有一种最为省事的做法,唐王朝的英国公李勣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李勣原徐世勣,被唐高祖李渊赐国姓后改名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对避帝讳要求比较宽松,只要不同时出现世民二字,分开使用时是不需要避讳的。可唐高宗李治不干了:“不避我爹的帝讳哪成!”即位之后,唐高宗下令涉及世、民二字都必须避讳,于是民部成了户部、民风成了人风,李世勣则更加省事:“世字我不用了,直接叫李勣好了!”于是,李世勣就这样成了李勣……

综上所述,并不是嘉庆帝的名字中没有永字,而且嘉庆元年嘉庆帝即位之后,乾隆帝为了众人避帝讳方便,把嘉庆帝的名字由永琰改为了颙琰。事实上,嘉庆帝的原名叫永琰,是有永字的。

其他网友回答

据我了解的历史来看,古代取名有避讳之规矩,如“子不言父姓”“臣不呼君名”。

意思很明白,孩子不能直呼父母及长辈的名字,就连写字写信写文章都得避讳,要多短讳字,要么讳字缺笔。通篇文章,不能因避讳而短字,有时就短一个字而文理不通或与本来的意思相反,所以一般都是缺笔。因此有些缺笔字流传到现在,我往往以为是错别字,但其实不是,有可能是书写那字的人要避讳什么人或什么字。

“臣不呼君名”也有短字避讳的方式,如观世音菩萨,因避李世民的世字,被改为观音菩萨。但不能缺笔避讳,如朱元璋,如果璋字少了上面一点,岂不是说天子无头,按老朱的性格,不杀你全家才怪。就算不是说无头,也会让老朱想起自当过和尚的事,这也是他老人家忌讳的事,少说也是杀头。不说假设,就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雍正年间的文字狱,就有人因为写“维民所止”几个字而被强行把“维”“止”俩字说成雍正无头,结果可想而知。不能短字,那就换字。如为避康熙的名字“玄烨”的玄字,李玄霸被改成李元霸,“天地玄黄”改成“天地元黄”。但这种改法,会让传承几千年的精华文化变质,甚至会让全国臣民招罪。于是为表体恤臣民,更要说皇帝独一无二的权威,自己改名,用生僻字,或再造字或极少用到的字。

嘉庆帝没当皇帝之前,也是用“永”字,登基做皇帝后才用“颙”字。易于臣民避讳。像他这样当了皇帝后为避讳而改自名字的皇帝不少:汉宣帝刘询,原叫刘病已;武则天武曌,原名武媚娘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乾隆给自己儿子取名的时候,都会带有“永”字,但为何十五阿哥却没有?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乾隆是几阿哥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