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指什么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网友提问: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优质回答:

我的理解是,“四书五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四书五经”是指,儒家几部经典著作,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宝库。

“四书五经”严格说包括“四书”和“五经”两个部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书”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名字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南宋朱熹把上述四部书编在一起,进行了统一解释注释,被宋朝朝廷定为“官书”,官方指定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之后,元朝正式确定朝廷科举考试考题内容范围就在“四书”之内,这一点明朝和清朝都延续了下来,都是把“四书”作为科举考试大纲书目,必读书目。我们常说的“八股文”考试题目都是出自“四书”。

“五经”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儒家传授基本知识的五本书的统称。儒家文化中有“十三经”之说,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本书,“五经”就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五本书。

广义的四书五经应该是指包括上边四书五经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所有古籍书目。四书五经泛指一切古代书籍。

我理解一般老百姓口中的四书五经应该是后者。

其他网友回答

《四书五经》到底是哪四书和五经,而所谓的《十三经》又是哪十三经呢?这个问题要从先秦说起,当时只有《六经》,也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是战国时期的说法,据说是孔子修订的周代作品。不过《乐》失传了,也有说《乐》本来就只是《诗》的谱子,总之只留下《五经》了。之后在东汉有《七经》、唐朝又有《九经》,但到底是哪七经、哪九经,存在一定争议。

比较可靠的是唐文宗时期颁布的《十二经》,其中除了《诗》《书》《易》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尔雅》,《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里就有十二部经书了。到南宋的朱熹则把《礼记》的《中庸》《大学》两章拿出来,加上《论语》《孟子》自己编成一部《四书集注》,所以《十二经》加上《孟子》有了《十三经》的称号,而又有与《五经》齐名的《四书》。其中的区别就是《五经》是孔子之前就有的古书,而《四书》则是儒家后学的整理之作。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笔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梳理一下“四书五经”,让大家有个最基本的了解。

一、“五经”包括哪五本?分别讲什么?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下面分别介绍这五本书的概要:

大家知道,中国是从诗开始的民族,我们先民的生活,直接用歌谣唱出来的。以前史官都要去采风,就是采诗。通过《诗经》这本书可以了解先民生活的歌谣,感受先民生活的心性。

通过《尚书》这本书可以了解先王治理国家的史料。

通过《礼记》这本书可以了解圣贤所规定的生活方式。

通过《易经》这本书可以了解古人用心观看世界的经验。易经把古人所证得的“用心之道”用极简易的手段落到特定的形式中,每一个卦象所指的是人应感外部世界的纬度。

通过《春秋》这本书可以了解鲁国两百四十年的历史,孔子给予了价值判断,目的是让那些政治人物知道,善恶规范是很严格的。

二、“四书”包括哪四本?分别讲什么?“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是朱熹提出来的说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本书的概要:

《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集中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是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全面了解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所以读完《礼记》就不用读了。

以上就是笔者对《四书五经》的简单梳理。

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获得生命的启示,但体会和实践是阅读经典的前提,切勿死读书,甚至困在里面。

……

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四书五经,是古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圣经”,曾被用为科举考试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是每个读书人的必修科目。宋朝朱熹之后,《四书》被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科举考试也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熹批注《四书》之内,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作为儒家学说的基础著作,相传是由孔子编撰、修订而成。五经作为教育的教材,主要是在汉代到唐代,尤其是汉晋时期。五经,都是“大经”,卷帙浩繁,难读难记难懂,大多数读书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熟读五经”。

但是”四书”篇幅较少,再加上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从南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将四书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后,熟读四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凡要参加科举考试,熟读四书,那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老师您的邀请,您提出的“四书五经是哪四书哪五经?”的问题非常好,这也有助于一些年轻同志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下面,会就回答“四书五经是哪四书哪五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四书五经是哪四书哪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其中的《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再是,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一下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总共十三部书(礼分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春秋分公羊,谷梁和左传三传)。四书在宋代之前地位不高于五经,从北宋开始逐渐被重视(大学和中庸即是程颢、程颐从《礼记》中特别摘出来强调的),作为儒家修身和治国的指导。四书五经的作用和它们的地位分别是:《大学》相当于儒家总纲,讲解儒家(至少是宋儒)的思想源头和终极目标。《论语》和《孟子》阐述了大量的思想。《中庸》是儒家思想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当然易经更形而上),介绍的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哲学理念。

另外,五经是先秦的典籍,文字比较古老,有的部分思想很深邃,另一些离我们的现状太远,甚至很难理解。《诗经》如果作为艺术的诗集实际上很容易,只要稍加上一点注释或者翻译,你当做先秦的民歌来读,感受到它的艺术美。《尚书》使用的文字有点古老了,而且学术界对它的解释的争议很多。《礼记》记录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孔子之后的谈话录和故事,可以当做《论语》的延续。《周礼》《仪礼》主要是讲述当时的礼仪制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易经》是儒家(甚至诸子百家)的形而上学的源头。

总之,我们不仅要了解和认识四书五经,还要吸收四书五经的优秀文化,剔除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好。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四书五经指什么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