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什么形式的校本研修受教师欢迎?
优质回答:
个人觉得,能够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校本研修最受教师欢迎。比如,在学校举行的听评课活动中,评课时,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听课教师,都给教师提了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假问题,只要教师教学中稍加注意就能解决,没有多少研究价值;而有的问题是困扰教师个人或其他教师的“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这类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而且也会给其他教师带来启发。对于这类“真问题”,就需要集中教师群体智慧,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直至问题解决为止。而不是提出问题之后,把问题搁置下来,将评课活动变成了一种形式。以上是“研”,至于“修”,有修炼、进修之意,是教师个体之事。愚以为,教师要想在业务上不断进益,仍然要围绕解决教学的真问题而“修”,以研带修,以修促研。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炼,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反思是促进教师进步的有效手段,叶澜教授认为,教师教书一辈子,如果不会反思,仍然是一个教书匠;如果能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就的可能成为一个教育家;写作是对教学实践和反思结果的总结,也是一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修炼方式,并能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学校围绕教师教学中“真问题”,细心梳理,形成序列,引导教师真读书、真反思、真研究、真写作,为每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铺平道路,我想这样的校本研修应当会受到教师的欢迎。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校本教研就好。
其他网友观点
当前,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均不同程度存在形式化、理论化的问题。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有些培训的内容理论性过强且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需求脱钩。一方面,学的理论要么用不上,要么不知道该如何用;另一方面,此类学习培训大多与学时挂钩,教师必须学,最终导致教师对此类教研形式产生抵触和应付的心理。
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教师自身实践的理论更易于被教师理解和接受。学校教研活动中,受广大教师欢迎且能给教师带来收获的是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的教研形式,比如微课题研究。诸如,白板的运用、班级的自主管理、阅读兴趣的培养、厌学学生的转化、单亲及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等问题,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并要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微课题研究教研形式最受广大教师欢迎的原因。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并非出于教师自主自发,而是事先被设计好的,教师被动参与,对教研内容没兴趣,并没有达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预期目的。笔者以为,要想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要还教研的主动权于教师,研究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来决定。教师可以个人或者与同事组队制定教研计划,上交学校教研组审核备案后开展教学研究。学校及上级教研部门只需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给与教师所需的专业支持,比如,如何从理论层面对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梳理,对科研成果的撰写进行专题培训,帮助教师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教师有了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在先,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再实践。在教师自主自发的观察、反思、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研之路。
其他网友观点
校本教研是学校提高教师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什么样的校本教研会不流于形式而又切合教师实际受到教师欢迎呢 我想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要按学科分类 相同学科 安排一个教研组长 不能一把来 这样才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而且指导老师要对老师的具体教学了如指掌 能提出具体的问题 比如提出老师上课最急需的解决的问题 来一起解决 给老师不是一个任务 而是帮老师解决上课遇到的问题 二要安排好固定时间 比方安排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 给老师有具体时间任务 还要鼓励激发在平时办公室自发的经常性的交流 但必须有任务要求 有奖励措施 三要校长重视 提高认识 不流于形式 做到心中有数 有目的计划 给老师有实际的东西可学可用 总之安排时间 内容 有针对性 真正激发教师兴趣 解决问题不流于形式 还给点奖励 这样的固定时间和平时时间 灵活时间 结合起来 不死套 不形式的校本教研会好些 同时更会堵住目前校本教研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为了应付检查只有抄袭 过后就是期末了卖废品 把备课的资料 研究的资料都通通卖了 要是真的是自己总结的行之有效的老师还舍的卖吗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来点真的 给教师切合实际 哪怕一点点 积累起来就是经验的 有的放矢的老师会感兴趣 ……
其他网友观点
那种网络培训最让人生厌,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让人昏昏欲睡,简直浪费国家资源。
建议多一些集中面对面培训,零距离交流,通过互动,实践活动才显得真实,成效明显。
其他网友观点
校本教研就是一块腊肉骨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细嚼慢咽还蛮香的,不是俗语有云:腊肉骨头啃啃有味吗?
不过当今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只是听听课,走走过场而已,甚至不听课,补补听课记录就更劳民伤财了!
校本教研,教的形式肯定是要保留的,但不要抽签轮流走过场,我觉得学校要重视要投入,要分不同的人群进行教学评比,要重奖并且真正和职称晋级挂上沟,让真正教得好的老师脱颖而出,才会良性循环,大家才会重视,慢慢也会喜欢上它。
校本教研,研的形式要加强,要真正研究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让研有的放矢,可采用集体备课,问题沙龙的方式。
教研还可以采用师徒配的方式,随时随地手把手的教研帮扶,这就是所谓的青蓝工程,青年老师是很喜欢的。
校本教研还有请进来,请大家咖来讲讲课,来一场头脑风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教师期待的。
当然有经费的话,教研组利用节假日在一起烧烧烤,踏踏青,在和谐的环境中研讨几个话题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总之教研,学校要有投入,要重视,不走过场,老师才会认真对待,认真对待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有益的,有益的就是大家喜欢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什么形式的校本研修受教师欢迎?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