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自媒体,可谓是比较言论相对自由的平台了,除了部分专业领域以外,吃吃喝喝的视频、文章非常多,不管专业的还是不专业的,啥子都敢乱说、乱写。
其他行业不是很清楚,就拿这白酒行业来讲,教人品酒的内容非常受欢迎,但是一些伪科学、胡编乱造的就非常多。
比如说看酒花鉴酒这件事儿,如果说酒花越多越好,那洗洁精应该卖得比茅台贵才对嘛!
这里不是抬杠,而是举个例子,就连马路边的小作坊,都敢拿酒花浓密来凸显品质,那你想想,这个方式他还有意义么?
包括看酒花在内,还有哪些奇葩的鉴酒方式呢?文章带你盘点最不靠谱的鉴酒方式,有你信过的么?
酒花体积的大小,跟酒精浓度成正比,在没有测酒精度的工具之前,酒厂师傅就是凭经验,看酒花判断酒精度数的,所以酒花大小,跟酒的品质没有一毛钱关系。
液体表面的泡泡,跟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有关的,放到白酒上面,跟酒中酯类成分有关。
白酒含有水、醇、酯、酸、醛五大类物质,酒花浓密,可以作为一款酒品质的参考因素之一,如果是单凭泡泡鉴酒,初中生都了解不靠谱。
白酒兑水变浑浊,是因为酒中的顶级醇不溶于水,除了兑水,温度0度以下也会变浑浊。
为了增加白酒的观赏性,部分高端白酒是将这部分顶级醇分离掉的,所以这种方式很实用,但是至少过时有30年了。
有的人真是脑洞大开,把一杯酒点燃,通过看火焰的颜色,就能判断一款酒怎么样。
且不说有无逻辑与规律可循,难不成买酒之前先找老板要一杯,回家烧一下看看酒怎么样,好的话再过来买不成么?
其他还有一些手搓、空杯法,作者认为还是相对实际的,除了看生产编号与食品标签以外,感官评测永远是鉴酒的不二法则。
对于权威、专业的行家、品酒师来讲,别说那些天花乱坠没有用的,酒怎么样,你向我倒一杯,看、闻、品三步走,三口酒入口就一清二楚了。
因此想要学会鉴酒,专属的出路就是多品酒,遇到自己喜爱的、心动的、价格不贵的,也许就是属于你的一款唯一口粮酒。
首次去茅台镇品酒,老师就拿了三款酒,茅台是要求必配的,另外还有一款习酒1988与国康1935、向大家十几个徒弟品。
第一款能品对的,多数人都挑选了习酒,因为产区不一样,风格、口感,跟茅台镇的茅香型酱酒,有明显的不同差异,但是剩下两款就很难分辨了。
其实原因无外乎是两个方面,其一,茅台镇的酱香酒技术,所有都是来自于茅台酒厂,从50年代到今日,酒厂很多五六十岁退了休的老师傅,都被其他酒厂高薪挖走了,所以在茅台镇酿造茅香型酱酒,并不是啥子技术难题。
其二,国康也是70年老酒厂,只是民营公司,名气小,资本也看不上,专属值得赖以生存的,只有品质与口碑,但是酒质可不低,5年窖藏的基酒,比很多二三线名酒品质还要高。
论酱香、粮香、焦糊香,以及入口的柔润、舒适度,空杯留香的层次感与持久度,若不是天天品酒的行家,很难区分的。
对白酒感兴趣的兄弟,一定要学会品酒,会品酒最大的不同差异,就是喝同样的酒,你别别人少花很多钱。
不会品酒,只能看品牌、看价格,越贵的酒假酒越多,会品酒,可以无视品牌与价格,几乎不会买到假酒,更不用去相信网上华而不实的鉴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