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图片(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视频)

导读:天麻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为名贵中药材。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用于小儿惊风,癍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湖北恩施州海拔700米以上的地方有野生资源分布,但数量不多,商品药材主要靠人工栽培,其中恩施、利川、巴东、建始种植面积大。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为名贵中药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我国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用于小儿惊风,癍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近代研究天麻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天麻素、香草醛和维生素A等物质,临床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血管性头痛和抑郁性神经症等。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湖北恩施州海拔700米以上的地方有野生资源分布,但数量不多,商品药材主要靠人工栽培,其中恩施、利川、巴东、建始种植面积大。

 

【植物形态特征】

植株高30~100厘米,有时可达2米;根状茎肥厚,块茎状,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长8~12厘米,直径3~5 (~7)厘米,有时更大,具较密的节,节上被许多三角状宽卵形的鞘。茎直立,橙黄色、黄色、灰棕色或蓝绿色,无绿叶,下部被数枚膜质鞘。总状花序长5~30(~50)厘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厘米,膜质;花梗和子房长7~12毫米,略短于花苞片;花扭转,橙黄、淡黄、蓝绿或黄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长约1厘米,直径5~7毫米,近斜卵状圆筒形,顶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两枚侧萼片合生处的裂口深达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轮裂片(萼片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内轮裂片(花瓣离生部分)近长圆形,较小;唇瓣长圆状卵圆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3裂,基部贴生于蕊柱足末端与花被筒内壁上并有一对肉质胼胝体,上部离生,上面具乳突,边缘有不规则短流苏;蕊柱长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厘米,宽8~9毫米。花果期5~7月。

【生物学特性】

1、天麻

是一种特殊的兰科植物。无根,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类等养分;又无叶和叶绿素,不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故不能营自养生活。在整个生育期中,除有性期约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形式潜居于土中,专从侵入植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

性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环境。野生天麻多分布在海拔500~3000米的山区。夏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3月份地温一般在13℃左右。山区雨水多,湿度大,有利天麻生长。对土壤要求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的沙质壤土。粘重的黄泥土、白粘土、盐碱土均不利天麻生长。天麻喜在微酸性土壤生长,pH值5~6为好。怕旱、怕冻、怕高温、怕积水。

2、蜜环菌

为兼性寄生菌,能生长在600多种植物上,其中以木本植物中的阔叶林为好,如板栗、锥栗、栓皮栎、青岗、水冬瓜、野樱桃、法国梧桐等。一般在伐倒的树、竹上或烧过的树、竹的根部及死树干上营腐生生活,又能寄生在活的树上,造成树木的根腐。蜜环菌在氧气充足、温度在25℃左右时发光强。其发光特性可作为观测蜜环菌菌种和菌材质量的依据。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pH值4.5~5.5为最适,pH值低于4.2时,生长受抑制。

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既是共生关系,又是寄生和反寄生的关系。起初,当菌材上的蜜环菌菌丝侵入块茎后,先吸收天麻营养,后又被天麻块茎消化吸收,形成天麻对蜜环菌的寄生关系。当天麻衰老或环境条件不良时,蜜环菌又侵入天麻块茎,吸收其中营养,最后消亡,这时形成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关系。但实质上是互惠互利和相互对抗的共生关系。

【栽培技术】

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一)制种技术

1、栽培箭麻

(1)栽培时间:春栽3月上旬,冬栽11月。

(2)选择箭麻:要求芽头饱满,麻形短粗,无损伤和病虫危害斑痕,单个鲜重150克~250克。

(3)栽培方式:室内用竹筐、木箱、盆等栽培,能随意搬动,叫活动式栽培。室外搭遮阴防雨棚栽培,或室内用砂土造畦栽培,叫“固定式栽培”。

2、栽培方法

(1)室内竹筐、木箱栽培:可根据容器大小,备塑料薄膜一块。筐栽箭麻:铺在筐(箱)底部的塑料薄膜,按5×10厘米孔距,剪三排透水孔,孔大小为1平方厘米。将薄膜铺入筐内(有孔处对准筐底),将薄膜拉起来围在筐四周,防止漏砂并能保持筐内砂土湿度。先在底部填10厘米厚砂土,取箭麻6~8个,按10×15厘米株行距摆放。注意芽头(鹦哥嘴)向上,盖土6~8厘米,随即在芽头处插一小竹棍为标记,便于检查,以免碰断芽头。

(2)室内外造畦栽培:先用砖砌宽40厘米,高30厘米,长以地形的箭麻栽培池,先在池内堆砂10厘米,按10×15厘米株行距摆放箭麻,将芽头向上朝外,上盖土10厘米即可。

3、栽后管理:为了提早播期,避开高温和“三夏”大忙,室内栽培箭麻可加温培育。当栽培地的温度在14~15℃时,箭麻顶芽开始萌动抽苔,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左右时,花苔生长迅速,大约每天可生长5~6厘米,20天左右完成抽苔随即开始现蕾开花。天麻花为无限花序,当花苔抽高到1~2米左右时,将顶端3~5朵花蕾摘掉,使营养集中,形成大果。

(二)人工辅助授粉

1、授粉时间:天麻开花的当天花粉已发育成熟,即可进行授粉。天麻的开花期,既是天麻授粉期。凡在开花后1~3天内授粉,其授粉和座果率均在95~100%。开花五天后授粉,其授粉有效率为零。每天授粉时间为上午9~12时,下午4~6时。一株天麻花苔平均每天开花3~5朵,遇到突然升温到25℃左右,并持续5~7天,最多一天可开放10朵左右,反之,突然降温(<20℃以下)开花朵数随之减少。不论何时开花,都应及时授粉。当土壤干旱时应在地面和畦面以及筐(箱)面洒水,注意勿将水洒入花内。

2、授粉操作技术:授粉时用授粉针轻轻挑起雄性花药(花粉团),去掉花粉团上覆盖的花帽,将花粉团准确地放在雌蕊柱头区上,用针头稍压,使花粉团散开,扩大授粉面,形成大果有很好的作用。

(三)果实成熟与采收

1、采果期:天麻花的子房从授粉的第二天起就逐渐膨大。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平川,在自然条件下,当气温在22~25℃时,授粉后15~17天果实即可成熟(时间约在5月中旬左右);海拔800~1000米左右,约需25~30天(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初),海拔1000以上地区由于气温过低,当年7月份播种,当年只能形成原球茎,较低点地区也只能形成一级侧芽,生长发育季节向后推迟一年,一般从播种到形成新生种麻需要一年半,形成箭麻需二年半时间。因此在这类地区需建立土温室栽培箭麻,将播期提早到5月中旬左右,这样一年即可收获箭麻和大量种麻,缩短生长周期一年。

2、果实成熟度的鉴别:一般授粉18~20天,用手摸果实由硬变软,颜色由深红变浅,果缝泛白色,打开果实后天麻种子可自然散开,颜色呈灰浅褐色,镜检其种子含胚率在85%以上即为合格种子。用放大镜看果实下端果缝已有三分之一裂口,而整个果实处于即将裂口而尚未裂口,应及时采收。如采摘裂口种子,种子易飞散,且播后的发芽率相对降低64%左右。采收后将果实带回放纸盒内(留通气空隙),置室内干燥阴凉地方暂放,即可下种。

3、果实采收与贮存:天麻果实因授粉先后不同,分批成熟采收,最好随采随播。如遇雨天不能及时播种,可先将天麻种子抖出与共生萌发菌拌匀装在塑料袋内可暂存3~5天(放阴凉通风处,防止发烧生杂菌)。外调果子应在冷藏箱内保存运走。不能及时播种的果子可放冰箱保鲜层,温度控制在2~5℃暂存,应注意的是入冰箱前应将果子上部残存的花萼部分清除,以免在冰箱时果实发霉。大批量天麻果子最好是将天麻种子抖出装入玻璃瓶内,用脱脂棉封口后入冰箱保鲜层保存,既保证种子不霉烂,又节约地方,但都不可久存以免降低发芽率。

(四)天麻种子与菌种伴播技术

1、播种期:天麻果子的成熟采收期即是最佳播种期。天麻种子在15~28℃之间都能发芽,但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一般在5月至6月上旬播种,海拔800米以下的秦巴山区(及平川室内),当年11月即能形成米麻和白麻。在海拔较高地区,如能将播期提前到5月上中旬,适当采取一些增温措施,当年冬或第二年春也可收到新生种麻。

2、播前准备

(1)树棒:播前3~5天,砍伐直径为6~8厘米粗的杂木树杆,截成50厘米长的短节,在棒节的2~3面砍成鱼鳞口,每窝准备树棒10~12根。

(2)树枝:将1~2厘米粗的青杠树枝条斜砍成8~10厘米长的短节(每窝按2.5公斤准备)。

(3)树叶:青杠树干落叶,每窝约需0.5公斤。

(4)浸泡:播种前1天,用0.25%硝酸铵溶液将树枝浸泡30分钟。用清水将干树叶浸泡1天捞出备用。如用已干燥的树棒,应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但新砍的树棒不需浸泡,直接使用。

(5)拌种:将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种用手撕成单片菌叶,放在脸盆内,将天麻果子掰开抖出种子(应在室内无风处操作),将种子倒入播种器,均匀地撒播在萌发菌叶上,要多次播种,反复拌匀,使每片菌叶上都均匀地粘上天麻种子。

每播种1窝天麻,需用天麻果子10个,天麻共生萌发菌种1瓶,蜜环菌种1.5~2瓶。

3、室外播种技术

(1)选地:粗砂土或砂壤土最好,死黄泥不宜播种。

(2)挖坑:在选好的地内挖播种坑,一坑为1窝,坑长、宽70×60厘米,深30~40厘米,坡地坑底随坡顺水,呈缓坡形式,平地人为将坑底铺成缓坡状,以防水浸和积水。

(3)播种

①坑底土壤干燥时,一定要灌水,待水浸干后播种,干土不能播种。先在坑底铺一层浸湿的落叶,压实厚1厘米。

②将拌好天麻种子的萌发菌叶先取出1半,均匀地撒在铺好的树叶上,即是播种层。

③取备好的树棒5根摆放在播种层上,棒间距离3~4厘米。

④将蜜环菌菌枝摆放在鱼鳞口处和树棒两头和两侧,必须与树棒紧密靠接,才能加快传菌。

⑤摆放树枝:将准备好的树枝短节均匀地夹放在菌枝的空隙处,按平压实,粗细搭配。

⑥填土:用细砂土将坑内树棒间和四周空处填实,高出棒面3厘米。至此,第一层播种完毕。

⑦按照上述顺序方法播种第二层。播后用沙土覆盖,厚10~15厘米,上面加盖一层杂草树枝落叶等,防晒、保墒和雨水冲刷。

 

4、室内播种技术

(1)栽培料土的配备:选用清洁的麻骨砂壤土或中粗度河砂(不要用山上白砂,含碱性),与杂木锯末,按体积1∶1,或2(砂)∶1的比例(砂粗用1∶1,砂细用2∶1),充分合匀,然后用清水拌料,或用“天麻真菌营养液”(每袋25克,加清水10公斤,充分搅拌溶解)拌料更好,促进蜜环菌迅速发菌。料土含水量不宜过湿,以19~21%,即捏能成团,落地散开为度,拌料后堆闷6~8小时后使用。

(2)播种方法

①室内竹筐、木箱播种:选用55×38×30厘米的竹筐或简易木箱,清洗干净,先在底部铺塑料薄膜,薄膜在筐底处每隔10厘米剪1厘米大小的透水孔1个,共剪3排9个透水孔。填进料土10厘米,摆放一层浸泡过的湿树叶厚0.5厘米,将拌过种的共生萌发菌叶均匀地撒在底叶上,取砍好鱼鳞口50厘米长,5~6厘米粗的青冈木树棒3~4节,紧压在播种层上,棒间距离3~4厘米,将蜜环菌种枝条夹放在两棒之间,一端必须靠接在树棒鱼鳞口上,菌枝空隙处填放树枝短节数根,树枝不能太粗,放树枝时也要粗细搭配,以利传菌。然后用料土覆盖,土厚3厘米,适当洒些水,再按以上操作规程播第2层。播后盖料土封顶,厚10厘米,上面用湿树叶覆盖,亦可将树叶夹放在砂层中间,更保墒。将四周塑料薄膜拉起盖在筐面上,用沙压实即可。

②室内畦播:用砖砌成70×60×40~50厘米栽培坑,坑底铺7~8厘米厚的砂砾或小石子形成利水层,再铺10厘米的栽培料或砂土,再在其上放一层树叶及一层拌过种的萌发菌叶,再放5~6根6~8厘米粗的树棒,棒间距3~5厘米,菌枝和树枝的摆放与筐、箱播种同。摆好后加栽培料或砂土压实,浇水。再播第二层,其上盖沙保湿保温与筐、箱同。室内有条件的尽量采用挖坑播种,因坑的四周封闭不存在垮畦,而且坑内的温度相对稳定,底层不易积水,上、下土壤通气性好,产量较高。

5、天麻无土播种技术

(1)无土料的配制:选用新鲜清洁的杂木屑和切碎的青冈木、板栗树叶(每片面积不超2厘米,先浸泡后使用),按体积2∶1〔砂(2)∶1(木屑、碎树叶)〕的比例,充分混匀,加水拌料,或用“天麻菌营养液”拌料更好,料的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堆积闷润6~8小时使用。

(2)播种方法

①瓶播:选用完好无损的750毫升菌种瓶,清洗干净,将无土配料装进15~20厘米,摆一薄层切碎浸泡过的树叶,将拌好天麻种子的共生萌发菌叶均匀撒一层,将青冈木树枝,蜜环菌枝条相间排列摆好,上用配料覆盖,厚1厘米。按以上操作规程继续播至3~4层,距瓶口留出1.5~2厘米空隙,防止杂菌感染,瓶口用棉花封口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一般每瓶平均用天麻果子2个,每1瓶共生萌发菌和蜜环菌可播种4瓶。

②袋播:选用15×30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清洗干净,先在袋底装3厘米厚无土配料,摆一层切碎浸泡过的树叶,将播过种的天麻共生萌发菌叶,均匀地摆放一层,将青冈木树枝、蜜环菌种枝条相间排列,上盖配料3厘米。按此操作3~4层,距袋口5厘米留出空隙,用紧口圈棉花封口即可。

(3)管理:瓶(袋)播种后,放在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地方培养,夏避高温,冬防严寒,一般不需特殊管理。

6、播种后的管理

(1)室内播种后管理技术:室内播种后的管理主要是人为调控培养室内的温度、湿度。

①控制温度:夏季最热月室内温度通常保持在18~28℃之间,不能超过28℃。筐,箱播种的可以按品字形立体堆放,方法是先在地面用砖或木棒放好将竹筐支起来,每层筐间用木、竹杆架起,以利通风透气和浇水观察管理,一般堆放4~5层为宜,便于搬动和防止上层气温较高不利于天麻生长。

②控制湿度:根据实践观察,竹筐播种只要配料时湿度适宜,一般只在7~9月,每隔15~20天补水一次即可。因室内蒸发量小,浇水时轻浇浅灌,防止大水漫浸,导致筐底湿度过大烂麻。

(2)室外播种后的管理

①抗旱保墒:天麻种子萌发必须吸水膨胀,未吸胀的种子不具备吸收消化天麻共同萌发菌的能力,因而种子不会发芽形成原球茎。同时萌发菌和蜜环菌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供给,特别是形成原球茎后,长时间缺水,蜜环菌停止生长,原球茎不能及时接上蜜环菌就会干枯死亡,最后导致形成空窝。天麻播种时正值伏夏高温和干旱,播种时坑内浸水,只能维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播后半个月内无雨,应及时补水。7~8月高温干旱季节,每半个月灌水一次,从天麻栽培坑的上端开口,挖掘至栽培层后将水灌进,保证水分为坑内天麻栽培层吸收,坑面加厚覆盖,这是奇取高产,减少空窝的重要技术措施。

②控制温度:室外播种受自然界温度的变化影响更大,故要更严格地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要求基本与室内相同,温度高要降温,温度低要升温。低浅山区夏季搭建荫棚遮荫,或增厚覆盖层降温,高寒山区冬季应加盖塑料薄膜增温,都是保持其适宜生长温度的重要措施。

③防洪排涝:天麻刚播种后的15~20天内,依靠播种时的浸水,完全可以完成种子萌发的需要,如果这时大水漫灌和浸渍,会使已萌发的种子腐烂,形成空窝。因此,播种后立即用树叶覆盖,大雨时要用薄膜遮盖(雨停即取),同时检查被雨冲掉的覆盖物,重新盖好,并将坑面造成龟背形,窝子的下坎挖开排水口,防止积水。

④越冬管理:当气温低于-10℃时,即会发生天麻冻害,使上层天麻冻烂。因此,在霜降之后要普遍加厚盖土和覆盖树叶,海拔千米以上地区,霜降节后在天麻栽培窝上盖塑料薄膜,待第二年清明节前去掉,既可防冻,又可延长和提早天麻生长期,实践证明是高寒山区天麻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7、种麻收获和分栽

通常天麻种子从6月份播种到来年的11月采收,同时分栽,需一年半的时间。在秦巴山区海拔800米以下可收到20~30%的商品麻,80%的种麻(白麻、米麻)。以播种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利用天麻休眠期,提前进行分栽,产量及商品率分别提高15~20%,使生产周期提前一年进入商品麻生产阶段,同时可扩大有性繁殖种植面积,每一窝平均分栽2~3窝。海拔800米以下,含平川丘陵及室内,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天麻播后当年生长期达到150~180天,最大白麻体长可达5~7厘米,重10克以上,大部分白麻长3厘米以上,重2克以上,完全可以做无性繁殖材料,当年11月即可分栽。但海拔高,播种期晚于7月份,当年白麻数量少,不宜分栽。由于其他原因影响,室内、室外筐栽或窝栽,麻少且小,也不必分栽。

8、种麻的贮藏保管

天麻随收随栽较为理想,栽不完或收购外运的大批量种麻需保管贮藏。方法是选用新鲜清洁的杂木锯末,用清水拌成潮而不湿的程度,含水量约在15%左右,不能过湿。藏种时先在室内地面铺10~15厘米的湿沙,其上撒一层拌成的锯末料,厚3厘米,将种麻均匀的摆放一层,种麻之间留一小缝,使料能灌进去,相互隔开,上面盖一层锯末,厚3厘米,以此分层摆放4~5层,上用锯末盖10厘米,最上面用青冈木树叶覆盖。贮藏室温度控制在2~5℃,不能在室内生火,使麻种在低温条件下安全越冬。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如锯末太干,可将料重新拌潮,湿度仍不能大,再依秩将种麻埋上。绝不能用水从上灌浇,否则种麻与水浸渍会逐渐腐烂。如此贮藏可至来年春季栽培,损失较小。暂时贮放,也可用此法较为安全。严防冬翻时将挖的麻种随便堆放,易受冻害腐烂,造成经济损失。

种麻在分栽及贮藏前必须认真挑选,将有损伤、无生长点和染病的种麻挑出,尤其是麻体有黑斑和腐烂的更应挑出,切忌相混,否则引起黑斑病菌感染造成种麻腐烂。只要发现麻体表面有黑斑者,其体内组织已开始腐烂,绝对不能做种。如需较长时间贮藏或贮藏越冬麻种,经挑选后先晾1~2天,使部分水份散失,避免贮藏后霉烂损失,但以不受冻害为宜。

二、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天麻制种、培育种麻在室内进行比室外优越。但人工栽培商品麻的生产,利用天然的山林,比室内栽培产量高,箭麻多且个体大。因此我们提倡“室内培育种麻,室外栽培商品。”

(一)选择栽培场地和土壤

(1)生态环境:人工栽培天麻应根据当地具体气候条件选定栽培场。即使在同一地区,高山低温多雨,气候冷凉阴湿,生长期短,应选择阳坡或林外栽培天麻;低山夏季干旱少雨,气温高,就应选择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阴山栽培天麻;中山区就应选择半阴半阳稀疏林下栽培。山体的坡度应为5~10度平坦的缓坡,陡坡密林不宜栽培天麻。

(2)土壤土质:土壤质地对天麻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天麻喜生长在疏松透气沙壤土中,才能满足蜜环菌好气的特性。沙壤土既保墒又利水透气,避免纯沙土天旱不保墒和粘土不透气引起天麻干腐或湿腐危害。土壤酸碱度PH值在5~6为宜。

(二)选择优质种麻

种麻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后天麻的产量。有性繁殖的种麻以及栽后1~3代繁殖的种麻均是优质种麻,超过第4代每年平均以17%的速率退化,连续再种,将有种无收。因此应每年繁殖有性种麻,使种麻永远保持优良种性,是天麻夺取高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保证。

在栽培前还应对种麻进行严格的挑选:

(1)颜色黄白,前端三分之一为白色,形体长园略呈锥形,且有多数潜伏芽。

(2)种麻不宜太大,一般以手指头粗细,重量在10克左右为好。

(3)种麻表面无蜜环菌缠绕侵染。

(4)无腐烂病斑和虫害咬伤,注意检查有无负泥虫和介壳虫危害。

(5)生长锥(白头)饱满,生长点及麻体无撞伤断损情况,凡有断裂及伤口在栽培后首先形成色斑,继而全部腐烂,且相互传染,不可忽视。

(6)凡是种麻生长点(白头)已经萌发生长者,不能再栽。

(三)栽培方法

天麻的分栽方法各地报道较多,但有的方法增产不明显,已逐渐被淘汰。这里主要介绍“菌棒加新棒”、“固定菌床”栽培两种方法,实践证明是目前增产效果明显的栽培技术。

(1)菌棒加新棒栽培方法:这种方法既能使天麻同蜜环菌较快地建立接菌关系,又能保证蜜环菌稳定持续地为天麻提供营养,而且新棒又可在下一年用来栽培天麻,一举三得,是目前大面积栽培天麻常用的方法。

在选好的栽培场地挖深30~40厘米,长70厘米,宽60厘米的栽培坑,坑底土壤挖松10厘米,上铺浸湿的青冈木树落叶1厘米厚,将菌棒、树棒相间排列,棒间距离6~8厘米,填半沟土压实,将种麻紧靠在菌棒两侧及两头(新棒不放种麻),每根棒放种麻8~10个(两头各放1个,两侧各放3~4个),如有小米麻可撒在中间。在棒间空隙处斜着夹放树枝节数根(如菌棒发菌不旺,还可夹放2~3节蜜环菌菌枝),用土覆盖,棒面保持土厚5~6厘米,按上法再栽一层,栽完盖土15~20厘米,坑顶用落叶或杂草覆盖,盖好后再撒土压实即可。防止被风吹走,且更能防晒保墒。

(2)固定菌床栽培法:冬季栽培天麻时,将预先培养好的菌床挖开,取出上层菌棒,下层菌棒不动,只将棒间土按10厘米远挖一个斜孔,将麻放在下种孔里,棒上盖土厚3~5厘米,撒一层树叶,厚1厘米,将上层菌棒加新棒相间排列,填土半沟,将种麻紧靠菌棒两侧和两端,每棒放8~10个,棒间斜夹4~5根树枝节,盖土厚15~20厘米,坑顶龟背形,用树叶(或玉米杆)覆盖即可。将上层未用完的菌棒再加新棒就地可另栽一窝,避免菌棒远距离背运,节省劳力。

【病虫害防治】

(一)真菌病害及防治

1、真菌病害的种类及危害

危害天麻及菌材的真菌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半知菌亚门中的黄霉菌、绿霉菌等为主的霉菌,主要污染菌材,进而危害天麻,在菌材或天麻表面呈片状或点状分布,部分发粘并有霉菌味,影响蜜环菌及天麻的正常生长,易造成天麻腐烂,严重影响产量。二是以半知菌亚门中的镰刀菌为主的腐生菌,首先由菌丝感染天麻,使天麻块茎出现黑点、黑斑最后引起块茎腐烂,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三是以担子菌亚门中的小蜜环菌为主的杂菌,菌丝及菌索类似蜜环菌,但菌索在菌材表面呈扇形分布,且不发荧光,这类杂菌能抑制蜜环菌的生长,使天麻得不到养分而全部死亡。

2、防治措施

(1)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地势及土质进行栽培。(2)由于杂菌多营腐生生活,而蜜环菌在活菌棒上亦能寄生,因此,培养菌材时,要选用无污染的菌枝和菌棒,且随砍随育;同时,每穴培养的菌材数量不易过多,一般控制在150根左右;若菌棒或菌枝已染上霉菌等杂菌,轻者刮去日晒,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用,亦可用1%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左右再用,重者弃之不用。(3)种植天麻时,要选用纯正优良蜜环菌种,适当加大其接种量,造成蜜环菌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同时要注意培养料填充物要填实,切不可留有空隙,以免孳生杂菌。(4)加强温、湿、气的管理,破坏杂菌的生长环境,减少杂菌的发生数量,且要严防穴内积水。(5)要大力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提高天麻的抗逆能力。

(二)蜜环菌病理侵染及防治

1、蜜环菌病理侵染及危害

天麻和蜜环菌之间是一种共生的营养关系,而天麻生长所需水分小于蜜环菌生长的需水量,当土壤中含水量大时,适宜蜜环菌生长而不适宜天麻生长,不仅能使蜜环菌生长优势增强,天麻生长受到抑制,而且打破了蜜环菌的正常生理侵染,既侵染母麻,又可侵染新生麻,并能侵入天麻块茎中柱层,导致天麻溃烂;同时在不利天麻生长的条件下,蜜环菌索亦可由母麻通过营养茎侵入新生麻,新生麻腐烂后,体内充满环菌索,粗壮的菌索附在天麻块茎表皮层,可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引起天麻表皮层溃烂,颜色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防治措施

(1)栽培要选择排水通气性较好的腐殖质土及砂壤土,并选择有性繁殖过的白麻、米麻做种麻,增强天麻生长势,提高抗逆能。(2)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开设排水沟,特别是连续暴雨后,栽培穴内积水时,应及时排除积水。(3)在秋末冬初季节,除要排好积水外,还要经常抽穴检查,若发现天麻被蜜环菌危害时,应提前采收。

(三)虫害及其防治

1、蝼蛄的危害及防治

(1)蝼蛄的习性及危害

危害天麻的蝼蛄属直翅目昆虫,主要是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该虫昼伏夜出,夜间主要在表土层活动,尤其在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天气夜晚,活动更为频繁。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成虫具有趋光性,食性杂,嗜好香甜食物,以成虫和若虫在天麻穴表土层下开掘隧道,咀食天麻块茎,使天麻与蜜环菌断裂,破坏了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养分供应关系。

(2)防治措施 ①制毒谷或毒饵诱杀,将5公斤谷秕子煮成半熟或将5公斤麦豆饼等炒热香后用90%敌百虫0.15公斤,兑水制成30倍液,拌成毒谷或毒饵,再加1.5倍的水,选择无风闷热天气的晚上,撒在蝼蛄活动的隧道处。②灯光诱杀 利用蝼蛄趋光性强的特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2、蛴螬的危害及防治

(1)蛴螬的习性及危害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类的幼虫,成虫夜间活动,晚上9—11点出土取食,零点左右入土潜伏,有假死现象,且趋光性较强;该虫以幼虫在天麻穴内咀食天麻块茎,将天麻咬成空洞,并能在菌材上蛀洞越冬,破坏菌材。

(2)防治措施 ①成虫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亦可在100平方米内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0.05公斤加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②幼虫防治 栽培天麻时,用上述毒土撒于栽培穴内,覆盖一层土后,再栽种天麻;同时若发现土中有幼虫应及时捕杀。

3、 白蚁的危害及防治

(1)白蚁的习性及危害

白蚁属等翅目昆虫,在土中或木材中筑巢营社会性生活,群体数量大,有不同类型和分工,白蚁不仅危害菌材,而且对蜜环菌、天麻原球茎及块茎危害均相当严重。

(2)防治措施 ①选择白蚁无外露迹象的地块,或至少应选择白蚁数量少、密度小的地块作栽培场地。② 栽培前用灭蚁灵或白蚁清制成诱杀毒饵,既可防白蚁又能毒杀白蚁。

4、 介壳虫的危害及防治

(1) 介壳虫的习性及危害

危害天麻的介壳虫主要是粉蚧,属同翅目昆虫,冬季以若虫或成虫群集于天麻块茎或菌材上越冬,雌成虫大多数集中固着一处,分泌绒毛状卵囊,边分泌蜡丝边产卵;群体危害天麻,使天麻块茎颜色加深,并影响块茎生长,使块茎瘦弱。

(2) 防治措施

粉蚧防治较难,主要采取隔离消灭措施,因粉蚧群集在土壤中,难以用药剂防治,但其一般以穴为单位危害,传播有限,天麻采收时若发现块茎或菌材上有粉蚧,则应将该穴的天麻单独采收且不可用该穴的白麻、米麻做种用,严重时可将菌棒放在原穴中加油焚烧,杜绝蔓延。

5、 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1)蚜虫的习性及危害

危害天麻的蚜虫种类有多种,属同翅目昆虫,其繁殖能力极强,每年至少发生10~30代,生活在麦田、草地等处,5至6月份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天麻花茎及花穗上,刺吸组织汁液,植株被害后,生长停滞、矮小、畸形,花穗弯曲,影响开花结实,导致果实瘦小。

(2)防治措施 在天麻孕蕾及开花期间第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或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