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豆是什么意思(俎是什么意思)

俎豆是

1.祭祀,宴客用的器具。《史记 孔子世家》:“常陈俎豆,设礼容。”

2.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俎和豆,都是盛放祭祀食物的器具,代指祭祀。孔子出仕于卫,本想宣扬仁爱,恢复周公礼法,却不料卫灵公想对外武力扩张。

《史记*项羽本纪》里的著名故事“鸿门宴”写道:因为刘邦和项羽与怀王有“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刘邦入关中后占领咸阳,封存秦宫府库想据为己有,并驻军霸上严阵以待,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后到的项羽率带甲四十万屯驻新丰鸿门,刘邦的霸上驻军只有十万,就是不论兵力的多少,刘邦军队也抵挡不了彪悍的楚军。眼看着要任人宰割,刘邦只能巧言令色地求和解。于是项羽请刘邦到鸿门赴宴。鸿门宴上项羽虽然被说服,而范增意在杀了刘邦以绝后患,于是屡次欲对刘邦下手,形势非常威急,这种情况就好像刘邦是被放在砧板上的鱼、肉,已经无处可逃,而项羽和范增则像是手执快刀的庖厨,只要愿意就可以一刀剁下来让刘邦化成齑粉。
刘邦好不容易躲过了想取他性命的项庄,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想救刘邦。樊哙吃了项羽赏赐的生猪腿,听了樊哙的一番辩解,心里的疑虑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时刘邦趁机借口出来上卫生间,想缓口气。樊哙劝刘邦赶紧逃走,但是刘邦说还没和项羽告辞。《史记》在这里写樊哙说了几句话: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的意思是说:做大事不计小节,现在逃命要紧,你还讲究什么?更何况你是放在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人家手里拿着刀,你还回去自投罗网不成?这个“俎”就是古代切肉用的砧板,有木制的也有青铜制的,板面长方形,两端有足,从今天的观念看来像是供坐的小凳子。商代青铜俎古人觉得“俎”的形状很像“几”,所以又称其为“俎几”。“俎”不只是庖厨用具,而且是在祭祀、宴飨中都会用到的礼器。在祭祀中常与“俎”搭配使用的是另一种礼器叫作“豆”。

青铜豆

《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豆原来是盛放黍、稷等粮食的陶制器具,到了周代演变为放醢(古代用鱼、肉制成的酱)的盛器,周代的“豆”材质变成青铜,博物馆里看到出土的青铜豆有很多非常精美。春秋时期青铜俎因为常用“俎”、“豆”来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也用“俎豆”来指代礼仪方面的事。在周代这样一个礼乐治天下的时代,“俎豆”之事就显得格外重要。《论语*卫灵公十五》中记载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卫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陈”同“阵”,意思就是作战时的军阵,这里用“陈”来指代打仗的事。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的回答意思是说:祭祀的事情我知道,打仗的事情我没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这个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是:孔子的主张是回到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以治天下的时代。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大征大伐的年代,卫灵公显然更想用发动战争解决问题,而对礼乐并不感兴趣。孔子知道自己的思想在卫国不可能被施行,所以就离开了卫国。《俎豆礼容图》孔子小时候就喜欢陈列俎豆模拟祭祀。

简单说:“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但针对于当时用“俎”盛行的时代,又不能简单地把“俎”等同于今天的案板之类。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高坐具,更不可能有大的桌、案一类的家具,所以在贵族宴饮的时候都是一人一座。席地而坐的贵族每人面前有几,上面放着盛肉的“俎”。鸿门宴的时候项羽赐给樊哙“彘肩”,樊哙就是以盾为俎切了猪腿来吃。

从周代青铜铭文的记载来看,用“俎”的制度非常讲究。比如有“彘俎”、“羔俎”等,也就是说放不同的牲体有不同的俎。《礼记》里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用俎、豆祭祀、宴饮,放的牲体不同,用的俎豆数量也不同,这是表明尊卑贵贱的标志。

————————————————————-《镇馆之宝》系列视频文章阅读:镇馆之宝里的《尚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