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故事(向世界讲述“兵马俑”的故事)

兵马俑的故事

向世界讲述“兵马俑”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旭佳
“前段时间发往法兰克福的货物已经顺利发走了!明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就要正式恢复营业啦,我要赶紧将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花草迎接客人。”3月24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秦俑村,杨晓娟正忙着修葺自家的庭院。整个院子显得格外别致。
杨晓娟今年46岁,皮肤黝黑,个头不高,干活非常麻利,是其中一家秦俑复制品工艺厂的“女掌柜”。提起与“兵马俑”的缘分,杨晓娟告诉记者,小时候因为好奇,跟随当时在秦兵马俑考古队工作的妈妈进去过几次俑坑,但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和有神秘色彩的秦俑打了半辈子交道。
“记得当时首任秦兵马俑考古队队长、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借住在我家,小时候不懂得考古的重要性,只看见袁叔叔一有时间就在屋里雕刻,一坐就是一天。”袁仲一认真工作的模样给年少的杨晓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她日后经营兵马俑复制厂点燃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火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兵马俑复制厂兴起。1999年,借助地理优势,25岁的杨晓娟和丈夫庞红利从老宅搬出,在自家的小院里办起了小工厂制作兵马俑工艺品。
“起初只是为了谋生,没有太多需求,当时把工厂办起来,口袋里只剩下3元8角钱。”讲起办厂初衷,杨晓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创业初期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厂里只有十几个工人,制作的兵马俑复制品种类也比较单一。
厂子虽小,但杨晓娟和丈夫的“心”却不小。为了制作精良的兵马俑工艺品,夫妻俩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跟着师傅学做模具、塑形、烧制、抛光……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学到了真本事。久而久之,因为夫妻俩经营信誉好,厂子的名声越来越大,顾客也越来越多。
2005年,移动互联网兴起,勤学的杨晓娟又开了网店,即使没有订单也坚持每天在网上发布产品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一名江苏南通的客人通过网络订购了一批价值3万元的兵马俑复制品,这是杨晓娟第一笔网络订单。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周围很多兵马俑复制厂倒闭,但以高质量求生存的杨晓娟依然将厂子开了下来。
2009年,是杨晓娟的转折年。
这一年,杨晓娟为一名旅美华侨定制了“美国大兵”特色版的肖像兵兵马俑工艺品,并顺利在美国加州大学画展中展出。这一年,一名德国经销商来临潼选工艺品制作工厂,凭借精良的工艺技术,杨晓娟的工厂脱颖而出。截至目前,这名德国经销商每年都要从杨晓娟这里订购2个集装箱的货物。
“‘美国大兵’那件工艺品一部分是美国兵,一部分是中国传统的兵马俑,手里托着一个原子弹,里面躺着一名婴儿,旁边刻着‘抵制战争,倡导和平’。兵马俑代表了陕西文化,原本只是为了谋生,现在觉得这是家乡的传统文化,我一直思索着自己还能做点什么。”杨晓娟说,自2009年之后,她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订单,忙得不可开交。忙归忙,杨晓娟心里萌生的传播家乡传统文化的“种子”却一直在发芽。
“创业前期我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旁的商店当售货员,见了不少海外游客,也学会不少简单的外国语,心里就萌生了新想法。”杨晓娟的新想法,就是扩大工厂规模,建设具有陕西特色的体验式窑洞庭院。
2017年,经过一年多的装修,杨晓娟精心打造的集住宿、旅游、民居体验为一体的窑洞庭院出现在人们眼前。长廊上铺满了葡萄藤,温馨的小院花团锦簇,散发的花香沁人心脾。
不仅如此,能干的杨晓娟还将邻居家的柿子树、石榴树买下来供游客采摘、品尝,不仅帮邻居解决了出售难的问题,更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
杨晓娟的特色庭院在携程等网站一上线,便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除了与院落里的“兵马俑”合影外,更想亲自动手体验制作“兵马俑”。杨晓娟便把院内的老窑洞改造成兵马俑手工DIY体验室,她每天跟着导游和游客学习外语。
几年来,文化水平不高的杨晓娟逐渐成了“语言通”,可以用好几种语言给游客讲述“兵马俑”的故事。截至目前,杨晓娟制作的兵马俑工艺品已落户40多个国家,每年要接待近4000名外国游客。庭院也被西安市妇联评为“最美庭院”。
“我不过就是个普通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期间我把庭院升级改造了,希望能让更多外国友人通过体验制作‘兵马俑’,知道我们家乡的文化,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杨晓娟说。
品读之后,愿享同感。   监制 | 乔   晋
   制作 | 刘   坤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兵马俑的故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