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石窟建于哪个朝代(中国古代三大石窟分别是)

三大石窟建于什么年代?

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

中国的三大石窟分别开凿于:

一、敦煌莫高窟

开凿于符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东晋名画家顾恺之活跃的时期),有沙门乐僔西游到了敦煌,其后又有来自东方的法良禅师,先后各造了相邻近的佛龛。这是莫高窟的开始,但现在都已不存在了。

二、龙门石窟

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

三、云岗石窟

据文献记载,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Time:1:35?CeciliaiPhone11ProVlog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山西大同、河南洛阳、甘肃天水,坐落着中国的四大石窟。它们依石而建,因石不同。除了甘肃天水,其他的石窟于近两年都专门去拜访过。就中国三大石窟,想在这里做个总结。

敦煌

莫高窟

地质:砾岩。在这片岩壁上,主要是第四纪时形成的砾岩。公元366年,敦煌来了一位云游的乐僔和尚,他在敦煌城南偶然望见远处的三危山上泛起万丈佛光(现在有人认为是海市蜃楼,当时那里是植被茂密的大泉河河谷),决定在这里凿一座佛窟。莫高窟的艺术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吸收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亚地区的文化而融汇成的多元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艺术虽然与佛教的宣扬有极大关系,图像和塑像呈现的也是净土、佛和菩萨,但实则不离真实的世俗生活,呈现了人们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另外,敦煌以丰富多彩的壁画为主,这一点上是另外两座石窟无法企及的。莫高窟全景图。莫高窟坐西朝东,正对着三危山。(图片来源于网上)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国内旅游景点能惊艳到我的并不多,莫高窟,应该可以惊艳很多人。历来在莫高窟周边的各种政治势力互相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却都愿意为莫高窟做一点好事。站在这里有如站在了中国历史中,几朝几代都在这里找的到印记。莫高窟主要看壁画。深线粗画,立体感强,大部分还裸着上身,余留着恒河岸边的热气。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维摩诘经变图》。隋代,一个叫维摩诘的居士与文殊菩萨辩论的场景,壁画上已经找不到苦行,只有华丽。大部分壁画描绘了一种简明的理想:启示人们只要念佛就能一起进入美好的净土。壁画内容丰富,感受到当时工匠决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颜料,也决不吝惜自己的光阴和生命,把墙壁上的每一点空间,每一寸的空隙,都填得满满的。
《维摩诘经变图》莫高窟也几度被伤害过。首先就是大家熟悉的王道士,把17窟的经书低价(30英镑)卖给了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其次,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个人,拓走了部分壁画,现主要存于哈佛艺术博物馆和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另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莫高窟曾经成为白俄士兵的滞留地。那些士兵在洞窟里支起了锅灶,生火做饭,黑烟和油污覆盖了大批壁画和雕塑。他们还用木棒蘸着黑漆,在壁画上乱涂乱画。

大同

云冈石窟

地质:细砂岩。侏罗纪时形成,它的结构相对细腻均匀,可以直接作为雕塑表层,而不需要用泥来代替。公元460年,北魏鲜卑族文成帝决定在都城平城(今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南麓,集皇家之力开始凿窟。这里也是个河谷。十里河(现已改道)的下切与地壳的抬升在这里形成了自然断崖,可以直接利用。而且此处既依山傍水,又紧邻交通要道,非常利于皇家和民众的礼拜。

云冈石窟全景图(拍摄于2003年),可以看到它开凿在自然断崖上。(图/图虫·创意)

云冈石窟建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时代,纯粹是沿武周山整体开凿的。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称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一期工程,据说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无限。而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云冈石窟正门第五窟和第六窟,大佛洞和释迦佛洞,均为室内的塔庙窟类型。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由于大同冬天较长,风力大湿气重,再加上游客众多,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用手触摸等接触,均对佛像产生侵蚀作用,所以近年已经对第5窟加强保护。第五窟和第六窟,大佛洞和释迦佛洞第十八、十九、二十窟为一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开凿时间最早。第十八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同时,此像也是大同的名片。和莫高窟比,这里的佛像明显壮观于莫高窟的佛像太多,更大气一些。第十八、十九、二十窟

洛阳

龙门石窟

地质:碳酸盐岩。距今20万年前,地质运动将寒武纪时形成的碳酸盐岩“拱”成了龙门山。因为碳酸盐岩易被水溶蚀,山中有不少喀斯特溶洞。它们纵横交错,愈加发展,最终裂出一道峡谷,将山体切割开来,传说禹曾在此疏通伊河,最终成就了今日的景象。云冈石窟才开凿34年,北魏孝文帝就为了控制中原,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公元500年,其子宣武帝下令,在新都城开凿石窟。他选择了洛阳一处神奇的地方,叫作“伊阙”。阙是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而这里,龙门山与香山夹着伊河,仿佛镇守领地的大门。左为香山,右为龙门山(图片来源于网上)这里有碳酸盐岩,说明在古老的寒武纪时期,此处可能是一片海洋。这些石头穿过了亿万年,在这里被千年前的人们雕刻。云冈石窟同样也是皇家石窟,但仅仅历经北魏一朝皇室大规模营修,而龙门石窟则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龙门石窟的标志景象,卢舍那大佛(唐)。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龙门石窟对韩国石窟庵、日本奈良东大寺卢舍那佛均产生重大影响。日本奈良东大寺内部亦供奉“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据说仿武则天面容所制,确实在所有佛像中更女性化一些)

天王
大力
宾阳中洞,被称为皇家第一窟。这里是北魏玄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所开凿的功德窟。从公元500年到523年,根据史料记载,此窟共计使用人工802366人天。也就是说当年在这么一个洞窟中,每天同时有90多人在工作,这样持续了24年。
宾阳中洞的石刻呈现出大气的细腻精美。究其原因,还要从材料本身考虑。龙门石窟的山体,其石质属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这里的石料非常的细腻,其密度较云冈的变质岩高,但硬度较云冈低。所以特别适宜雕刻精细的花纹,而且又不容易风化。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
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
苍茫的风雨你何处游
让长江之水天际流风雪连天万户侯
莲花宝座伸出兰花手
妙语解开心中事
几家拜我几家愁(张晓松,冯晓泉《中华民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