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扁锹的寿命约1年半到2年左右,基本介绍如下:
形态特征:中华大扁锹体型较小,雄性体长约27-94mm,雌虫体长约25-41mm,体色为黑褐色至黑色,具有光泽,体型稍扁。
生长习性:幼虫以朽木为食,成虫以吸食树液或熟透的果实为主,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
繁殖方式: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中华扁锹甲怎么饲养?
首先,应进行合理的喂食,对于幼虫而言,可每半天进行一次喂食,食物的选择上可选择发酵的木屑。对成虫而言,可选择水果,甲虫果冻以及蜂蜜。如果选择用苹果作为食物,一个苹果可以分为六份进行喂食。在喂食时可根据它们的食量进行随时调整。
其次,应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可准备塑料材质的盒子,并在盒子的底层上面放置一些土,并用喷雾来喷一些水,以便润湿土壤。不过注意不要将土弄得过湿。在土的上面,可以垫上一层木屑,并放置一些树叶的碎屑和树枝等。
总之,在养殖中华大扁锹的过程中,应为它们喂食合适的食物并准备适宜的环境。
拓展资料
个体硕大的中华大扁锹雄虫与个体微小的雌虫正在交尾
雌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让人误以为二者不是同一物种
中华大扁锹是鞘翅目昆虫金龟总科锹甲科的大型甲虫,身体扁平,雄虫的大颚发达,形似牡鹿的角。大颚尖利有力,像把大剪刀,人手可被夹出血来,我们俗称其为“剪刀虫”。本种是我国锹形虫(锹甲)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都有分布。
具有发达大颚的中华大扁锹雄虫
守护在正在吸食树汁的雌虫边上
雌雄个体相差很大
近日,我在镇海区九龙湖镇寻找石蒜的分布情况,在一个山谷中的柳树树杆上发现了许多中华大扁锹。这是种有名的甲虫角斗士,于是捕捉一些带回家饲养,以便于观察它们的角斗习性。
在宁波的野外,中华大扁锹大都是在山毛榉科麻栎树的蛀孔上被发现吸食树汁的,偶尔在果园中也有吃食熟透的烂果子的现象。中华大扁锹在柳树上吸食树汁的情况十分罕见。老实说,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宁波的野外看到这种个体硕大的甲虫了。宁波的大型甲虫还有独角仙(双叉犀金龟)和云斑天牛,多数甲虫的个体都是很小的。
九龙湖镇的这处柳树上,每棵柳树上只有一头大颚发达的雄虫,通常边上也有一头个体很小的雌虫,让人有种“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的味道。雌虫的个体要远小于雄虫,而且雌虫头部的大颚也很不发达。我看到一对中华大扁锹正在交尾,体量不到雄虫十分之一的雌虫挂在雄虫的尾部,很难理解这居然是一对情侣甲虫。不过这种甲虫的雄虫的个体大小也有相差很悬殊的情况。
由于柳树的主杆最易遭受星天牛幼虫的蛀食,有的蛀虫孔渐渐变成了一个个树洞。当我靠近它们时,中华大扁锹的雄虫十分警惕地钻到洞内躲藏起来。我用细树枝去捅雄虫时,居然弄出来一条大幼虫。这幼虫的头部有发达的大颚,显然是以取食柳树树心的木屑为生的虫子,我猜测这可能是中华大扁锹雌虫的幼虫。后来又发现一个相同形态的虫蛹。
我将捉来的几头中华大扁锹放养在同一个塑料盒子里,里边又铺上一些黄泥块,模拟一下自然环境。那些张牙舞爪的雄虫马上投入到战斗中,这是它们的好斗天性使然,而雌虫们则纷纷躲到边上的角落中。
最有趣的是,其中一头雄虫看到一个大土块,就抢先占领有利的地形,边上的雄虫纷纷开始向它挑战攻垒。占居高地者动作敏捷地转动着身体,用威武的大颚将挑战者的大颚夹住并用力地甩出去,最后还不忘夹起一个土粒掷过去以示自己的实力,让人忍俊不禁。好在我用相机及时将其摄录下来,供大家分享。
据相关资料记载,甲虫是现代人家庭饲养动物中的新宠,其中中华大扁锹则是新手入门的理想虫虫。理由是中华大扁锹的适应性较强,平时只要投喂苹果、梨、西瓜皮等富含水分的水果就能很好地养活它们。同时,雄虫之间的好斗习性又很具有趣味性,特别适合少年儿童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材料。
经历过数日的实际饲养过程,我发现中华大扁锹的确是种比较适合人工饲养观察的大甲虫。每天只要记得去投喂水果,它们就能好好地活着,只是在打斗过程中身体的部分器官会有些损伤而已。有的大颚顶端折断,有的则失去一个附肢,少数触角短了一段,但这些都不会伤及其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