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是国企吗工资待遇(中联重科是国企吗有编制吗)

中联重科作为国有股份的上市公司,虽然不是纯粹的国企,但是国企风格依然浓厚,其下属单位的薪资一定也带有一部分国企风格,单纯到财务的会计岗位,固定薪资应该不是特别高,但是各种福利会比较完善,企业发展前景较好,工作也会比较稳定

是国企 中联重科(同义词: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工、长沙中联重科等)是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 作为科研院所企业,中联重科不断推进改革,形成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体制机制,成为国有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作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中联重科通过重组并购,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在老企业植入新机制、新技术,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成为国企改革的标杆。

1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之中,总是存在一些势如水火的“兄弟”企业,他们相互成就,却又相互拆台。

比如说深圳的华为和中兴,桐庐的中通申通与韵达。

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长沙的三一和中联。

长沙,是很多人眼中的娱乐之都。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所娱乐综艺弥漫下的老城,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工程之都。

在这里,同时走出了两家大名鼎鼎的世界TOP10工程机械巨头,分别是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和国营企业中联重科。

它们同处长沙,隔江而望,市场上你争我夺、舆论上口诛笔伐,甚至上演了现代版的商业“无间道”。

然而,曾经参与打造出广州小蛮腰,上海东方明珠这些世界闻名建筑的三一重工,却在这场同城兄弟之争中,败走,将总部迁往北京,留下了让人唏嘘不已的“迁都之谜”。

这两家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生活不是电影,但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加精彩。

2

长沙这座风水宝地,能同时走出三一和中联两家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在这场闻所未闻的故事里,两家企业的灵魂人物,拿到的都是主角的戏码,围绕着他们展开的剧情,都带着传奇的色彩。

可以说,他们两人20年的交锋角逐,见证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成长史与变革史。

而故事的开始,还得要从1956年开始说起。

建国之后,百废待兴,为了满足快速恢复经济的需求,国家出手在不同城市成立了许多基础基建机构。

1956年,北京成立了一家工程机械设计室,隶属于建设部直属建设单位,1969年这家单位迁到湖南长沙,改名叫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

这个机构就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的发源地。

它集工程机械科研研发和行业技术为一体,在国家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培育了上百家企业。

然而,在进入到90年代后,处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夹缝中的研究院,日子却开始过得惨不忍睹,沦落到卖图纸过日子。

为了摆脱这种现状,研究院开始寻求改制,跳出体制外,找到新的发展大陆。

但这条路注定是一条鸿沟,身处体制当中,好歹是个铁饭碗,脱离了体制,谁也不敢保证,你就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一直到了1992年,研究院下定决心创办公司,提出了要以产业养科技、以科技促产业的良性循环的策略。

提出这个想法和亲自领衔这个任务的人是谁呢?

他就是刚刚上任副院长的詹纯新。

同年9月28日,詹纯新带领7名技术人员,借贷50万元,在一间200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靠着扳手、螺丝刀、锉床这些简单的工具,成立了中联工程机械工业公司。

它,就是中联重科的前身。

那个时候的国内市场,混凝土机械的门槛非常高。

为了攻克这个拦路虎,詹纯新带领着员工,靠着一张图纸进行逆向工程研发,研发了完全拥有知识产权,自主研制的HBT40—S混凝土输送泵。

詹纯新一直坚信,用最好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市场就会给予正面的回馈。

果然,中联的混凝土输送泵,受到广泛好评。

那个时候,大家都被外企进口设备压榨的怨声载道,干机械的人也很纯粹,一看到有国产的机器出来,哪怕是需要预付金,都赶过来排队。

但是,在1994年初,面对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詹纯新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停止生产,召回已经售出的混凝土输送泵,重新设计,升级产品工艺。

为什么这么做呢?

原因是第一代的混凝土输送泵产品由于技术问题,虽然可以使用,但也有不少故障。

虽然客户因为价格比国外进口的便宜,没有说什么,也乐意采购。

但是詹纯新可不这么想。

他觉得,这样的产品可以卖一时,却卖不了一世,现在卖的越多,未来对企业的伤害就越大,所以暂停生产,并且召回已经售出的产品。

在今天看来,企业有不良产品,召回是基本操作了,比说汽车行业,类似的事情就经常发生。

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经商思想叫做一经售出概不退还,没有召回产品这个选项。

但是追求完美主义的詹纯新,不允许自己的产品出现质量上的偏差。

冒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在詹纯新的带领下,1994年7月,中联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混凝土输送泵,并免费给前期客户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

这么一个主动背锅的举动,却赢得了所有客户的赞许,也一举奠定了中联重科未来20多年品牌的优质形象。

每个优秀的企业家,都不会只顾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盯着自己的利益,而是站在客户那边,把时间轴拉长,眼光放长远,立足于品牌力的塑造。

詹纯新还为中联重科的发展制定了一个长期主义的战略:内延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

什么是内延增长呢?

也就是指内生的增长力,不断提升产品力,扩张产品线,覆盖更多的细分领域和市场。

什么是外延式扩张呢?

就是不断的并购和收购其他企业,补足自己的技术,进入更多的市场。

秉行着这个策略,中联重科就开启了并购之路。

最著名的就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中联重科主导了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海外并购案,以2.71亿欧元成功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品牌中,排行第三的CIFA,成为混凝土机械行业的老大。

中联重科一路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得益于他们自己国企的身份,老东家建设部的扶持,更和詹纯新的卓越眼光和战略思想是离不开的。

詹纯新赋予了中联重科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能成为今天工程机械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家企业的边界,也是创始人的边界。

当然,詹纯新也没想到,在自己这条“卧龙”坐镇的长沙,还能拥有另外一位“凤雏”出现。

3

我们故事里的另一位主角,三一重工的创始人梁稳根,这位出身湖南涟源小山村的少年,传奇经历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

1983年,从中南矿治学院毕业的梁稳根,按照惯例,被分配到老家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工作。

那个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深水期,产业报国的思想就影响到了年轻的梁稳根。

所以,那个时候,他就立下了自己的理想:“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铸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现在我们可能觉得,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有些好高骛远?

但是我想说,理想从来都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你愿不愿意为之付出行动。

梁稳根就愿意为了这样的理想付之一切,同样,他的理想也感染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

四个人一拍即合,在一个昏暗的夜晚,他们效仿桃园三结义,滴血盟誓:“今生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第二天,四个人就同时辞职,引起了轰动。

在当年,包括现在,很多人都可能无法拒绝一份铁饭碗的工作,甚至在老一辈看来,这才是一份最骄傲,最体面的工作。

但是,我们不妨去问一问自己,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

当然,梁稳根这四个好兄弟创业的时候挨了不少教训。

1986年的元旦,梁稳根从市场得知,一条羊的价格可以赚20元,于是他就和另外三个好兄弟合计赚个快钱,直奔湘西、常德这些产地区大量的买羊。

结果等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之所以羊涨价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之后,羊价就会一路下跌。

于是,他赶紧收兵,赚快钱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这一次创业的失败,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切不可盲目跟风,但凡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市场调研,谋定而后动。

所以,三一重工发展史上,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创业,还是干起了熟悉的老本行,那就是工程机械。

在1989年,梁稳根兄弟4人借了6万块钱,结合自身所学的材料专业,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

在一个地下室里面,他们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当然新研发的产品质量还不稳定。

梁稳根为了保护好不容易的创业成果,搬来了救兵,也就是母校中南大学材料专业教授现场指导。

其实,在三一重工发展中,母校中南大学给予了很多人才和专业技术上的帮助。

在后面短短的几年,三一重工越做越大,1994年,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成长为娄底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值过亿。

同时,梁稳根也思考起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沉思许久之后,他回想起自己曾经创业的梦想,“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想到这里,毅然的选择了一条只有国企敢做,民营企业不敢做也不敢想的路——重工制造领域,开启了“进入中心城市、进入大行业”的双进战略。

同年,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总部搬往长沙,梁稳根喊出了“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口号。

在同一个城市,在同一个领域,一个国企,一个民企,两个传奇终于要直面对方了。

4
一个时代,孤月凌空的天才,固然让世人惊叹和敬仰。

但是,没有敌手的寂寞,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呢?

可以这么说,没有中联重科做对手的三一重工,走不到今天“机械工业民企第一人”的位置。

同样,没有三一重工时刻鞭策的中联重科,也不会干脆的丢下国企的身份,带动湖南的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支柱。

没有这两个制造业大佬的竞争和发展,长沙也绝不会挂上“世界工程机械之都”的桂冠,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底蕴,可以有底气拒绝卖地,依靠着工业红利发展城市进步。

而两个传奇长达多年的竞争中间有多少故事呢?又是怎么回事?三一重工“别长沙”的迁都之谜又是怎么来的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