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平阴为什么叫平阴

平阴县属于哪个市

平阴县属于山东省济南市。

平阴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别称“玫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济南市西南部,距省会济南市60千米,是济南、泰安、聊城三市的交会点,与肥城、东平、东阿、长清等县(市)区接壤。介于东经116°12′—116°37′,北纬36°1′—36°23′之间,下辖2个街道、6个镇,总面积827平方千米。

因地处古东原之阴,东原砥平,故名平阴,此系以“平阴”命名之始。隋代大业二年(606年)设平阴县。泰山余脉纵贯县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黄河流经,南部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润泽,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中国阿胶之乡、和圣柳下惠故里。

平阴方言,属北方话,近似普通话,但有其地方特点。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容易把声母为zh、ch、sh的字与声母为z、c、s的字混读。店子乡接近肥城话,栾湾乡、安城乡接近长清话。平阴镇、孔村镇、孝直镇、李沟乡、玫瑰镇、刁山坡镇基本一致。

拓展资料

我知道您是平阴人,您很爱自己的家乡。然而,关于平阴您是否知道:她有多少故事、多少迷团?

平阴是个多元概念

在中国历史上,叫平阴的地方非独吾邑,另外还有两个平阴。一个是周之平阴。这个平阴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北,属于周王朝的直属地。秦设平阴县,汉朝因之,三国魏改河阴县(现在的广武县)。另一个平阴是汾之平阴。这个平阴在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

而在文献中,频繁出现的是齐之平阴,仅《左传》一书就出现过7次。我们称之为齐之平阴。齐之平阴,即我们平阴县的前身平阴城,其故址在长清区孝里镇广里附近。

周朝开始,三个平阴并存。周之平阴,到三国时就没了。而山西之平阴则极少被提起,属昙花一现之地名,即便收录广博的大型工具书旧版的《辞海》、《辞源》皆未收入。

齐之平阴历史地位最高、延用名时光最长,成为齐鲁名邑,千年古县。

平阴是一个动态概念

先有平阴城,后有平阴县。

《太平寰宇记》和《读史方舆纪要》都是著名的地理书,两书都认为平阴县名来自于古平阴城。

那么,平阴城在什么地方呢?

《左传》:“晋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平阴在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平阴城,在山东平阴县东北。《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后汉书·郡国志》济北国卢有平阴城。”

《水经注》载:“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

《读史方舆纪要》载:“齐鲁长城,西起平阴,经泰山北岗,东至琅玡台入海”。

清《肥城县志·古迹志》:“春秋传齐遇晋师于平阴。杜预注在济北卢县东北,以道里考之,当在今广里北。《后汉书》:‘济北国卢有平阴城,汉晋时其址犹存也’。”此时,孝里镇一带均属肥城县管辖。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判断,古平阴城址应该在今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附近。

后来设县,沿用平阴城的名字,故称平阴县。但是平阴城不等于平阴县。即便是平阴县也是一个动态概念,历史上数度变更。史载:平阴在汉为卢,阔大异常。北境入长清界者,东境达泰岱,西抵齐之疆,南接东平州。魏晋后沦于石赵。魏、隋、唐而下,递降递削。迨元末割东壁四乡,置肥城县,而本境遂蹙然。后,又多次变更,至到1947年,初步定型为今日之平阴县。到了1997年,平阴县旧县乡又划归东平县。

平阴的别名叫“铸乡”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平阴还有个雅号叫“铸乡”。

《平阴县志》载:“古铸乡,武王封尧后于此。”志之说,依于何种典籍已不可考。但是,大学问家、兖州府志的主编、明代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于慎行,对铸乡之说亦是认同。

他有一首诗,叫《陶山怀古》。诗云:

越相何年隐,齐山旧有名。

地连肥子国,路出铸乡城。

洞杳秋云白,岩深古木平。

临池怀往迹,颇识种鱼情。

“地连肥子国,路出铸乡城——说陶山在平阴(铸乡)和肥子国(肥城)之间。无论真假于否,古平阴是尧之后裔的封地,也是一件增光添色的事。

除了“铸乡”,平阴还有个别名叫“榆山”。史载:隋开皇十四年,于今县西北二十八里置榆山县;大业二年,移于今理,改名平阴县,属济州,取界内平阴县城以为名。

平阴与古谭子国

史载:平阴古谭之地。古谭国的地域,大体就是今天的济南市。国都在章丘龙山镇城子崖。

齐桓公二年(前684年),齐桓公对谭国用兵,消灭了谭国。有关这次战事,鲁庄公十年《春秋》经、传分别记载: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当年,公子小白流亡时路经谭国,谭国没有礼待他。小白回国做了国君,谭国又没有表示祝贺。因此,出兵灭了谭国。灭谭国,是齐桓公为了惩罚谭子的无礼。

其实,这只是借口而矣。齐桓公兴师灭谭,目的是为了扫清西进中原的通道,为称霸诸侯奠定基础。

齐桓公运用武力将谭国变为完全的附庸,彻底扫清了齐国西出中原争霸天下的基础。为了加强对济左走廊的开发经营和统治,齐桓公将他的四位重臣分封在济南一带。宁戚封邑在章丘,鲍叔封邑在历城,高徯分封在卢邑(长清),管仲封邑在谷邑(平阴)。

平阴是一部厚重的古书,有数不清的故事可讲,也有数不清的迷团要解。正是有了这些故事和迷团,才使平阴这个千年古县充满无穷无尽的魅力。

(感谢于瑞东先生提供资料)(照片源自网络)

以文会友,天长地久。谢谢关注,欢迎转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