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英语怎么读as(作为「作为」的’as’——谈英文标题中’as’的翻译)

作为英文的‘as’

看到美国国会研究处(CongressionalResearchService)2017年署名WayneM.Morrison的报告China’sStatusasaNonmarketEconomy,不禁想谈谈‘as’这个曾经困扰了我很久的词。

这篇报告所想说的无非是「中国是『非市场经济』(nonmarketeconomy)国家」。若要以最直白的话,径说‘China’sStatusisaNonmarketEconomy’无妨。但是,这样好像太大白话了,不正式也不文雅。于是,不用‘is’,用了’as‘。

在英译中里,‘As’最常见的对应中文之一当然就是「作为」。但是,上面的这个标题,如果翻译成「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就觉得很别扭,甚至有歧义。如果像我上面那样,翻译成「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就比较符合中文习惯。也就是说,这里的‘as’其实就是「是」的意思。

英文中,‘as’这样的用法应该说是非常普遍,而且大都在文章、书籍的大标题、小标题中。叔本华的大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译本就叫TheWorldasWillandIdea。传播学名作,JamesW.Carey的CummunicationasCulture,译介到国内时标题也翻译成「作为文化的传播」。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当我们说‘AasB’的时候,我们想表达的不但是「A是B」(或者说「A可以看作B」),而且另有一层隐含的意思是「B是A的另一种意涵」或者「B是看待A的一个特别角度」。如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世界」一般只被理解为「世界」,当它被当作「意志和表象」时,才会有一个标题叫‘TheWorldasWillandIdea’。「传播」一般也只是「传播」而已,当我们以审视文化的角度去看它,才有了Carey的那本书。

作为中文的「作为」

这种「作为B的A」式的标题,如果一个人不是读了很多学术文献,第一眼很容易感到陌生,觉得这不是中国话。我第一次见到时,也抓耳挠腮,觉得这样说话实在不可原谅。估计最初的译者,也是没有办法,找不到中文里很好的对应,就这样翻了。

但是,天长日久,积非成是,这种用法现在在中文、特别是学术中文当中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规范,而且还很流行。2014年熊秉元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把书读对》一文,炮轰了何帆、朱苏力、贺卫方三位国内学者。其中对何帆的诘难,就是他把CharlesDickensasaLegalHistorian这本书的标题翻译成了「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熊秉元认为狄更斯是小说家,论其学力肯定是做不成真正的「法律史学家」的。所以正确的翻译是「视狄更斯为法律史学家」,是「由法律史的角度,阐释狄更斯的作品(viewDickensasalegalhistorian)」。

此事后来衍生为一场不大不小的笔仗,我记得《中国法律评论》还发了一篇推送,里面是一众国内学者挺何、朱、苏。其中有清华大学的何海波教授,他就说「何帆的翻译挺好的」,但是没说理由。

私心来说,我觉得熊秉元教授说的是有道理的。狄更斯做不成法律史学家,那本书的作者,只是想用一个另类的(法律史学的)视角来看待狄更斯。这也印证了我上面所阐释的‘as’在标题中的那种微妙意涵。但是,要说何帆教授错误,这种「作为B的A」的译法已经横行多年,几乎约定俗成,一般这种书的读者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无怪乎何海波教授附和何帆。

但我印象很深的是,我看了这两回合的唇枪舌剑,觉得令我困惑的’as‘/「作为」愈发令我困惑了。为何我觉得不是中文的中文,却为那么多人认可呢?

如果说将‘AasB’翻译成「作为B的A」还只是拗口的话,那么直接生猛地用成「A作为B」,则几乎是人类在向机器翻译学习了。HaroldBloom的TheAnatomyofInfluence:LiteratureasaWayofLife,其标题就被直接翻译成「影响的剖析:文学作为生活方式」;RudolfArnheim的FilmalsKunst[注]就直接翻译成「电影作为艺术」。

上面都还是翻译,多少有着要保持原作形态的苦衷。但是,下面的例子将证明,「作为」的此等用法已经为许多知名学者用在自己的大作上,成为了学术中文的一部分。吴飞作《自杀作为中国问题》;赵汀阳著《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钱永祥阙有《动情的理性:政治哲学作为道德实践》。及至前年出版、现在火热的罗翔的《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都体现了「作为」一词的此种用法,在西学东渐之下已不是译文的专属,而是原生中文也可以大用特用的了。

探索更好的译法和用法

我应该声明的是我可以接受「作为」在中文中的这种用法,但我并不是很喜欢它。原因是我认为存在更好的处理方式。

在上述的繁多例子中,‘as’其实有着两种意思,其中有着微妙的区别。

一种意思是强调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特定侧面。这个侧面是该事物本身具有的,并非论者意图赋予;论者只是把这一个面单独拿出来用以着力。开头所提的China’sStatusasaNonmarketEconomy,即是此例。(当然,我们这里只说语言。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as’比较好的译法是「(也)是一种(/个)」。前面提到的Arnheim的书就可以翻译为「电影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电影作为艺术」)。

另一种意思则是论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赋予了事物本身不具有的一重意涵。前面提到的熊秉元与何帆论争中的那个书名,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熊秉元教授所说的「视……为……」是不错的译法。如果想要白话一点,则不妨译为「把……当作/作为(一种/个)……」。同样的,上面所举的原生中文里的「作为」,也可以悉数这样修改。修改后的标题:

把狄更斯当作法律史学家

把自杀作为一个中国问题

影响的剖析:把文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坏世界研究:把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

动情的理性:把政治哲学作为道德实践

圆圈正义:把信念当作自由的前提

这让我想到去年大热的那本《把自己作为方法》。那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作者与编辑没有跟风来一个佶屈聱牙的「自己作为方法」或者是「作为方法的自己」,是我很欣赏的。

以上两种分野当然不是绝对的。首先,一种意涵是事物本身所有还是论者别出心裁,很多时候并不明确。其次,在不同语境下,一些译法可能更好读。比如说,Bloom那本书的副标题翻译成「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比「把文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还要更好一点。所以上面只是提供一种描画性的思路。同样可能会有读者认为在一些情况下,本文认为生硬的「作为……的……」或「……作为……」的用法实际上更好。我想这也是有可能的。

[注]这里德文的als相当于英文的as。上所说的叔本华的《作为意识与表象的世界》德文原版标题也是DieWeltalsWilleundVorstellung。

2021.1.16

新年快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