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和状元有什么区别(探花与状元的区别)

探花和状元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时期,探花和状元的区别如下:

很显然,状元就是最高等级,然后才是榜眼和探花,这样看来,考取状元的人是第一名,而探花只能算是第三名。要想考上状元,那么肯定在古代是学霸级别的人,文学造诣很高,他在科举时候的文章肯定是要获得君王和众多大臣的认可才可以的。

虽然探花是第三名,但是探花其实也是非常吃香的,因为在古代要获得探花也非常不容易,除了要有学识以外,他的长相也是要十分俊俏的。不仅要有好的文采,样貌不过关也是不能考上探花的。所以一般获得探花的人不仅有学识,而且肯定也是一个帅哥,这样的人一般很可能会成为皇亲国戚。

而且状元和探花一般公布名单以后,都是会有人陪伴着巡街的,但是很明显状元的阵势要大一些,而且状元会更受到君王的重视,一般考取状元的人都可以在宫里获得不错的官职。而探花的样貌一般才是更受到人欢迎和注意的,毕竟是官方认定的美男子,所以不管是官宦家里的小姐,还是皇宫后院的格格公主,肯定都对探花充满了兴趣。

所以探花很可能就一飞冲天,成为了皇亲国戚,这样看来探花似乎比状元要更加吃香一些,毕竟才貌双全之人并不多见。状元就完全是古板的读书人,样貌可能要差一些,所以在官场上就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就没有探花那种可能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契机了。

和珅当时就是探花,但是他混得比状元还要好,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延伸阅读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

1、状元榜眼探花后面第四到第十名是“进士出身”。

2、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3、科举分三甲,一甲共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一百人左右,也就是第三名之后,由皇帝“赐进士出身”称谓,三甲二百人左右,二甲排名之后的人,由皇帝“赐同进士出身”称谓。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什么意思?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意思。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2、榜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g 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扩展资料:

1、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2、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