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文主义者?
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冀。
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的人文主义的信念破灭了。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在复仇道路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与封建势力的悬殊。
借此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与对人的命运与未来社会的忧虑。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
虽然他在剧中一出场就是一个身著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但“剧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一个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世界倏然改观: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践登王位;父母亲的爱情理想又为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纷纷向新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在严峻的现实中,他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他所要担负起的责任太大太重,远不是那个暴烈如火的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目标狭隘、不计后果地一会儿攻打丹麦,一会儿攻打波兰;也不是那个简单莽撞,一心复仇,纠集一群乌合之众攻打王宫,又被国王几句花言巧语所哄骗和利用,愚蠢地充当了国王的枪手的雷欧提斯。
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遵照父命去杀死国王克劳狄斯的肉体,而是要消灭克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
“载负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的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而这一大堆污浊的瘴气,克劳狄斯是罪魁祸首,但老臣波洛涅斯、同学罗森克兰兹、吉尔德斯特恩等等,出于自己的私利,无不成为国王的帮凶。
就是母亲和情人奥菲丽雅也由于软弱无知,无意中被黑暗势力所利用,并成为牺牲品。
敌对势力是广大之阵,又是隐蔽很深的无物之阵。
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
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
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时代社会的颠倒混乱,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所造成的必然的阵痛。
君主理想已然破灭,君臣礼仪不复存在,纲纪败坏,伦常崩溃,世风日下。
而封建堡垒却更加顽固。
新兴的第三等级势力仅仅处于萌芽阶段,还不为人文主义者所认识。
历史的反复和螺旋状态,是人文主义理想者们不期然而然的规律。
人文主义者们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家,他们胸怀远大,目标纯正,坚持理想信念,意志坚定。
绝非为了一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
在哈姆雷特机智地以“戏中戏”的方式证明这一骇人听闻的罪恶时;本可以毫不犹豫的复仇。
但在克劳狄斯慌乱地向上帝祈祷时,哈姆雷特不是趁机杀死他,而是想到要在敌人罪恶昭彰时,再举起正义的剑惩罚邪恶。
这不能仅仅归结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结,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文主义理想者的必然行动,而不再是宫廷权利的血腥争斗。
最后哈姆雷特让他的好友霍拉旭好好活着把他“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人文主义者过于推崇个人的力量,这使得王子哈姆雷特看不起一般民众,嫌弃“一个平民也敢用他的脚趾去踢痛贵人的后跟了。
”尽管国王曾经担忧哈姆雷特在民众中的威望,海盗也给了他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但哈姆雷特不可能“堕落”到像雷欧提斯那样率领暴徒攻打王宫,在暴徒的山呼万岁中登上王位。
因为,这距离他心目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太遥远了。
只有到了十九世纪,我们才看到如雨果、狄更斯等伟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下层平民百姓攻打王宫、教堂、监狱的情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文主义理想信念的根本在于“人”!高贵文雅,纯洁优美,勇敢坚强,兼具热情和理智,拥有平等和尊严。
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性是那么邪恶,那么卑鄙;那么脆弱,那么善变;那么孤独,那么……“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但忧郁的哈姆雷特毕竟没有丧失人文主义对“人”这个“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念,而且为这个永恒的信念献出了生命。
这个信念就是我们一代代人活着而且奋斗的理由。
另一方面,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
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
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一跃而出)。
我认为也许把造成这一结果归为两点恐怕更合情理: 一、对母亲的爱。
所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有其价值所在的。
剧中哈姆雷特往往将奥和葛并举,可以看出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阴影。
这倒并不是说他的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软,被自己唬住,而在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令他无法再相信女人。
这种透彻的了悟又是和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以致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二、正如有的沙评家称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无法对如此巨大的题材加以把握。
这里有几条证据,如哈姆雷特的对于演戏的大段评说,诸多地方是为了表现剧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的褒贬(这在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是无法想象的)。
再如,同时要表现母子关系,爱情关系,又要表现复仇,势必拖延了后者。
再回到开头的判断,我们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场景,他说的是有关丹麦继承权的问题。
设想一下,如果整出戏发生在罗密欧身上,那么他临死时,不是抱着母亲就是呼唤着奥菲利亚的名字。
所以说,把这部戏理解成社会批判剧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毕竟,也许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哈姆雷特的身份是王子,而非公子,王子是将继承王位的。
16世纪开始,谁是杰出人文主义家?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
彼特拉克在一生中用了大量时间研究古典文化,把古典文化看作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他把自己的文艺思想和学术思想称之为“人学”或“人文学”,以此和“神学”相对立。
他大声疾呼,要来“一个古代学术,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
史学家认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什么意思?
人文主义者是指那些认为人类的文化、历史、思想和行为是有价值的,并且应该被研究和探讨的人。历史学家认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论人性》中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的文化、历史、思想和行为都是有价值的,应该被研究和探讨。
他还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以道德准则为基础,而不是以宗教或政治准则为基础。
人文主义思想家有哪些?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主要有:维多利诺、拉伯雷、蒙旦、伊拉斯莫、莫尔等。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者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关心教育改革,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他们的教育理论虽不成熟,却闪烁着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光芒,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进程。
作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人文主义发源地第一个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特别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以彼特拉克、薄伽丘为首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
彼特拉克在一生中用了大量时间研究古典文化,把古典文化看作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他把自己的文艺思想和学术思想称之为“人学”或“人文学”,以此和“神学”相对立。
他大声疾呼,要来“一个古代学术,它的语言、文学风格和道德思想的复兴”。因此,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发起者,有“人文主义之父”之称。
扩展资料: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
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思想学派中都有人文主义的派别。
甚至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今天可以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流式。那时的人文主义当然与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非常不一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代表作家?
德意志虽然较早受到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影响,但人文主义在这里的影响和成就却很有限。15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南方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最早的人文主义者,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约翰?赖希林(1455—1522年)、乌尔里希?冯?胡登(1488—1523年)和伊拉斯谟(1466—1536年)。
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
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具有尊严和自由的生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奴役和压迫,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由和平等。
人的本质和意义: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有独特的本质和意义,他们强调人类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主张人类应该追求真理、美和善良。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包括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实现。
文化的重要性:人文主义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他们主张保护和弘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他们反对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主张人类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人类团结合作: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应该团结合作,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主张超越国界和种族的界限,追求全人类的福祉和幸福。
什么是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humanism)是一种理论体系,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并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当时的新文化人士则自称为”人文学者”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扩展资料:
人文主义的特点:
1、第一个特点
第一,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与此相反,人文主义集中聚焦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
2、第二个特点
人文主义信念的第二个特点是,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仍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
3、第三个特点
人文主义传统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它一方面认为,思想不能孤立于它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来形成和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替个人经济利益或阶级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冲动作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