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跳动的盐科学教案小班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会跳动的盐》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2、能观察到盐粒随着音乐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STEAM学习目标 S 通过观察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
T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能力
E 提升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A 学会观察后进行记录结果。
M 认识距离远近,音乐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体验,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
活动难点:
能观察到盐粒随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准备】
提前做好的玻璃杯薄膜,盐粒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纸屑,枯叶,小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
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吧!
2、音乐结束,引出盐粒
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7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
(出示盐粒)师:盐粒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盐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察探索。
3、幼儿分组,尝试将盐粒均匀的撒在玻璃杯薄膜上,观察观察。
二、观察探索盐粒“跳舞”。
(1)第一次观察
音乐的音呈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
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盐粒的变化,用身体动作学一学盐粒是怎样变化的,并请
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小结:
声音越大,盐粒跳的越高;
声音越小,盐粒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观察: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插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盐粒跳的快、跳的高;
播放节爽慢的、舒缓的音乐
时,盐粒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与玻璃杯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
插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玻璃杯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播放同一首音乐,将玻璃杯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盐粒的变化。
小结:
播放音乐时,玻璃杯离音响远,盐粒跳的慢或不跳;
玻璃杯离音响近时,盐粒跳的快、高。
三、讨论交流
1、请幼儿猜想盐粒为什么会跳舞?
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
传给玻璃杯薄膜,薄膜上有盐粒,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
【活动延伸】
盐粒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小米、干枯的树叶,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下面我们开始去尝试吧!
延伸阅读
五年级下册科学怎样才能省力教案
怎样才能省力
一、教学目标:
1、能设计并说明用简单工具是如何方便、省力的.
2、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使用简单机械方便、省力的现象.
3、与同学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简单机械方便、省力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使用简单机械会提高工作效率.
2、生活中使用简单机械的例子.
三、教学材料准备:
木板1快、图钉5个、长短不同的铁片(每组各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像搬运东西之类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这些工作,比如课本给我们提供的各个时期人们从事的劳动场面图片中,他们在用不同的方法搬运石头,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学生看图:人们在不同时期搬运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远古时期,人们只用人的肢体搬运重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发现:使用工具可以省力.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把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制造出现代化的大机械来搬运重物.人们真是越来越聪明!
(二)探究体验:
1、我们看了图片,了解了借助工具可以省力,有的同学可能不大相信,是吗?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小游戏.每组桌面上都摆放着一块木板,上面钉着5个图钉,请每组的同学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工具拔下一个图钉,看一看谁先把图钉拔下来,然后把自己的感受与本组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体验用力感受,还要注意不要被图钉扎了手哟.
(1)学生分组活动:拔图钉比赛.
(2)交流感受.
明确:使用工具可以省力.
2、既然我没已经体验到使用工具可以省力,下面,就请同学根据你自己已有的经验用你的聪明的小脑瓜来想出巧妙的办法完成图中提供的任务吧!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些生活现象有所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现象和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只停留在表面想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思想上来.从生活中来,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小班科学实验纸上彩虹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活动准备:
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
2、幼儿用书,纸。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
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
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5、彩虹宝宝真调皮,喜欢到处找朋友做游戏,它喜欢和谁做游戏?
6、教师出示彩虹作品并讲解彩虹绘画过程。 2/12
7、请幼儿选择油画棒、颜料、棉签、水彩笔等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绘出彩虹。
8、将彩虹纸剪成云朵布置活动室或引导幼儿画出彩虹后添画景物。
创作联想
1、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你想请彩虹宝宝和谁做朋友,请你把它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教师巡回指示。
3、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的的想象中的彩虹。
4、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彩虹。
展示交流
1出示幼儿的作品,观察是七种颜色,引导幼儿分辨颜色排列变化规律是否对。
2、交流彩虹和谁交朋友做游戏。
小树长大的秘密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发现画面的变化和图片间的联系,并学着按序排放图片。
2、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并能用简单的语句讲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小图片,一套大图片。
2、展台
活动过程
1、激趣引疑。
(1)教师在展台上展出一棵高大的树,并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
(2)高高的大树小时侯又是怎样的呢?
2、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并按序排放。
再桌上的小筐里放着小树长大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排排,然后想想树儿是怎样长大的?
(1)提供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请幼儿仔细看看,并按照顺序排放图片。
(2)请个别幼儿来排放大图片,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3、教师边在展台上展出《小树长大的》图片,边放故事录音。
提问:到底小树是怎样长大的呢?
4、教师请幼儿蹲下变成一棵小种子来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自然结束活动。
小班科学揉纸团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圆、粘贴等纸工制作方法。
2.掌握运用简单的线条添画的技能 。
3.发展手的协调能力,培养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铅画纸
2.红色、绿色皱纹纸若干
3.固体胶管。
活动重点:使幼儿掌握揉纸的技巧及粘贴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教师: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我的小手真能干,会穿衣服,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律动变念歌谣。)小朋友,想一想,你的小手还能做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用这双小手做一个不一样的苹果(教师呈现画有苹果的铅画纸,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示范如何用双手揉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教师:这里有很多红色和绿色的皱纹纸,请你想一想,该怎么给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教师带领幼儿探讨皱纹纸操作方法)
教师:用我们的小手揉一揉,揉出一小小球,小球粘在苹果里,继续揉出小小球,最后粘贴好一个苹果,苹果的叶子也要用这样的方法哦。
教师示范皱纹纸揉纸、粘贴以及用彩笔添画的制作方法。重点帮幼儿掌握团圆、粘贴的技能。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帮助。鼓励、指示。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将难点直接提出来(如:这些皱纹纸软软的,不太好团,只要小朋友能把纸捏紧,就一定能做出好看的花。)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提示粘贴时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纸团的上半部,将底部在胶水中蘸一下,然后按在图画纸上,稍按一会儿,使它粘得更牢固一些,能集中地粘在纸的中部。注意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纸团而松开了,说明团得不够紧,应再重新团一下。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漂亮。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非凡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动
假如时间答应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小学科学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 了解哥白尼的贡献, “日心说”的创立者。 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 【教学重、难点】 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手电筒、小组实验用的地球公转轨迹图(标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等。 【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环。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授: (一)认识地球的公转。 1.学生阅读课本31面的关于“日心说”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贡献。 2.提问,学生回答:哥白尼对天文学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呢? 3.老师讲解演示,引导理解地球的公转 一边演示(注意保持地轴倾斜方向的不变、自西向东)一边讲解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 (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 1.提出问题,作出推测 ⑴地轴倾斜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之一吗? ⑵学生推测,并说一下推测的依据。(很重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并想象地球在天空中的可能的情况,对想象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⑶那我们应该怎样实验研究呢? ⑷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实验的几种情况。(不倾斜、倾斜且方向不变) 2.实验探究 ⑴、我们现在就这几种情况进行研究,看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⑵学生阅读课本上33-34面的实验方法,老师说一下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搞好实验记录。 ⑶学生实验。 ⑷汇报、交流:①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②地轴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要组织好学生对图的分析,组织学生对照分析图描述四季形成的原因。还要分析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哪种情况阳光更强烈) ⑸想一想,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区别呢? 三、拓展。 1.阅读资料:四季的划分 2.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方向是变化的,又会怎样呢? 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4.布置学生课外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是什么样的教案si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说课材料 :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空气》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了解空气”是“空气”单元的第一个专题,本专题安排两个课时,本课为“了解空气”第1课时,是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空气”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这些问题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直接感觉及(借助媒体、实验)间接感觉: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及空气实实在在存在着、空气能占据空间等属性。同时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目标 在深入认识教材的基础,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我校的实际,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方面设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实验的方法。观察与探究空气的流动与对其它介质的“扰动”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研究“空气”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科学知识: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借助其它物体感觉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能占据空间,并且可以流动。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本课内容特点和三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出发,我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感受空气的存在、流动及知道空气占据着空间”。 本课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 “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曾经玩过气球、拍过皮球,也曾经看到过水中的气泡……对“空气”有肤浅的认识。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去观察过、研究过空气。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使探究活动生动、有趣、有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三、说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趣法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喜与奇特。科学的做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对此,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取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在每个活动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眼前的“奇怪”现象产生碰撞,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带着疑问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科学观察与探究的活动中去。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究,才会获得新知。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让学生在一个个的的问题情境中从猜想——观察——发现——提出问题——验证猜想的活动中获得对问题的解决。 2、实验教学法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我根据新课标“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从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活动感知知识)出发,我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还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加强了科学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感知科学概念。 四、说学法 俗话说:“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无异于让他们手中有了开启知识宝藏的钥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用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1、观察感知法 抓住本课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通过看、摸、按、听等多种观察方法感知空气的各种特性,让学生感受到似乎熟悉的空气,原来观察起来还有那么多的奥秘。 2、小组合作法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实验探究法 新课标确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在这一宗旨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很显然,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但是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规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和准确的观察,能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方法上少走了弯路,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和偕的培养和发展。 因此,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原有经验,本课在设计上力图在指导学生学会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足的科学探究材料、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行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探究中感知,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体现课程课改的精神。落实《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师生探究”;“运用知识,思维提升”;“总结延伸,拓展视野”四个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2、提出问题,师生探究 本课以“怎样才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怎样用感官来感觉空气——纸为什么不湿——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这几个问题的探究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感知空气 好奇心与动手玩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人人经历捕捉空气、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的过程。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学生通过交流,通过自己的手、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到空气的存在,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也感知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为本课下面的探究活动及以后课时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2)纸的奇遇 这一环节的探究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中对这一环节只设计了一个:“杯子底部的纸团会不会湿”的实验。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探究、充分地体验,我准备了让三年级学生既感到好玩又有一定经验基础的探究材料,安排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自选材料、合作设计出:把杯子斜着放进水中,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洞等实验。真正感知到看似空的瓶子、杯子中确实有空气充满着(空气占据着空间)。 (3)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这一环节的探究活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这个实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但学会这个实验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我从学生思维训练出发,在学生前面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思考“有什么办法赶走杯中的水?”采取先思维后实验,动脑、动手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感知到空气不但可以占据空间还能够流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这就是科学实验的魅力所在。 (4)探究研讨,整理事实 通过以上几个活动,师生合作探究研讨,整理事实,为本课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课后应用打下基础。 3、运用知识,思维提升 组织学生比赛。利用两个空瓶子一个没有盖,另一个带盖,让两个学生分别踩,看谁能把空瓶子踩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4、总结延伸,拓展视野 我们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我交给学生一个课外探究的任务:“寻找空气在潜水艇的沉浮中发挥的作用。这个任务完成的同学请及早向同学或老师来报喜”。课虽结束了,但是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这一环节的安排就是要把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继续进行下去。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