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特征的概括,而非改革内容的描述;是指改革方式的综合性、系统性,而非改革内容的面面俱到。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性质是由高等教育形势任务的变化所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由规模扩张、数量供给为主步入以提高质量和发展水平为主的新阶段,是由“以量谋大”战略到“以质图强”战略的转变。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大不相同,由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转变为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与水平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是“大而不强”,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因此,如何解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过去的改革主要是服务于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当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可以通过单项改革去完成某项任务。但是,现在的发展阶段已经由以规模增长为中心转变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提高质量涉及各个方面,涉及多方利益,不可能依靠某项改革单方面推进与完成。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入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都是复杂而全面的,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系统持续地推进。发展任务的转变带来了改革特征的变化、改革任务的转型。综合改革是指改革方式的变化、改革内容的深化,并不是指改革要全面开花,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要深化改革。应该有重点地持续推进,以核心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延伸阅读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学校类型、课程设置、教育规模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
1.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私、公兼有。19世纪初,马萨诸塞、纽约等州曾试图把一些私立的学院改建为州立大学,但这些企图都落空了。1819年达特茅斯诉讼案(Dartmouth Co11ege Case)强调了私立大学的合法性,鼓励了大批私立院校的建立。同时,一些州政府纷纷设立州立大学。但私立院校占多数,据统计,1860年全国有高等院校180所,其中州立的66所。经南北战争,这些州立大学约半数天折。这种以私立为主的局面一直延续下来。
2.高等院校数量大增,但规模较小。18世纪末,全国仅设24所大学,1885年上升到300所。但无论是传统的私立院校,还是新设立的州立大学,规模都很小。如1841年,密歇根大学开学时只有教授两人,学生六人。1885年,学生数在二百五十名以上者仅九所。20世纪以后,学校规模才日渐扩大。
3.农工学院兴起。1820年,缅因州的加德纳职业学校(GardinerLyceum)为美国第一所农业学校。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改变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4.取法德国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回国后,塔潘(HenryTappen)、埃利奥特(CharlesW.E1iot)等学者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它以学术性研究为主,在全国首创研究生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以德国为榜样,向学术型方向发展。
5.女子进入高等院校。18世纪,女子是不能进入高校的。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一批女子学院。到19世纪末,各大学向女子敞开了大门,高等教育不再是男子的特权。
19世纪,美国高教制度的建立奠定了20世纪高教发展的基础。但高等教育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高等教育的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历经70年的发展,规模空前扩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国家统一领导、地方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学校法律治理,坚持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70年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政策启示。
01
1949-1966年,“17年”时期
这一时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从旧中国恢复发展阶段,完成了对旧中国高等教育的接管和改造,通过学习苏联经验,大批高等学校举办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1961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等有关文件,对于完善教学秩序、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先河。
02
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广大教师受到摧残,青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在这一阶段,高校一度停办,许多高校知识分子受到冲击,教师被下放到基层,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高等教育遭到了空前的损失。
03
1978-2019年,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中央和各地举办了大量高校,全国地级市基本上都设立了一所高校,发展到2000所以上。1998年,《高等教育法》通过实施。高校建设在1993年提出“211工程”的基础上,1998年提出了“985工程”,2010年提出了“2011工程”,2015年提出了“双一流”建设,中国高等学校进入高水平建设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52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建立并实行了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管理、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包分配工作这样一种体制。1952 年-1965 年
新中国高考制度的探索时期
1952年6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中央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招生日期、考试科目、考试命题、政审标准、 健康检查、新生录取等事项由全国统一规定实施。
考试科目为统一科目,有政治 常识、语文、数学、中外史地、外语、地理、化学、生物。录取形式是由中央招生委员会根据考分统一录取,然后分配给各大学,即统一分配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什么样的趋势?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
1.办学主体多元化,国家、企业与个人都是教育的受益者,依据经济学上的 成本分担理论,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分 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2.办学权力自主化,政府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 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进行宏观管理,确立和落实学校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
3. 办学形式多样化,为了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职业的人对高等教育的需 求,我国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比如: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种短期的在职培训等等。
4.管理科学化、民主化,21世纪高校的管理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方 向发展,将由专制管理向民主化管理方向发展。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文件?
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文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山东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智力支撑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法规。
高等教育五大改革体系?
1、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研究制定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分类考试。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加大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实施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加强艺术、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和自主招生的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深化课程内容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课标制定、教材使用与考试评价的衔接。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推动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启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落实试点学院改革指导意见,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4、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体系、制度、政策和机制建设。制定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改革试点;选择示范性职业院校与重点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职业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服务。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
5、落实人才成长立交桥支撑措施
研究提出加强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化开放大学改革。统筹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建立多种形式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制定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