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节气歌诀?
1、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2、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3、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4、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延伸阅读
一年有几个节气?
农历一年分四季,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全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具体顺序分述如下:
春季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是:立夏,小滿,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国十二节气指什么?
[立春]
节气含意:立春,是农历传统二十四中第一个节气,旧时县令要鞭打春牛,意寓春耕开始,故也称“打春”,饮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当季食材:蚬子、水芹、萝卜、韭菜、春鲫、春笋。
[雨水]
节气含意:雨水,此时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有规律性的风雨交替,气候由上年的干旱冬季进入多雨的春季。春季饮食既要注意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当季食材:韭菜、荠菜、豆苗、春笋、咸肉。
[惊蛰]
节气含意: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麦直,蛇虫百脚开食”,大地复苏,农家开始培育瓜蔬种苗。 当季食材:塘鳢鱼、刀鱼、鲈鱼、白鱼。
[春分]
节气含意: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杨柳青青、鹭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当季食材:马兰头、鳜鱼、塘鳢鱼、金花菜、枸杞头。
[清明]
节气含意:清明,“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清,故为清明”。清明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习俗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 、打马球、插柳等。
当季食材:藕、螺丝、鲥鱼、河豚鱼、香椿头。
[谷雨]
节气含意:谷雨,有“谷雨生百谷”的意思。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春雨贵如油”。谷雨节气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时冷时热,饮食起居应倍加呵护。 当季食材:香椿头、藕、籽虾。
[立夏]
节气含意: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
当季食材:蚕豆、苋菜、黄瓜、蒜头、银鱼、鲥鱼、子鲚鱼。
[小满]
节气含意:小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也”。此节气前后蚕已作茧、麦类籽粒饱满,菜花籽熟。
当季食材:莼菜、银鱼、茄子、黄瓜、丝瓜。
[芒种]
节气含意:芒种,此节气农民开始忙播种。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当季食材:茭白、莴苣、籽虾。
[夏至]
节气含意:夏至,“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当季食材:菠菜、南瓜、茭白、六月黄(蟹)。
[小暑]
节气含意:小暑,意为“小热天”。古代将小暑分为三侯:“一侯温风至;二侯蟋蟀居宇;三侯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有带着热浪。夏季饮食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清谈爽口为佳。
当季食材:莲藕、百合、黄鳝。
[大暑]
节气含意:大暑,“稻在田里热得笑,人在屋里热得跳”。大暑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因出汗多,宜吃咸食,常吃凉茶、绿豆汤、番茄汤。
当季食材:西红柿、黄鳝、老鸭、童鸡。
[立秋]
节气含意:立秋,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立秋之日凉风至”,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当季食材:莲藕、毛豆、菱角。
[处暑]
节气含意:处暑,是暑气结束的季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宜食清热安神之物品,民间有“秋时享福吃斑肝“的谚语。 当季食材:鲃鱼、芡实、菱角、白菜、荠菜。
[白露]
节气含意:白露,从这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而得名,民谚“白露身不露,赤膊当猪猡”指天气转凉。
当季食材:香青菜、大青菜(苏州青)、红薯、山药、长江鲈鱼、草鱼。
[秋分]
节气含意: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当季食材:栗子、芋艿、塘藕、茨菰、老鹅。
[寒露]
节气含意:寒露,是热与冷交替季节的开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遵循“养收”原则。
当季食材:芡实、清水大闸蟹、生菜、芋艿、茼蒿。
[霜降]
节气含意:霜降,深秋之际,天气渐冷,开始降霜。 当季食材:茨菰、白果。
[立冬]
节气含意: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民间有立冬补冬习俗。 当季食材:萝卜。
[小雪]
节气含意:小雪,节气前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千金要方.食治篇):食能祛邪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当季食材:荸荠、冬笋、冬菇。
[大雪]
节气含意:大雪,“瑞雪兆丰年”,中医养生学认为大雪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
当季食材:羊肉、荸荠、茨菰。
[冬至]
节气含意:冬至,苏州“冬至大如年”。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当季食材:鲫鱼、羊肉。
[小寒]
节气含意: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食补和药补兼顾,温补为宜。 当季食材:青鱼、山芋。
[大寒]
节气含意:大寒,民间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谚语。
当季食材:草鸡、鳗鱼、辣椒、荠菜、冬笋。
农历二十四节气排序?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名称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24节气具体日期农历?
二十四节气的农历日期:
立春 农历正月初六 2月3-5日
雨水 农历正月二十一 2月18-20日
惊蛰 农历二月初六 3月5-7日
春分 农历二月二十一 3月20-22日
清明 农历三月初六 4月4-6日
谷雨 农历三月二十一 4月19-21日
立夏 农历四月初六 5月5-7日
小满 农历四月二十一 5月20-22日
芒种 农历五月初六 6月5-7日
夏至 农历五月二十一 6月21-22日
小暑 农历六月初六 7月6-8日
大暑 农历六月二十一 7月22-24日
立秋 农历七月初八 8月7-9日
处暑 农历七月二十三 8月22-24日
白露 农历八月初八 9月7-9日
秋分 农历八月二十三 9月22-24日
寒露 农历九月初八 10月8-9日
霜降 农历九月二十三 10月23-24日
立冬 农历十月初八 11月7-8日
小雪 农历十月二十三 11月22-23日
大雪 农历十一月初八 12月6-8日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12月21-23日
小寒 农历十二月初八 1月5-7日
大寒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1月20-21日
24节气对应的农历日期?
春季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季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农历节气的谚语?
1、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2、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3、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4、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5、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6、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7、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8、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9、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10、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