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擒什么,四字成语 擒贼擒什么四字成语

擒贼擒什么,四字成语?

擒贼擒王 【发 音】 qín zéi qín wáng 【释 义】 擒:抓,捉。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出 处】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示 例】 所谓~,这就是办事的诀窍。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做事先要抓关键 【近义词】 擒贼先擒王 【三十六计】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注释】 ①龙战于野, 其道穷也: 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 (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 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延伸阅读

擒贼擒王,釜底抽薪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擒贼擒王,釜底抽薪体现的是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中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在复杂事物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三国演义》中“擒贼擒王”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汉晋春秋》:[建兴三年,亮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既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华阳国志》:[建兴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别遣马忠伐柯,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为垒守。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元部曲杀雍及士庶等,孟获代为主。亮既斩定元,而马忠破柯,李恢败于南中。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
过程确实是罗贯中自己想象的但是事情是有一点依据的,但是历史上的南征用这样的战法应该是以练新兵和攻心为主要目的,至于兀突骨和木鹿大王还有这样那样的法术之类的就是虚构的东西了。

三十六计擒贼擒王的故事?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

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偷袭尹子奇营地。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玩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于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擒贼擒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擒贼擒王,釜底抽薪体现了哲学道理:抓住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解决问题就要抓主要矛盾,即抓重点。如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多人口的公民,所以要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就要重点抓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