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袁枚?
袁枚不是清代画家,而是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延伸阅读
袁枚《遣兴》解释包全文文?
清代文学家袁枚《遣兴》:
其一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其二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译文:
其一
由于爱美求好下笔总是很困难,一首诗总是要反复修改才会心安。好比年迈的阿婆还如刚刚及笄的女孩,头发未梳好就不许看。
其二
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做出好诗。这种创作是没有老师的,凭借的只是瞬间的灵感。夕阳、花草这样的普通景色,都会因为灵感触发下的灵活运用而成为绝妙的诗句。
创作背景
《遣兴》二首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公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表现作者写诗的态度和见解。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诗词典故
作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一首诗的初稿出来后,还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地修改几百上千遍,就像阿婆还是年轻时那样十分爱美一样,未梳好头是不许别人看的。
往今来的好诗,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反复修改的结果。正因为他们对待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奇文佳句。
1、苏轼改诗
苏轼在颍州时,曾因感慨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的高尚气节,做了一首《和欧叔弼》的诗。全诗如下: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这首诗概述了陶渊明的一段故事:陶渊明因家贫谋求小官做,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彭泽县令。有一天,郡太守派督邮来视察,要他整冠束带出去恭迎。他不愿受此委屈,就把官印悬在梁上,辞官回乡种田去了。在《归去来辞》这篇赋中,他就表明了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决心,表现出不肯与腐朽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
据宋代何遂《春渚纪闻》卷七记载,苏轼此诗原稿的第一句是“渊明为小邑”,后圈去“为”,改为“求”字,又连涂“刀、邑”二字,改为“县令”。
初稿的“为”,是“当”、“做”之意,只能说明陶渊明在“小邑”办事,而不能说明他是为什么去,怎样去,在那里做什么,且与后一句“本缘食不足”没有必然联系。改为“求”,就明确了。“求”是寻找、谋取之意,与下一句就联系上了。
陶渊明之所以到“小邑”去,是为了谋生,因为他家里“食不足”。原作的“小邑”,也不能说明陶渊明在那里究竟傲什么,改为“县令”后,就明确了。修改后的上下文清楚地说明,陶渊明是由于家境贫寒,去彭泽县谋求了一个县令的官做。
2、黄庭坚改诗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嘲小德》的诗,“小德”是一个小孩子的乳名。据《东皋杂录》记载:“鲁直(黄庭坚)《嘲小德》有‘学语黄莺转,书窗秋雁斜’句,后改为‘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
原诗“学语黄莺转,书窗秋雁斜”是描写一个小孩子学说话和写字的情形。诗句的意思是:小儿学说话,像黄莺儿一般婉转动听;拿笔在窗纸上书写,宇像秋天南归的大雁排成人字形队伍那样整齐。可是这样写太不切合实际了——小儿呀呀学语,不会像黄莺的叫声那般婉转,握笔书写更不可能像南归的大雁那样整齐。
改成“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后,不但真实而且富有情趣。因为一般的鸟叫声不及黄莺的啼声悦耳,小儿学语,也不可能像唱歌那样好听,所以,将“黄莺’改为“春鸟”更好些。而改“书窗”为“涂窗”,改“秋雁”为“暮鸦”,改“斜”为“行”,用语就贴切逼真得多。
“涂”是胡抹乱画之意,“暮鸦”是黄昏飞归林巢的乌鸦。诗中的“小德”想学写字,但不识字,也不会握笔,只是拿起笔来随意向窗纸抹去,结果,在窗纸上留下一片片墨迹,倒像是乱飞的乌鸦。这样,就逼真传神地描绘出一个乳臭未干的幼童在窗纸上乱涂乱画的情景,显得童趣盎然。
3、鲁迅改诗
1933年4月,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以记念两年前惨遭国民党当局杀害的五位青年作家。文中引录了这样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是说已经习惯在漫漫长夜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带着妻儿被迫出走。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
鲁迅这首诗写于1931年, 1932年7月1日录在日记上。将发表的诗与日记上的原诗对照,会发现有两处作了重要改动:一是“眼看”改成了“忍看”,一是“刀边”改成了“刀丛”。虽然只有两字差,但气势和意境迥异。
“眼看”只是一般的叙事,缺少感情色彩,而“忍看”( 意为“岂忍看”)则深刻表现了鲁迅当时极度愤怒的心情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刀边”改为“刀丛”,则不但突出表现了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更表现了鲁迅对革命的无比坚贞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两处修改,使诗的语言更形象,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郭沫着改诗
1942年6月的一天,山城重庆梅雨连绵,大型历史剧《屈原》就要开演了,演员们正忙碌着。突然,剧作者郭沫若抱着个供做道具用的大瓷瓶兴致勃勃地走了进来。他是应邀来看演出的,恰好遇雨,即景生情,诗人诗兴大作,随口吟出一首打油诗来: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阴沉竟未开。敢是抱瓶成大错,梅霖怒洒北碚台。
演员们听了,对诗人的文思敏捷、幽默风趣赞叹不已。这时,有人提意见说,“抱瓶”出现两次,重复了。郭沫若略一思索,便将第三句改成“敢是热情惊大士”( “大士”指观音)。
正当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时,扮演婵娟的张瑞芳挤上采说:“那‘怒’字太凶了点了儿。”郭沫若欣然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先将“怒”换成“遍”,琢磨了一会儿又换成“透”,最后定为“惠”。
为什么不用“遍”、“透”,而用“惠”呢?原来,“遍”和“透”在这里意义相近,虽然都反映出雨下得大,但都缺乏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而原先的“怒”字,虽有鲜明的性状特色,又兼用了拟人手法,能活画出大雨的气势,但感情色彩与作者愉快的心情不吻合。
因为作者虽然是冒雨赶路,但这是去品尝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心情该是愉快的,何况前一句改为“敢是热情惊大土”之后,更是表达了这种愉快的心情。“惠”宇则巧妙地表现了作者不辞辛苦地送瓶的诚心感动得观音大士施恩,洒甘霖降喜雨,从而形象生动地渲染了作者欢乐的情感,使得情与景水乳交融。
参考资料来源:
清代作家袁枚的作品有何特点?
【袁枚主要作品】《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
【袁枚简介】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袁枚是哪个朝代的?
袁枚是清代的。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61]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所居袁枚作者介绍?
我来介绍一下: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清代著名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等,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嘉三大家之一、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与纪昀齐称“南袁北纪”。 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是清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他一生至少创作了六千三百余首诗,其中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集》收录了271首咏史怀古诗。其辞官后隐居于南京小苍山随园,于1798年去世。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所见》描绘了作者偶然所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知了的画面。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原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白话文意思是:放牛的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边走边歌唱,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全诗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