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和连南是一个地方吗(连州和连南有什么区别)

连州和连南是一个地方吗?

连州和连南不是同一个地方。

1、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北纬24°17′16″–24°56′2″,东经112°2′2″–112°29′1″之间。东北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县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辖7个镇(三江、寨岗、大麦山、香坪、大坪、涡水、三排)71个村居委会,是瑶族聚居县,县城设在三江镇,107国道开通后,县城距广州公路里程236公里,距坪石火车站120公里。瑶族居住的地方占全县80%的面积,在连绵百里的高山峻岭上,到处是瑶家村寨,瑶族风情丰盛,故连南瑶族自治县有“百里瑶山”之称。

2、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汉族分布于三江镇、寨岗镇等地,皆属平原丘陵地带,占全县面积的12%。据2005年人口统计,全县共有156523人,其中瑶族80972人,占总人口的50.73%多;壮族1523人;汉族7万多人,大部分为客家人。还有少量的回、满、黎、彝、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

3、2012年连南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实现基础教育历史性跨越。2010年实施由财政补贴的全民医保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寿命达71岁;城镇化发展日新月异,县城面积扩展7倍多,2011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012年全县通车里程达798.4公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题,农村群众基本用上干净自来水;森林覆盖率79.3%,2011年被授予“省林业生态县”称号。

广东连南瑶族的习俗有什么?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

山歌节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

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历时三天、九天不等。

“耍歌堂”是八排瑶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据《广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同时自由结婚,礼仪甚为简单”。由此可见,瑶族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耍歌堂”是传播历史和喜庆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

耍歌堂可分为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历时三天九日,每十年举行一次,小歌堂历时一天,三年五载举行一次。举行大或小歌堂,由各排民众商议决定,但时间都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这一天,也是全瑶族共同的节日–“盘王节”,而连南八排瑶则叫“耍歌堂”。节前在六七月间,各家各户就开始积蓄粮食、大豆,催肥猪、牛、鸡、鸭等。“天长公”、“头目公”、“先生公”等长辈必须预早聚会,商定歌堂开支款项,然后摊派到各家捐款捐物,用以修缮排里的庙宇,油漆翻新盘古王塑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塑像,购买酒肉、香烛等歌堂用品。

各家各户事先告知亲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上排玩耍。同时,宰牛猪、杀鸡鸭、磨豆腐、做糍粑、酿米酒,招待四方宾客。如今,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瑶胞的“耍歌堂”也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内容。耍歌堂之日,瑶家户户早起,清晨先鸣土铳三响,接着铜锣叮当,牛角嘟嘟,长鼓梆梆,迎来传统的节日。

耍歌堂第一个仪式,是“游神”大典。三声土铳炮响开道,接着由瑶排一老人,即村上最权威的人,鸣锣率众过街串行游行,老者后面跟着两名彪形大汉,双手擎举一株带枝带叶的毛竹(碗口粗大,三丈多长,所谓“幡竹”)。竹枝上吊着玉米包、稻穗、花纸条、彩绸丝带等。幡竹之后是拾神像队伍,继而分别是长鼓队、铜锣队、唢呐队、男歌队、女歌队、小孩队以及扛着长矛、大刀、三齿叉、鸟枪等武器的猎队,浩浩荡荡,逶迤而行,鼓乐喧天,载歌载舞,周游全排的大街小巷。游行队伍凡是经过巷口、转弯处,都有人在那里发放糍粑饼果,赐酒犒劳。游行者挂备瑶袋领收这些物品,酒即每人一碗,一饮而尽。此刻,瑶排山寨,人流舞长龙,盛装显缤纷。歌舞队跳着刚健粗犷的长鼓舞,龙腾虎跃,非常壮观。而“当当、呜呜、嗡嗡、乒乓”的鼓角之声,此起彼伏,响彻群山,人们沉浸在欢歌漫舞之中。

游神结束,众人先分享酒饭佳肴。痛饮一番之后,人们来到“歌堂坪”,进行“讴歌跳舞”。这时,瑶排的姑娘身穿盛装,颈系银圈,头盘用野薏米串成的珠子,跚跚而来,排列在歌坪上方。先由司仪走进歌堂坪中间,引吭高歌,众人同声和唱,歌声震撼群山。随后,瑶族青年另男子三五成群,头缠红布头巾,高插白雉翎,身穿盛装,腰挂长鼓,呼哨而来,向着姑娘们跳起粗犷、刚健的长鼓舞,边舞边唱。一般先从催请歌唱起,然后唱盘问歌,继而唱初交歌、深交歌。姑娘们与互相对歌问答,形象生动的比拟,幽默诙谐的玩笑,生动深刻的警句,穿插其中,妙趣横生。未婚男女倾吐衷肠,借此机会选择佳偶,非常热闹。

过州过府是“耍歌堂”的一个中心环节。目的是怀念祖先迁徙到瑶山的漂洋过海的艰苦历程。他们在歌堂坪上插36枝竹签,签上用色纸写上雍州、道州、荆州等标致,竹签每隔两米插一枝,成方块形。届时,由族长、先生公接着铜铃,念着经书在前面开路,接着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男歌队、女歌队等排成长龙,围着竹签(州府)转来转去,每个州府都绕转九周,好比古代战争行军列阵,场面十分壮观。

瑶家有唱不完的歌。当人们唱够了,唱累了,喝醉了,歌堂便进入追打“三怪”的仪式。所谓“三怪”,即由三人用黑、黄、白三种颜色扮成黑脸公、黄脸公、白脸公,代表妖魔邪恶,每人身挂三斤猪肉在前面跑,后面群而追之。有的举刀拿斧,有的拿锄拿捧,呼喊着“杀呀!追呀!打呀!”,抢他们身上的猎肉。这“三怪”不管道路坎坷,拼命冲出密集的人群,往田野山岗逃跑。“追打三怪”的仪式,一直弄到追的逃的都精疲力竭才罢休。尔后,那三斤猪肉就归扮演者所得。

“枪杀法真”是耍歌堂最壮观的一个仪式。传说法真原是一个民族英雄,为驱逐外来侵略,保护瑶家立过功劳。但是后来变节求荣,充当内奸,把外敌引入瑶山,给瑶民带来灾难,瑶民要枪杀他。另一种传说认为法真是民族英雄,瑶家凡在耍歌堂时都要纪念他。这种仪式很有特色,由一个英俊威武的男青年装扮成法真,左手抓公鸡,右手执宝剑,挺立站在木梯上,再由数人抬起木梯,在歌堂坪上示威游行,然后由几名枪手跟着“向天呜放鸟枪”。从表演形式来看,反映的内容属后者,即歌颂法真,以示纪念。

“耍歌堂”最后的一个仪式是送神,即把祖先塑像送回庙宇里去。当夕阳西下时,集体参加的各种仪式己经结束,人们各自归家张罗晚餐。晚餐席间,宾主开怀畅饮。有的瑶佬当着六亲边饮边唱,多是叙述历史或神话故事。过去的瑶歌曲调压抑低沉,就是在结婚时唱的恋歌仍有哀怨之情,可见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受的压迫之深。

现在的当地党政文化部门非常重视排瑶这一传统节日,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曾经有领导、有组织地在本县大掌、油岭、军寮等瑶排举行过几次盛况空前的“耍歌堂”,节日盛会并事先邀请省民委、文联、作协等单位的嘉宾、诗人、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家、报社和电视台记者,光临观赏,参加庆祝活动。如今每逢“耍歌堂”盛大节日,瑶族同胞都会张开嘹亮的歌喉,放声歌唱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以昂扬激越、抒情明快的歌声赞美瑶家的新生活。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蓝靛瑶人(瑶族支系)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他们从农历二月下旬便开始忙碌起来。大家首先商定节日这天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然后再分头准备。决定上山打猎的人们就着手烧木炭、修枪、舂火药、打码子;准备下河捕鱼的人们也各置器物。各家各户都用最好的糯米酿制米酒,准备欢度“干巴节”。节日那天,上山围猎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征途。获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获不到猎物,便会被人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的“门胞”总是千方百计满载而归。下河捕鱼虾的人们也照此办理。老人、妇女则留守,忙于准备年饭,烧鸡鸭,煮五颜六色糯米饭,春粑粑,各美酒。傍晚,人们回到寨中,互相串门,互相祝贺。大家取出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喷喷的糯米花饭,将当天猎取的野味和鱼,美美地饱餐一顿。不能吃完的,留下一部分,挂在火塘边上,烤成干巴,留着以后招待客人。晚上,当夜幕笼罩着山寨的时候,男女老幼经过一天的劳碌奔波,都围坐在火塘边,唱起动人的瑶歌。饭后,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历史?

连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古为禹贡荆州之城,自南朝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置广德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称广泽县,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之讳改称连山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连山郡。绍兴十八年(1148年)改称程山县,元初复称连山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为连山绥瑶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年)复连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为粤北行署连南瑶族自治区,1954年设置粤北行署连山县,1958年为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为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又设置连山县。1962年9月26日正式成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现隶属清远市,县人民政府驻吉田镇。

连南那里好玩啊?

是的到连南一定要去南岗千年瑶寨!是国内最大最古老的瑶寨。连南瑶族自治县,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东北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县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连南素有“百里瑶山”之称,境内崇山峻岭、峰恋迭嶂,山清水秀,云蒸霞蔚,风景如画,民族风情浓郁,是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胜地。风景名胜主要有万山朝王、三排瑶寨、地下盘王宫、南岗千年瑶寨、油岭歌堂、狮山桂园、石洋坑瑶族长寿温泉度假村、盘古王文化园、金坑林海、涡水相思晴雨树以及三江八景等。县境内三排、大麦山等镇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峰叠翠、雄伟壮观、异洞怪石、景物天成,集“险、峻、秀”于一身,素有粤北“小桂林”之称。三排古寨、南岗千年瑶寨、油岭歌堂更是展示八排瑶族风俗风情风光的好景区,八排瑶族的耍歌堂、长豉舞、过九洲等传统歌舞和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独具一格、全国独一无二。

清远连南属于哪个区?

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3年,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清远市管辖。

全县总面积为1306平方公里,辖7个镇7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7.57%。

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全县路网畅通,镇、村均全部实现水泥公路硬底化,清连高速、二广高速、G323国道公路穿越县境,现已全面融入“广州3小时经济圈”。

连南境内峰峦叠嶂,风景如画,民族风情浓郁奇异,森林覆盖率达83.8%,拥有自然保护地共10个,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耍歌堂、长鼓舞)之乡”“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

境内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南岗千年瑶寨;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岗村和油岭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和“瑶族婚俗”;有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

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9中国最美县域、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最美丽县、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县(市)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广东省法治县、广东省文明县城等荣誉名片。

连南属于哪个省的?

广东的连南县属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邻接湖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北纬24°17′16″–24°56′2″,东经112°2′2″–112°29′1″之间。东北与连州交界,东南与阳山相连,南面紧接怀集,西部毗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全县南北距离70公里,东西距离32公里,总面积1231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三江镇,邮编:513300。代码:441826。区号:0763。拼音:LiannanYaozuZizhixian。行政区划:连南县辖7个镇:三江镇、寨岗镇、三排镇、涡水镇、香坪镇、大坪镇、大麦山镇。

连南瑶族自治县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自治区别在哪里?

两个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不同的是,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县级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省级行政单位。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拥有千年瑶寨,假期可以去那里感受瑶族慢生活。

连南瑶寨山上一排排古老的房子,非常壮观!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县域面积1306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2019年末户籍人口176445人。瑶族分布于占全县面积88%的山区;汉族分布于三江镇、寨岗镇等地,皆属平原丘陵地带,占全县面积的1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南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34691人。

2020年,连南县生产总值为57.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65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19亿元,同比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20.4:24.9:54.7。

2019年12月,连南瑶族自治县荣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