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的结构是什么偏旁怎么读(桨的结构是什么偏旁组词)

桨的结构是什么偏旁?

部首: 木

1、组词:螺旋桨、船桨、兰桡画桨、孤舟独桨、桨叶、桨叶背、划桨、飞桨、棹桨、桨板。

2、桨:jiǎng ㄐㄧㄤˇ。偏旁“将”简化为“将”。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 。从木、将声。有所持而主之、先之是将之范式。木、将两范式叠加,持木而主之、先之是桨之范式。

3、本义:划船的用具, 常装置在船的两旁 。如:《古乐府》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荡双桨,催送莫愁来。

桨有哪些词和成语?

一、孤舟独桨,读音【gū zhōu dú jiǎng】,意思是: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二、浆,读音【jiǎng】,上下结构,10画,笔顺:点、提、竖、撇、横撇/横钩、点、横、竖、撇、捺1、相关组词:

(1)桨板【jiǎng bǎn】:螺旋桨或水车外围的宽阔叶板。

(2)柔桨【róu jiǎng】:指轻柔的桨声。

(3)急桨【jí jiǎng】:疾速划桨。亦指快行舟。

(4)桨叶【jiǎng yè】:下冲式水轮磨机受水冲击的叶片(5)棹桨【zhào jiǎng】:谓摇桨。指行船。

桨是谁发明的?

中国人于公元418年发明了桨轮船,这在一份中国水军行动的报告中已有记载。公元494~497年,祖冲之制造了一艘改进的船只,这艘船被称为“千里船”,它不用风力,一天能行很远。

梁朝水军将领徐世谱于公元552年在跟侯漫作战时使用了“水轮船”(即桨轮船)。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改进了桨轮船。1168年,水军将领史正志制造成了一只排水量达200吨的战舰,由12组叶片组成的桨轮来驱动。公元12世纪我国已造出长120米、宽1.37米、桅杆高24米多的大轮船,船上的工作人员可达200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还使用了这种桨轮船。

桨在古代叫什么?

船桨,古代称之为“楫”或“棹”。(根据长短的不同,长的桨叫做棹,短的桨叫做楫)

船桨是一种划船工具。其上端为圆杆,利于手握,叫握杆;下端为板状,名桨板,用以拨水,利用了物理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使用技巧

桨频(tempo)——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 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桨的别称?

船桨,我国古代称之为“楫”或“棹”。(根据长短的不同,长的桨叫做棹,短的桨叫做楫)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楫,舟擢也。——《说文》

船两侧拨水划行用具的泛称。《乐府诗集》卷四七《黄竹子歌》:“一船使两桨,得娘还故乡。”【别名】玉棹美称。唐·白居易《叙德书怀四十韵上歙宣崔中丞》诗:“回塘排玉棹,归路拥金羁。”

桨字的甲骨文?

“桨”,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iǎng。在商朝甲骨文时代无此字,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没有甲骨文写法。

“桨”在日常使用中的基本含义为划船的用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