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太学生应该是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学历。
一、太学是我国古代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 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或者各地选拔推荐出的杰出人才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或者贡士,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或者贡士。如果说级别的话,可能相当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11 985双以流大学的研究生。
先有了察举制还是先有了太学?
先有了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为博士置弟子员。汉太学始此。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太学设置弟子几人?
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50名,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王莽统治时期,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笼络广大儒生,在长安广置太学,博士弟子达万余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东汉时,太学规模更大,顺帝永建元年(126年),对太学进行重建和扩建,费时一年,用工112 000人,建成240房,1850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达3万多人。唐代,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授业传道,此外,还要奉使议政,试贤举能。
汉代对博士的要求很高,规定博士必须是熟习经史,“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一代鸿儒巨贤。
博士待遇十分优厚,政府常以酒肉束帛进行慰劳。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有称“博士弟子”的,有称“太学生”和“诸生”的。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意在政治上、组讲学图(摹本)织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强对太学的管理和统制。
汉代在中央政府设置“太常”作为兼管教育的长官;唐、宋两朝设置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国子监。
历代太学都制定有规章制度,严禁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
国子监和太学哪个地位高?
国子监与太学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但同时,“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
所以国子监比太学地位高。
西汉太学设立于什么时期?
设立于汉武帝时期。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太学士与大学士的区别?
太学生包括国学生,国学生一般指太学生中的官员子弟,太学士是老师,大学士是官员。 太学士: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在京师设立的国学就是国子监,也称太学(最高学府),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就应该是所谓的“太学士” 。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古人将文人多尊称为士,如此太学士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西汉太学的性质和影响?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建议,设五经博士,并接受丞相公孙弘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呈递的奏请,为博士置弟子,此即为太学之始。
太学的影响
太学作为西汉时期的最高学府,产生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在维护政治一统、培养新型后备官员以及以团体之力抵制政治不良风气方面均产生过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第一,太学兴起维护了西汉政治一统局面。太学“以经学为教育内容, 以经术取士标准, 犹如车之二轮, 推动‘儒术独尊’政策的施行, 逐渐使儒家思想成为全国上下统一的思想和是非标准”,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统一。
第二,太学为西汉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新型后备官员,为封建官僚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在此之前,西汉官员选拔主要有两种方式:军功取士和选自郎官。当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以此途径入选官僚集团的并不多见;而郎官又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到真才实学之人。太学在选官方面对弟子要进行严格考核,唯有品学兼优者方能入选,这种重才学、尚品行的选官标准,无疑是选举制度的一大进步。
第三,太学以团体力量抵制不良的政治风气,成为中国学生运动的先声。如汉哀帝时期,丞相孔光属官违制,鲍宣秉公办事,扣押属官,没收车马,此事得罪了丞相,最后被以大不敬之罪被捕下狱。事情发生后,“博士弟子济南王咸举幡于太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朝日,遮丞相孔光自言,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哀帝迫于博士弟子们的团体压力免除了鲍宣死刑。
当然,作为一所官办性质的高等学府,太学又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禁锢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烙印和标签,其消极影响同样显而易见。
消极影响
第一,太学教授内容单一、偏颇,限制了其他学科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西汉太学单纯以儒家经典为授课内容,进一步将儒学及儒家经典推向了神坛,其他学科知识很难有立足之地,尤其是先秦墨家重视自然科学的传统从此中断。
第二,太学对弟子考核授官,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具体实践,刺激了广大学子为禄利之路埋首群经,罕问世事,即使付出毕生精力亦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第三,太学僵死、教条地注重师承关系的传统,禁锢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西汉经师传经,若不严守师法或家法,非但不能任博士,即便当上博士,也不会受到重用。如《汉书·儒林传》载:“喜好自称誉,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同时,经学传授过程中,又由于门户之见,相互攻讦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了学术思想的混乱和无所适从。
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的意思?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此句意思就是: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
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译文: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
太学始于哪个时期?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