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对辜鸿铭的评价是什么(辜鸿铭与托尔斯泰)

泰戈尔对辜鸿铭的评价?

泰戈尔含笑恭请辜鸿铭坐在自己身边,并特别指出:辜鸿铭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中国人。

泰戈尔见辜鸿铭沉默不语,只道他谦虚,旋又道:辜先生能巧妙地把中国的思想翻译成英语,而且能译出比汉字所表达的思想更为深邃、更为含蓄的英文,真是前无古人的盛事。

辜鸿铭瞅一眼当年与他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泰戈尔,淡淡道:可惜,诺贝尔文学奖被你夺走了!

泰戈尔一时听不出辜鸿铭的话是赞扬还是揶揄,乃报以一笑。

“我有幸拜读过博士先生的两本著作。我承认,你的英文文笔确实丰富多彩,才情横溢,令人赞叹。我一方面欣赏这两部作品,同时也为博士过分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不恰当地使用隐喻感到惊异。”辜鸿铭此语一出,立时吸引了众人的听力,大伙停箸止杯,倾听高论。

辜鸿铭已经很久没有找到适当的场合,让大家欣赏他的金脸罩、铁嘴皮功夫了,上次在六国饭店颇不成功的演说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今晚,他可不能错过这个难逢的良机。

他看着泰戈尔,冷语相向:孔子不仅不赞成使用隐喻,并且主张语言最宜明白易懂。他几千年来之所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乃因为最深入地理解了“文以载道”的道理,而且他写作正是为了使人民理解他。伟大的诗篇如果不是朴实无华,也会失之偏倚,古代的荷马便是例证。爱默生在谈到浪漫主义诗人时,力言“英国人已经忘记这条真理,写诗是为了表达思想的规律,任何润色渲染和想象驰骋都不能使人忘记和代替这一点”。总之,我觉得博士先生的文章是太过于华丽了,文章要是过分地华丽,反而会失去力量……

在座的许多人便笑话辜鸿铭的自以为是了。他们想,你辜鸿铭虽也写过东西,但在泰戈尔面前,不过是个文学爱好者而已。你得过诺贝尔奖吗?竟然当众批评像泰戈尔这样的国际诗人,太不在谱了。但泰戈尔的神态却始终恬淡,他静静地听着,他感到这位中国圣贤的思想并不像一些中国学者说的那样糊涂、顽固。

“十年前向博士先生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使我联想起孔子那句‘有教无类’的箴言。一个真正有教养的文明的人,不论他来自哪个国家,在我们的文明国度里,都会得到承认,都会得到同样的看待。”辜鸿铭这话的后半部,仿佛不是针对泰戈尔说的,而是为自己唱的一曲哀歌。

辜鸿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1.学贯中西

辜鸿铭学贯中西。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不但要售票,而且票价要高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梅兰芳的戏票价格为一元二角,而辜鸿铭的讲演票则开价两元,却还很叫座。足见他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辜鸿铭的学问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辜鸿铭的装束也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回国之后,乃至当幕僚期间都是西装革履,后来便是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足蹬双梁布鞋,脑后拖着一条黄毛小辫,而且进入民国之后,他也衣冠不异昔时。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尤其妙的是那包车的车夫,不知是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或者是徐州辫子兵的余留亦未可知,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车夫队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辜鸿铭推崇儒家学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能言善辩,处处体现着他的机智与幽默。“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要找机会发泄”。有一次,他在椿树胡同的家中宴请欧美友人,局促而简陋的小院已够寒酸,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昏暗而又烟气呛鼻,而且,这帮欧美友人也不清楚“晋安寄庐”的真实含义。于是,就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知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工夫。”辜鸿铭的一番高论,还真把他的欧美友人给唬住了。

2.推崇国学

精通西学的辜鸿铭,在潜心精研国学后,有了一个比较,就此产生了一个持守终生的定见。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仅自己顶礼膜拜,更不遗余力推向世界,以为肩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他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学》,几乎就是一篇国学宣言。此后他所著述的《中国札记》、《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等,所翻译的“四书”中的三书《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

3.春秋大义

辜鸿铭精通英、德、法等近十国文字,尤其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推为中国第一。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SpiritofChinesePeople)一书,汉语题名“春秋大义”。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系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论文结集而成。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and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种心灵的生活”,因此,“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对于抽象的、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辜鸿铭以此回应和解释西方人关于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套话:“中国人缺乏精确性”。他形象地说:“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在辜鸿铭看来,不屑于精确的中国人,其“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的秘密”。他引用“最具中国味道的英国诗人华滋华斯”的长诗《丁登寺》,展现出中国人心灵与理智完美结合而产生的那种“安详恬静、如沐天恩的心境”。正是这种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赋予了中国人那种“难以言状的温良”。

“真正的中国人”的温良,在“真正的中国妇女”或“理想妇女”身上得到了尤为充分、完满的体现。中国男人的“温文尔雅”,在中国妇女那儿变成了“神圣的、奇特的温柔”。辜鸿铭承认,在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理想妇女身上也存在着这种温柔,比如基督教的圣母马利亚,但是与中国的观音菩萨相比,中国的理想女性要在“轻松快活而又殷勤有礼”方面更胜一筹。他认为《诗经》中的《关雎》一诗描绘出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本质特征,即“悠闲恬静之爱,羞涩或腼腆以及‘debonair’一词所表达的那种无法言状的优雅和妩媚,最后是纯洁或贞洁”。谈及中国女性,中国人纳妾的问题自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辜鸿铭将这种现象的“合理存在”归因于中国妇女的“无我教”,或曰“淑女或贤妻之道”:“正是中国妇女的那种无私无我,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并非不道德。”这显然是一种狡辩,不过这种狡辩也从另一个角度强化了中国妇女幽美而贤淑的理想形象。

中国男人和女人为什么会具有上述精神特征?辜鸿铭认为,这是中国的“良民宗教”长期教化的结果。所谓“良民宗教”,即指孔孟之道,其“精华”是义与礼,“特别是礼,更为中国文明的精髓”。辜鸿铭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宗教教义之不同:“欧洲宗教要人们‘做一个好人’,中国的宗教则要人们‘做一个识礼的好人’;基督教叫人‘爱人’,孔子则叫人‘爱之以礼’。”他自然而然地联系到当时欧洲陷于“一战”炮火的残酷现实,指出这场战争的道德根源正在于不讲礼义而崇信强权。因此,他要把中国人礼义并重的良民宗教奉送给欧洲,以制止这场世界大战,“把欧洲文明从毁灭中拯救出来”,并为战后文明的重建提供一把“钥匙”。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去拯救西方文明,这正是《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所标举的“春秋大义”之所在。

历史的发展证明,辜鸿铭的“春秋大义”并没有产生“乱臣贼子惧”的实际效果,他对中国“良民宗教”的普世功用显然是过于自信了。不过,在“一战”前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由于人们身受战争苦难,对于自身文明的价值普遍感到失望乃至绝望,而对和平安宁的东方产生了某种朦胧的欣羡,辜鸿铭其人其书就成了他们心目中“希望的使者”。不仅大学里有人组织“辜鸿铭研究会”,成立“辜鸿铭俱乐部”,他的名字还广泛流传于普通民众之口。在这股“辜鸿铭热”的推动下,欧洲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了解有所加深,辜鸿铭笔下遵奉良民宗教、社会有条不紊的中国与温文尔雅的中国男人、幽美贤淑的中国女人的形象也广为人们所熟知,乃至成为身陷战乱之中的欧洲人心向往之的一个乌托邦。真实与否姑且不论,辜鸿铭所阐发的“中国人的精神”和他以中救西的“春秋大义”,在中国人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历程中,无疑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一笔。

辜鸿铭参加外交谈判第几集?

第13集辜鸿铭参加外交谈判

辜鸿铭参加外交谈判,辜鸿铭直言他身上的傲慢无礼在中国人身上很少发现,而他花的两块大洋来听课也是浪费。辜鸿铭以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系列高等学府解聘外籍教授的案例驳斥英国所谓自由民主的论调。朱尔典又提出这样的行为对两国一战的合作十分不利,并隐晦蔡元培的校长之位可能易主。

陈寅恪辜鸿铭谁厉害?

都很厉害!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辜鸿铭,章太炎,陈寅格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但是,他们的研究领域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陈寅格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他来说语言是一门研究历史的工具。

辜鸿铭说一生只佩服两个人?

辜鸿铭用一句话形容最好的用词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辜鸿铭这一生,他就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蔡元培。

这个反对中国现代化的老怪物,像极了那个金庸笔下桃花岛上的黄药师,桀骜不驯,一身反骨,笑看冷眼人世。

觉醒年代辜鸿铭出场三次惊艳三次?

觉醒年代辜鸿铭没有出场三次惊艳三次。

北大门前汪大燮和范源濂等人正在准备迎接蔡元培,礼堂里一位留着辫子穿着清制衣服带着仆人的老先生颇为引人注目,这位名为辜鸿铭的老先生对胡适写的文学改良邹义文章大加批评,称其是数典忘祖的东西,更是斥责他们是崇洋媚外,而即将担任文科学长的陈独秀更是不可能入了他的眼。钱玄同实在听不下去这些腐朽又自大的话,他怒怼这是潮流。

张之洞死后辜鸿铭去哪了?

张之洞死后,辜鸿铭受蔡元培之邀在北大教授英国文学,辜鸿铭是一个怪才。在北大,辜鸿铭的课堂中从来不会带教材,直接开讲,在讲课过程中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自由切换。

鲁迅曾回忆其辜鸿铭时曾表示:辜先生讲课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信马由缰,经常跑题,但学生们无不佩服地五体投地。

觉醒年代辜鸿铭和英国人谈判?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辜鸿铭是在第十三集跟英国人打官司。

蔡元培建议与英国人交涉的教授团应该吸收辜鸿铭参加,毕竟他在国外影响大,且精通多国语言。陈独秀欣然同意。

陈独秀、胡适请辜鸿铭吃饭,饭桌上说到英国人的事,辜鸿铭竟然破口大骂,把英国文明和英国人的品行贬得一无是处,并表示他愿意参加教授团与英国人谈判。

在北大教授团及一干人等的共同努力下,加上媒体舆论压力,英国使团只能撤诉。

辜鸿铭是神童吗?

答辜鸿铭是神童。辜鸿铭字汤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奇才,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演说家、学者。他可是真正的神童,他精通11国语言,早年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留学。当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辜鸿铭就在张之洞手下任幕僚,可以说是张之洞的谋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