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的理解?
何谓“志”?志者,士子之心也(上士下心)。亦即人的追求,人生的目标,今言人生观、价值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俗称志向,为心之所发的方向。志一旦定下来了,行为就会跟上来;志一旦专一了,不改变了,就会有持续的行为上的力量,孟子icon叫做“志一而动气”,心与自然能量形成共振,能量跟上来了,结果就会显现出来了。
不立志,始终是个庸人,世俗标准的成功者,以道的标准看,无非是个大庸人而已。所以,志向一定要高远,求名利也要求个高远的,所谓“谋利当谋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志立住了,心的频率固定下来了,它会自动屏蔽掉与其不同频的能量,你的人生才能走上正轨。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做到了,孔子的学生们也做到了。我们今天学习孔子,能做到吗?
志一共多少画?
志的笔画一共是:7画
志的田字格写法是:横、竖、横、点、斜钩、点、点、
志的部首是:士
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
志: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
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标~。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
6. 姓。
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意也。从心?。?亦声。按此篆小徐本无。大徐以意下曰志也补此爲十九文之一。原作从心之声。今又增二字。依大徐次于此。
志所以不录者周礼保章氏注云。志古文识。葢古文有志无识。小篆乃有识字。保章注曰。志古文识。识、记也。哀公问注曰。志读爲识。识、知也。今之识字、志韵与职韵分二解。而古不分二音。则二解义亦相通古文作志。则志者、记也、知也。惠定宇曰。
论语贤者识其大者、蔡邕石经作志。多见而识之、白虎通作志。左传曰以志吾过。又曰且曰志之。又曰岁聘以志业。又曰吾志其目也。尙书若射之有志。士丧礼志矢注云志犹拟也。今人分志向一字。识记一字。知识一字。古衹有一字一音。又旗帜亦卽用识字。则亦可用志字。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发言爲诗。志之所之不能无言。故识从言。哀公问注云志读爲识者、汉时志识已殊字也。许心部无志者、葢以其卽古文识而识下失载也。职吏切。一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正韵】支义切,音鋕。【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志于道。【诗序】在心爲志。
又【广韵】意慕也。【仪礼·大射仪】不以乐志。【注】志者,意所拟度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
又准志也。【书·盘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准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
又章志也。【礼·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爲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爲志焉。【疏】故爲盛礼,以章明志识也。
又本志也。【左传·襄元年】谓之宋志。【注】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
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注】爲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
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前汉书】有十志。【师古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后汉·刘骏传】博见彊志。
又【集韵】昌志切。与帜通。旗也。【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爲职志。
又箭镞也。【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镞,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
又叶眞而切,音支。【楚辞·九章】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爲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旣有此他志。
志的近音字?
志,读音zhì,它的近音字有:
至,读zhì,至少,至今,至此,至极,至亲,至于,至高无上,宾至如归,至理名言,至交,无微不至等。
治,读zhì,治病,治疗,医治,治安,治本,治疗,根治,治水,治理,统治,治国安邦,治国安民,诊治,治病救人等。
智,读zhì,益智,智力,机智,智谋,才智,智能,理智,明智等。
制,读zhì,管制,调制,制裁,制造,制度,制服,制定,制订,学制,制止,克制,编制,出奇制胜等。
致,读zhì,一致,观致,致力,致辞,精致,景致,别致,致命,标致,致谢等。
痣,读zhì,黑痣。
质,读zhì,材质,变质,品质,素质,质量,物质,质朴,质问,质子,实质,体质,资质等。
稚,读zhì,稚子,稚齿,幼稚,稚嫩,稚气,童稚。
挚,读zhì,真挚,诚挚,挚友,深挚,恳挚。
滞,读zhì,滞留,停滞,滞后,滞缓,滞纳,滞销等。
窒,读zhì,窒息,窒塞等
炙,读zhì,炙烤,炙热,炙手可热,残羹冷炙等。
秩,读zhì,秩序,秩序员。
掷,读zhì,投掷,抛掷,弃掷,掷地有声,一掷千金等。
置,读zhì,添置,置换,弃置,配置,设置,布置,放置,处置,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办,置信等。
帜,读zhì,旗帜,独树一帜,易帜。
痔,读zhì,痔疮,外痔。
桎,读zhì,桎梏。
之,读zhī,之后,之间,求之不得,操之过急,等闲视之,反之,总之,之中等。
支,读zhī,一支,支援,支教,支持,支离破碎,支取,支出,支付,支配,支票,预支,收支,透支,超支,支线,支部,支撑等。
只,读zhī,一只,几只等。
知,读zhī,知识,知晓,知己,知音,良知,温故知新,知情,知青,熟知,先知,知书达理,知书达礼,须知,需知,知足,知足常乐等。
汁,读zhī,果汁,汁液,汁水,墨汁,绞尽脑汁。
芝,读zhī,芝兰玉树,芝麻,芝麻官,灵芝等。
枝,读zhī,树枝,枝条,枝干,柳枝,枝节,枯枝,枝繁叶茂,枝蔓等。
蜘,读zhī,蜘蛛,蜘蛛网。
肢,读zhī,肢体,四肢,肢解,假肢,腰肢等。
织,读zhī,织布,编织,织女,织物,织锦,织染,纺织,罗织,组织,促织等。
吱,读zhī,吱吱,嘎吱。
脂,读zhī,脂粉,脂肪,溶脂,民脂民膏,胭脂,松脂等。
直,读zhí,直线,笔直,直观,直言,直觉,正直,一直,直径,直来直去,耿直,直率,直爽,直辖,直接等。
值,读zhí,比值,数值,中值,值日,价值,值钱,值班,贬值,增值,升值
侄,读zhí,侄子,侄女,表侄,贤侄等。
执,读zhí,执勤,执掌,执笔,执行,执意,执政,执照,固执,执着,执迷不悟等。
职,读zhí,职务,职工,职位,职权,职业,职责,玩忽职守,职教,兼职等。
植,读zhí,植树,植被,植物,种植,栽植,植党营私,移植,植株,培植等。
殖,读zhí,繁殖,殖民,生殖,养殖,垦殖等。
止,读zhǐ,止步,止境,望梅止渴,禁止,停止,截止,制止,防止等。
只,读zhǐ,只有,只要,只好,只管,只是等。
纸,读zhǐ,彩纸,白纸,手纸,纸箱,纸张,纸条,纸船,纸上谈兵,信纸,宣纸,稿纸,剪纸等
旨,读zhǐ,圣旨,旨意,主旨,宗旨等。
址,读zhǐ,地址,选址,住址,校址,遗址等。
指,读zhǐ,手指,指头,指甲,指明,指派,指使,指示,指日可待,屈指可数,指纹,指定,指引,泛指,拇指,特指等。
趾,读zhǐ,趾头,脚趾,趾甲,趾骨,趾高气扬等
祉,读zhǐ,福祉。
誌和志是同一个字吗?
誌是志的异体字。
关于“志” 《现代汉语词典》中列了三个“志”字条: 志1:志向,志愿;志2:〈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3:(誌)记;文字记录;记号。 由此可见,三个“志”字其实代表三个词,只不过同音同形而已。
关于“誌” 在使用过程中,“志”专指“意志、心愿”时,其最初义“记也”很有可能是用后来的“誌”表示的。“志”和“誌”相较,后者多
志,志存高远。 誌,新婚誌禧
志字甲骨文?
志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
志(拼音:z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形声字,从心之声。志本义为意念、心意,引申为意向、意愿,又引申表示愿意做、决心做,再由意向引申指目标。志还表示记,指用文字或标记符号记下来。
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士还是心?
志字先查偏旁部首:心部,再查3笔画。
“志”,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ì,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志”的基本含义为意向,如志愿、志气;引申含义为记,记在心里,如志喜、志哀。
在日常使用中,“志”也常做动词,表示记载,记录,如志书,志乘。
古人所说的志指的是什么?
古人所说的“志”,意思主要如下:
一、作名词
1、志气、意愿:
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2、记事的文章,如:
风土志;志乘(志书)。
心情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神志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3、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
索隐:“志,旗帜也。”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4、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5、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二、作动词
1、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记着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向慕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2、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叙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为什么古代历史叫志?
一、什么叫志
志是方志的简称,又叫地方志。一般的称志为记,认为“志者记也”,为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典籍,誉称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
二、志和史的区别
1、编写方法形式不同 史体,主要记述历史,一般以时间、事件、人物等线索,倾向于纵向的发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论述是史书的主体。志体,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有时也追溯过去,但主要的是记载现状,就是把事物横向分门别类地记载,只有记载而不论述。
2、主体门类广狭不同 史体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中心轴线,记事集中,论述深入、系统,虽也有许多门类,却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线。志体重在资料收集,举凡一地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只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变化的事物,各个门类,各种重要资料,都在记述范围之内,平列叙事,并无明显的特定轴心。
3、内容详略不同 一般说,史的范围较专、较约,志的范围则较广、较博。
4、成书方法不同 史主要依据文献、调查研究或考古发掘论证过去,详古略今,论点集中,具有论述的特点。志则依靠调查采访,积累资料,详今略古,分门别类,各成体系。因此,史可由一个或数人写成,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而志则须各行各业,兴师动众,有组织有领导,有经济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共同来完成。还有,志是当代人写的,史是后代人写的。
三、志的性质与特点
从志的性质来看,它属于地方文献。在学科上,从广义上讲,属于历史学范畴,因为它们同是记载过去事迹的书,虽然志书详今略古,记当代为主,但仍是记载已经发生了事迹,不书写未来。
志的特点:(1)地域性、(2)时代性、(3)百科性、(4)连续性、(5)资料性、(6)可靠性、(7)思想性、(8)科学性、(9)人民性。
四、志的功用
(1)“存史”。 (2)“资治”。 (3)“教化”。 (4)“补国史”。
五、志的体例
体例包括结构、体裁与章法三项内容。
1、 结构,指各组成部分的构成,即志书的编排形式,包括总体结构和各局部结构。总体结构决定志书的体例类型。
(1)总体结构,与我们熟悉的史书结构不一样。古代史书体例都是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为纬,论述往事,侧重于从纵的方面反映历史的连续性,要求史论结合。它的结构是一条线,形同圆柱。这是“史体”。而“志体”侧重于从横的方面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广泛性,纵横结合,以横为主。所以章学诚认为:史体纵看,志体横看。这就是说,志体的结构象一个共同横断面,形同沙盘。
(2)局部结构 总体结构之下,各个部分也存在一个局部结构问题。如大事记,是采用编年体,还是采用纪事本末体,抑或采用编年与记事本末结合体,都须精心安排。各专志,是先分期后分类,还是先分门别类,后依时顺叙,其结构是迥然不同的。其他部分如人物传、附录等,也都有个结构安排问题。
制定体例,首先要把类型确定下来,继之把各部分的结构也确定下来。一般新编地方志,是由概述、大事记、各专志、人物志、附录五部分组成,卷首加序和凡例,卷末附跋。以概述为纲,以大事记为经,以各专志为纬,形成总体基本结构。各专志是地方志的组成部分,结构上要服务总体设计,受其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