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3、拉鼓节:拉鼓节是苗族传统节日,苗语称希牛。大节每13年举行一次,拉4米多长的鼓;小节每3年举行一次,拉1.7米长的小鼓,节期均为3天。节庆活动分为箍鼓、唱鼓、拉鼓、葬鼓阶段,远亲近戚纷纷前来“吃鼓”,一起欢度节日;主人们分鼓吃猪肉,杀鸡宰鸭,盛情款待,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之中。拉鼓节意在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兴旺,祭祀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
2、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吃立节
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
4、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5、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6、酥油花灯节
藏历正月十五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这天,藏民族居住的地方多会摆出用五彩酥油雕塑成的花鸟鱼虫和人物形象,欢庆酥油花灯节。
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
1、蒙古族:年节、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
2、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3、壮族:三月三歌会, 过小年,陇端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 ,吃立节,蚂拐节;
4、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5、乌孜别克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6、藏族:转山会、采花节、黄藏历元旦、藏历农家新年、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7、傈僳族: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
8、鄂伦春族:篝火节;
9、维吾尔族:肉孜节、库尔班节、诺鲁孜节;
10、苗族: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
十个民族节日?
1、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2、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3、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4、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5、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6、僳僳族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7、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8、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9、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10、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