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读懂周易?
优质回答:
周易是不朽的杰作,集数学,力学,哲学于一体,比如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等表述,道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指导人们运用规律,尊重规律,敬畏规律。
如何读懂周易?必须结合实践,再好的理论,脱离了实践,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的应用首先从自身入手,把自己当八字摆出来,一步一步的对照不同时期的自我,相符的读懂了,不符的,还没钻透。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说一点,读《周易》之前,应先读完儒家经典,再读完道家经典,最后再读《周易》。这叫循序渐进。
然后再说读哪个版本的《周易》。中华书局杨天才注释的《周易》,非常适合普通的国学爱好者阅读。
下面对《周易》做简略介绍和解析。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历经数千年创作而成,被誉为群经之首。鄙人班门弄斧,作小札一篇,以抛砖引玉。
一:《周易》的创作与产生
《周易》的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卦画的产生;卦爻辞的产生;《易传》的产生。一般认为,伏羲作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卦画;文王作卦爻辞;孔子作易传。据文史专家的研究表明,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而《易传》主要作者是孔子,后又经其弟子补充。即便爻辞确实是周公所作,而文王乃周公之父。周公将授自父亲的爻辞补入《易》。称卦辞和爻辞均为周文王所作,也不为过。同样孔子传《易》于弟子,弟子们将孔子所授之精义补充进《易传》,补充的内容亦是孔子之言。说《易传》为孔子所作,亦不为过。
故曰:《周易》历时三古(上古、中古、下古),人更三圣(伏羲、文王、孔子)而成。
二:答靳极苍前辈
靳极苍前辈注释的《周易》只有卦画和卦辞,连爻辞都没有。更没有《易传》部分。因为他认为,《周易》的唯一功用就是占卜。“一根算命的蓍草,怎么会有高贵的品德与深刻的哲理。”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可与孔子比肩的大方之家。他精通《周易》,但荀子的态度却是“善为《易》者不占。”孔子观点也与荀子相近。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孔荀二子所看重的,是《周易》中德义与哲理。显然,靳极苍前辈之论太过片面和狭义。
鄙人就对靳极苍前辈“一根算命的蓍草,怎么会有所谓的伦理道德与丰富的哲理”进行解答:
一根算命的蓍草本身是没有任何哲理的,它仅仅是一节草而已。就如同竹子和水。 竹子本身没有任何哲理,它仅仅是一种植物。但是先贤们根据竹子的特性,赋予其三层哲理:竹子韧性好——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竹子有节——象征气节和节制,所谓物贵有节;竹子中空——象征着虚怀若谷。
水亦是天地间的一种物质,但是先秦诸子们也根据其的特性,赋予了水丰富的哲理和高贵的品德: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孔子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而未尝往也。”(孔子有个习惯,话只说一半,后半句乃苏轼增益。)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式,而水无常形。” 荀子曰(借孔子之口):“夫水:主量必平,似法。出入则洁,似教。万折必东也,似志……似德。……似道。”
同理,《易》原本仅为占卜之书,孔子根据其卦画和卦爻辞的特性,赋予其德义与哲理: 《坤卦》象征地,大地包藏万物而无怨。于是,孔子赋予其高贵的品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最能体现物极必反,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当属《泰卦》与《否卦》。《泰卦》乃大吉之卦,而上六泰极否至;《否卦》乃大凶之卦,而上九否极泰来。
《乾卦·九三》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赋予了其低调下流,上德不德和厚蓄薄发的高尚品德——“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如上所言,竹与水皆为天地一物,《易》本作占卜之用。但先贤根据其特性,赋予了它们高贵的品德和丰富的哲理。
话已至此,若在九泉之下的靳极苍前辈依旧坚持己见,我对他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无可奈何。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系辞》有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有人却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批驳孔子此言。
鄙人就对“一阴一阳之谓道”进行解析。此言有两层含义:
(一)狭义 《周易》六十四卦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阴爻和阳爻,即“–”和“—”。又以初、三、五爻位为阳爻位。以二、四、上爻位为阴爻位。《周易》就是通过阴阳两种符号的组合与变化,来对未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二)广义 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变化规律,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形式构成。如: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等等。
孔子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属于方法论范畴,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密切相关。 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世界观范畴。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孔子之言是以方法论定世界观。老子之言则是以世界观定方法论。此道非彼道也,焉能混同。 就如同孔子的视力与老子的身高不具备可比性。
《系辞》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子此言≈一阴一阳+道生万物。
四:《周易》大义
《周易》之大义,一言蔽之:惧以始终,其要无咎;与时俱进,适时变革。
(一)惧以始终,其要无咎 《系辞》有曰:“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这是《周易》对入世生存之道以及行为准则的高度概括。
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人的祸福,社会的治乱不是由天命决定,而是由人决定。故在六十四卦中,除《无妄卦》外,所有卦爻辞的吉凶皆可以转化,福祸皆由人事决定: 《乾卦》爻辞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坤卦·六四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颐卦·大象》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系辞》中,亦有辩证的安危观:“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只有谨言慎行,厚蓄薄发,居上不骄,富贵有节,居安思危。才能趋吉避凶。这便是孔子赋予《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神圣职责。
(二)与时俱进,适时变革 《周易》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和根本的哲学观,就是与时俱进和适时变革。
《豫卦·彖传》有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贲卦·彖传》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革卦·彖传》有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哉。”
《系辞》有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至此,我们再回顾《论语》之言:“毋臆、毋固、毋必、毋我。” 毋臆、毋我,就是不主观唯我,不主观臆测。即任何圣贤和伟人的观点未必是真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毋固、毋必,即不顽固不化,不绝对肯定。就是承认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与时俱进,适时变革。这又与《明夷卦·六二象》之言“顺以,则也”互为印证。
至此,再解析《周易》之名:周者,周而复始;易者,变化规律。故曰,《周易》大义在其名中,亦得到体现。此之谓名实相符。
四:对后世的影响
《易》原为占卜之书,自孔子为其作传后,使其成为蕴涵德义和哲理的著作。并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老子》中的“上善若水”与《周易》中的“厚德载物”并称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格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为百年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
此外,很多历史人物的名字,以及流传至今的成语,皆出自《周易》。名字如:慎不害,列御寇,蒋介石。成语如:无妄之灾,突如其来,求同存异,匪夷所思,殊途同归,小惩大诫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一部神秘的古书,古先人称《周易》为天书。这是一部科学界的“迷宫”书,是一座哲学界的神秘殿堂。是从《周易》诞生以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外无可计数的研究者,还没有一个人能把《周易》给读懂了,弄通了。
——《四库总目提要》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从为说。”一部《周易》几千年来历久不衰地放射着炎黄祖先的智慧光芒,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潜心研究。
——《周易》用狭义思路去理解,特简单;《周》,圆周,往復循环之意。《易》,日与月,象征的是阴阳变化。《周易》是一部用来占筮的书,用筮草通过一定的手法起卦和占断。用阴、阳(即乾坤)二卦,延伸至八卦,再互换成六十四卦,进一步分化成三百八十四爻,所起的变化来预测人间的吉凶祸福。它是一种科学和迷信相混杂的认识体系。
——一部简单的《易经》,后学之人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把它提升致宇宙和人的关系层面来分析理解,使《周易》成为一本天人关系的伟大哲学的书。《周易》一书把古人崇拜天的蒙昧状态进化致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读懂《周易》太难了,能认识《周易》也就足够了。作为中华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散发着中华先祖智慧之光的《易经》,想认识它,须得下点苦工夫,才能见其容貌。认识《周易》从阴阳互补的二卦(乾坤)开始,熟记所演化而成的八卦,再背诵八卦所延伸而成的六十四卦象,进一步牢记三百八十四爻辞。记住了这一切,就可以开始读《周易》了;首先读懂《易传》,用《易传》这把钥匙来打开《易经》的门。其次是掌握“三易”的规则;第一个是“变易”,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世间一切每一天都由初生、到壮大、到老去、到灭亡。分分秒秒都在起变化。第二个是“不易”,就是不变的易,世间万物千变万化也不离其宗的固定规律,周而复始,永远不会改变其运营法则,用俗语作描述:“永远是老一套”。第三个就是“简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方法简简单单,抓住万变之中的不变法则。因为《周易》一书本身就没有讲到具体某一事物,《周易》完全是个空架子,你想放进去什么,你就随便放。世上有万物,学《周易》时你可任选一物与其挂钩,现代科学、现代哲学可以结合在一起学,文学、美学可以结合在一起学,管理学、艺术可以结合在一起学,“风水”学、“预测”学可以结合在一起学。学习《周易》,不但要活学,更要活用,学《周易》才会出现成效。
其他网友回答
读懂易经和读懂任何典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之所以读不懂易经是因为年代久远文字不通而以,所以要读易经首先要从训诂开始,也说是说要先搞懂易经要表达什么,这方面的书推荐黄寿祺先生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的两本装,这个版本是比较好的,初学者可先看附录的读易要例,这个是读怎么读易经的,通读过如果对宋易有兴趣,可以读周易折中,对汉易有兴趣孰读周易集解,来氏易等书,这些读完了对易经一定会有一个大概了解,如果想深入了解必然要读书儒家其它的典籍如四书和其它四经,这些都读完你对中国文化就会有一定的了解,再回头读易经你就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天书
其他网友回答
《周易》蒙卦卦辞有“初筮告”,筮,认识这个字并懂它的意思,就能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