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不中的名人 科举失败的文人

网友提问:

有哪些流芳千古的大文豪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

优质回答:

龚自珍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当时请王朝急剧衰落,帝国主义列强正在加紧侵略,中国处在于即将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前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正治、经济危急日益严重。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对外主张移民殖边抵御侵略:对内主张"更法","均田"废出八股,控制海关。

龚自珍不但是眼光敏锐,有识见的启蒙思想家、晚清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者,而且是诗文并擅,

近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歌成就更为突出。这些作品有的暴露了统治阶级腐朽颓废的精神状态:有的同情人民苦难并提出改革弊政的措施:有的对厚古薄今的学术风气表示不满,有的关心边事,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对即将解体的封建"衰世"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而且透露出对新时代的追求,还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精神。龚诗在艺术上继承了屈原、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陆游、辛弃疾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进步传统,又富有独创性,形成了感情奔放,想象奇伟、语言清俊瑰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龚自珍他热烈呼唤改革,盼望新时代的到来,但又把希望奇于没落的清王朝自身。由于找不到出路,作品中经常流露孤寂消沉的感情和佛教出世思想。

1823年春,龚自珍在北京第四次参加会试,未中。苦闷中写了两首《夜坐》这是第一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在封建社会的末世,专制制度的腐朽已反映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在京都任职期间示同僚落落寡合。他春夜愁坐,倍觉伤心,自己的思想不同凡俗,行为也与"时流"判然有别,遭到周围卑琐无能之辈的妒嫉,而当时又生存在万籁俱寂死气沉沉的社会。诗的前四句对这感到压抑的环境和令人窒息的政治局面表示了深深的感慨。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诗人深知人才久被埋没,寄希望于奇士的降生。五六两句集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由于作者是个思想深远的政治家,对现实中种种弊端看得很深透,自然无须用"天问"的形式批判黑暗社会,但官卑职小,而今又名落孙山,只好把忧愤向嫦娥倾诉。

龚自珍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在这首诗里是通过奇想并借助一连串具体的形象来实现的。

全诗围绕着凝视星空,产生种种遐想,展示了美妙的境界。而要在八句诗里表达如此丰富深刻的思想,诗人用了一系列对比和象征手法进行高度概括。山与丘陵之比,表现了作者在孤独中的自豪感:低吟诗句与发出责问之比,说明了作者在忧愤中对现实具有清醒认识。至于"塞上"与"江东"之比,更是出人意表,典故用得警策贴切,暗示出诗人对想象中的进步力量的某种期待,使整首诗的格调沉郁又不流于颓废伤感。

这首七律语言精炼含蓄,风格清丽,反映了龚自珍律诗写作的艺术特点。

其他网友回答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道出了古代科举残酷的现实,应考人之多,录取名额之少,考试难度之大,但为了博取功名,仍然成为了天下士子奋斗一生的目标,但统治者的局限录取,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官,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有才华之人屡试不中,他们尽管在科举道路上遗憾,但在自己领域上大放异彩,下面列举一些科举屡试不第但成为流芳千古的大文豪们。

孟浩然画像。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后人把他与王维并称为“王孟”,脍炙人口的《春晓》、《过故人庄》等就出自他之手,但他赴长安几次科举都未中,45岁那年最后一次不中返回故居,与朋友们赋诗作会,隐居山水;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的农民军将大唐帝国推向了万丈深渊,自己建立了大齐政权,成功当上皇帝,其实这样一位枭雄是个知识分子,“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出自于黄巢之手,悲剧的是黄巢年轻时曾4次科举而不中,怀着愤恨离开了长安城,最后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武夷山柳永纪念馆。

张元,听到这普通的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如果说他是北宋时期人,估计有人会想起来,噢,他就是在北宋时期自视甚高又屡试不中,一气之下叛宋投夏,被夏景宗李元昊看中,担任西夏宰相,后在好水川之战中辅助李元昊大败宋军;柳永,这人都很熟悉,宋朝著名的风流才子,屡试不中,靠在青楼里填词度日,成为专业通俗词曲大家,婉约派代表人物。

吴承恩画像。

李时珍,这不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医学家,留下恢弘巨著《本草纲目》的“药圣”么,对,就是他,而且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祖辈都是当地名医,有的还进了太医院,可是李时珍年轻时却想着科举入仕,结果3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后来才弃儒学医,在中国医药史上成为一代大家;吴承恩,也是明代响当当的小说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可是吴承恩也有一段漫长辛酸的科举经历,他曾5次科举而不中,最后才补了个贡生,其实是赏给他的,但官途真不适合他,于是辞官回乡,闭门著书。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清朝杰出的文学家,后人评价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代表作《聊斋志异》,蒲松龄和广大学子一样,想走科举这条路,悲剧的是考到了63岁,参加了6次科举,全部落榜,于是成就了这本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的《聊斋志异》;左宗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居正一品,军机大臣,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等等,如此多的荣誉,左中堂当年并不是进士吗?是的,左中堂曾经3次科举落榜,他是在给官老爷当幕府,也就是师爷,才跻身于晚清政治舞台的,搞笑的是,当年左中堂在西北募集,大军准备克复新疆时,左中堂还想“尥蹶子”回京参加科举,这不是开玩笑么,于是慈禧赏了左宗棠一个进士。

其他网友回答

唐代诗人孟郊,也就是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的孟郊有一首名诗《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三次进京科考的孟郊,终于登上进士第,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春风得意、走马观花流传后世。

似孟郊这样还是幸运的,屡试不第的才子数不胜数。晚唐诗人罗隐才华出众,却前后参考十多次均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罗隐年轻时赴京赶考,认识一貌美歌女云英,后来再无交集,然而造化弄人,12年后竟再次相遇,云英依然未脱风尘,而罗隐依然未能登科,面对云英的疑问,罗隐作诗一首《答云英见诮》: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此诗与孟郊《登科后》对比,不由令人倍感心酸落魄。

然而,若提到屡试不第却又流芳千古,又怎能忘了宋代“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大词人柳永,柳永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他本人虽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参加科考屡试不中,到暮年才及第,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称“露花倒影柳屯田”。

柳永一生看似放荡不羁风流潇洒,实则怀才不遇郁郁而终,据传去世之时,众歌妓怜惜他的才华,凑钱安葬了他。“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说的就是这段,实在令人唏嘘!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主要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童子试考过的成为秀才,乡试考过的为举人,会试是全国性考试每次录取100人左右考中的称为进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科举考试前后实行了约1300年,为历代王朝贡献了大约10万名进士和649和状元。

科举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为封建社会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无疑是一项伟大和进步的制度。但是由于科举考试拘泥于形式和教条,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名人屡试不第,按名气大小选取五例:

第五名:吴承恩

说起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在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吴承恩是明朝小说家,江苏淮安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但是这位文学巨匠在科举考试中却是屡遭挫折,到底考了多少次举人不知道,反正就是考不中。一直到50岁才补了个岁贡生(意思是保送生,相当于副举人),到北京分配官职时又没选上。吴承恩由于宦运不顺,晚年闭门写书,卖字糊口,在贫穷中去世。

第四名:蒲松龄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小说家,一部《聊斋志异》让蒲松龄名扬天下。《聊斋志异》文学界的地位和民间的影响力绝不次于四大名著。蒲松龄是山东人,19岁进行童子试,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但也只是个秀才。自从考中秀才后就屡试不第,始终没有中举,直到71岁时才成为岁贡生。蒲松龄在乡村地主家做了42年私塾老师。

第三名:柳永

柳永又名柳七,号称“白衣卿相”,福建人,北朝名扬天下的词作家。柳永是宋词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地位崇高,但是科举考试也是屡屡落榜。

1009年柳永考试第一次落榜,愤慨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不满。1015年柳永参加礼部考试再次落榜,写下了《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仕途情场都不如意的苦闷心情。1018年柳永的哥哥柳三考中了进士,但是柳永却第三次落榜。1024年,已经40岁的柳永第四次落榜,于是愤然离开了京城开封,与情人晓风残月告别,写出了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从那以后眠花宿柳,为青楼女子填词为生。

第二名:孟浩然

孟浩然是湖北人,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与王维齐名,作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常出现的名字,绝对算得上大文豪。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到京城长安,虽然诗文闻名京城,考试却不理想,考了几次进士都没考中。孟浩然一生仕途困顿,游历山水,最终修道归隐。

第一名:杜甫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诗人,是中国的“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出身于唐朝的士家大族,自幼好学,七岁就能写诗。

杜甫也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24岁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榜,35岁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再次落榜。杜甫在长安住了十年,朝廷不赏识,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科举制度帮助了很多人,也害苦了很多人。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科举中,屡试不中的大文豪可太多了。今天咱们重点说说明朝末年的一位小说家蒲松龄。蒲松龄字留先,又字剑臣。生于1640年。逝于1715年,享年76岁。其家虽称累代书香门第,但在他祖父那辈,家道以见衰落。他攵亲那辈只能弃书经商,但仍很贫困。要想翻身,只能寄稀望于科举道路。他十五岁应童孑试。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得到当时山东学政施润章的赏识,誉其(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一时文名籍籍于诸生间。但其后屡试不第,始终是个穷秀才。迫于生计他曾做过县里的幕宾,或在家做过教书先生。这样持续了三四年依然穷困潦倒,这段时间他游遍了山东,济南,淄川的大街小巷,接触了不少乡绅官吏,知识分子及贫苦农民。这些阅历使他对科举腐败,官场的黑暗,人民的痛苦,妇女所受的深重压迫都有了较深的认识。养成了他(孤介耿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的性格)他曾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壁,不能自达于圣明,义愤填膺,欲望然笑向南山去)(感于民情,则怆惻欲泣,利与害非所计及也)。这种强烈的义愤,促使他命笔做书,(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自志》。

据说蒲松龄做聊斋一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罂。中貯苦茗,淡巴茹一包,置大道旁。下铺芦席坐于上,煙茗置人畔,见有行人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完结。此书笔法超绝,他自巳在《聊斋自志》中大致讲了本书的内容。(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这里,干宝指晋代小说家干宝,其箸有《搜神记》三十卷。黃州指苏东坡被贬黄州,常与客人谈鬼。

此书从思想内容来看,一是他尖锐的暴露了封建统制的黑暗腐败,如《促织》这篇小说,就直接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皇帝。小说讲宣德年间,皇帝爱玩斗蟋蟀又叫蛐蛐儿。地方官吏趁机媚上邀宠。叫百姓掏钱购买式捕捉,强健的蟋蟀上交官府,一时蟋蟀价格腾贵,百姓入不敷出有的倾家荡产。其中有个叫成名的老实人因完不成任务,被官府几番欧打。后变卖家产在一女巫指示下买了只上好的蟋蟀,不料被九岁的儿子因好奇给弄死了。这下全家大难临头,儿子害怕投井死了。夫妻放声大哭不知所措,谁知,几天后,儿子的灵魂化成一只雄健的蟋蟀回来了,而且在比賽中百战百胜。这才救活了全家。可怜成家失去了儿子,抚臣县令却因进奉有功,进级封赏。。

其次本书还有很多揭露了那时科场制度的弊端和黑暗。《王子安》这篇小说就讲了方面的故事。书中写道这王子安,渴望功名心切,一次大醉后,恍忽以为自己举进士,又被选为翰林,立刻摆起架子,使奴喚婢。没想到刚进门就老婆一顿臭骂。说你觉的你是谁呀?家里不就我伺候你吗?那有那些长班伺候你这穷骨头?实际上那会读书人真是穷骨头。蒲松龄说。秀才进考场,有七个相似。(入考场时,好似乞丐),(点名时官呵吏骂好似囚徒。(入号舍似秋末之冷蜂。),(出闱场似出笼之病鸟),(远望极似被挚之猿猴),(傍上无名似没吃饱的苍蝇)。(来年再考则似破卵鸡,只得衔木营巢)。以上可见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是认的很清楚的。

再就是《聊斋志异》,还歌颂了许多可敬可爱的妇女。因时间问题,我就不展开细说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