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不是撑死的? 唐代哪个诗人是撑死的

网友提问:

唐朝大诗人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

优质回答:

第一次听说。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工作忙碌原因,最近没有上头条和。看到这个问题,想回答一下。因为去过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义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也去过他的巩义墓地………杜甫小时候很勤奋也很好学,家族也有读书传统,是官宦之家,他童年过得很快乐,但成年后四处求官不得,又逢安史之乱,个人经历了从盛世到乱世的过程,作为读书人其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这种经历与曹雪芹有的一比,幸运的是他们把无尽的才华与思考化成诗,化成小说,给我们留下无穷的精神财富,与曹雪芹一样,杜甫晚年贫病交加,客死异乡。具体死因或有暴食之嫌,就跟红军长征到甘肃一些战士暴食而死一样的原因,令人同情和感慨!不喜欢小编用”撑死”这样的词!留四句诗以怀杜甫:笔架山下杜公窑,暮春花开草正长,童子初解诗与书,哪知身殁在耒阳。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之死,凄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曾诗词唱和,并曾一起游览过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和兖州,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关于杜甫之死,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而这些说法,与上面李白之死,颇有一些共同点,但总体上来看,李白死得浪漫,杜甫却死得凄苦。

一,胀死

这是最为人接受但却也最让人难受的一种死因。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旧唐书·杜甫传》“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说杜甫是“吃了牛肉,饮了白酒,一夜之间就死了”。这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什么吃牛肉和白就会一夜暴毙呢?所以,后来有人还据此认为,杜甫是中毒而死!

在《新唐书》的继续就更加详细:“ 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这里就说的更清楚一些“遭遇大水,杜甫的孤船被困江上不得行走,一困就是10天。”想想,十天没有东西吃,县令送来牛肉白酒,吃得太多,牛肉遇水发胀,一代诗圣,竟被胀死了!

忽然想起一个急救常识,说对于一个饿极了的人,是不能马上让他吃太多东西的,必须先喝点稀粥,慢慢进食!

想起一代诗圣,久未进食,肚大如牛,在舟里翻滚,禁不住悲从中来,不胜唏嘘啊!

二,溺死

唐朝李观《杜拾遗补遗》中写到:甫往耒阳,聂令不礼。一日,过江上州中,醉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唐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有人以为,这是伪造的书,并且,唐玄宗死于762年,而杜甫则死于770年,怎么可能会有“诏天下求之”之说?)

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一个很久没有进食的人,突然吃了大量的牛肉,饮了大量的白酒,肚子涨得厉害,神志也比较恍惚,有没有可能失足落水或疼痛难忍而跳水,就未可知了!

三,病死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很多时候也是衣食无着,饱一顿的饿一顿,营养不良的状态,应该是一种常态。我们看全国各地杜甫的塑像、画像,几乎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样子——营养不良、体弱多病。他自己在诗中也多有描述:,如《同元使君春陵行》“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什么是长卿病?这里来自于司马相如(字长卿),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 常有消渴疾。”“消渴疾”就是今天说的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饮食,需要少食多餐,不能太饱,更不能挨饿,可杜甫十天没有吃的,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然后病死客舟,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我们为什么将李白和杜甫的死,并列来写呢?这种并列,其实是带有一定的比较的,我们由此,对两位伟大的诗人,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为什么李白“捞月而死”乃至是“骑鲸上天”成了仙,这都是民间的一种朴素的思想——生得浪漫(梦见长庚星),一辈子过得也浪漫,死自然也得浪漫——这其实是一种幸福美满大结局的思想。而杜甫一生凄苦,死得也很凄苦,虽让人唏嘘,去可以作为一个悲剧,警醒世人。

各位网友,你以为杜甫是怎样死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过很多豪迈的诗篇,也记叙了他处的那个时代的很多现状,被后人称为“诗圣”。

但是杜甫一生却是郁郁不得志,虽然后人赋予了他那么多的重要评论,但是他在世时却不是很出名,所以人家说杜甫与李白的区别,就是李白在生就名扬天下,杜甫是死后诗作才被人追捧。

正是因为这一现状,造成他在世时,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从老家到长安,从北到南,每一次要么躲避战乱,要么是去投亲靠友,官场也不得志,拖着一家人忍饥挨饿,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证,可见生活之多艰。

大历三年,杜甫想回家乡去,一种乘船而行,却不料战争和饥饿,让本该北上的船只,一路南行,江陵、公安、岳阳,几行几阻,大历四年,又乘船北上,历耒阳,江水暴涨,只得停船等水位下降,五天未进一餐,腹中饥饿可想而知。

正此时,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救了杜甫一命,这个时候还没说有过什么不适,所以继续他的回家之路。大历五年冬天,杜甫由潭州往岳阳而去,路途中有停顿,也是路过当地的好友送来酒肉,方维持他的生命,或许是饥饿难耐,他吃得太多,终于在有一天,躺在一条小船上去世。

《新唐书》有记载: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大致意思就是说吃多了牛肉,喝多了白酒,第二天便在船上去世了。按这么说,杜甫确实是因为太饿,然后忽地吃得太多,身体受不了,便离开了人世。

作为文人的现状,令我们唏嘘不已。千年后的我们,除了膜拜他的诗歌才华,更多的,是对他逝去的尊重。

我是青鸾惊鸿,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其他网友回答

人生老病死,天经地义,有人做过统计,三分之一的人,死于夭亡,即非正常意外死亡。三分之一的人,死于正常死亡,即正常衰老死亡。三分之一的人,死于生活奢侈,花天酒地,暴饮暴食。

用杜甫自己话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天花天酒地,搜刮民脂民膏,生活腐糜,身体能不出意外吗?所以皇帝长寿的很少,以至晋憨帝在大臣奏折上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时,他竟说道,:“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这样的死亡是人为的。

其次另一种死亡是兵荒马乱,战争,天灾,瘟疫,有些不可避免,比如天灾,有些也是人为,比如战争,瘟疫,冻饿而死,这种死亡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最后一种死亡,最是难得,自然衰老死亡。这样的人极少,也是人们追求的善终。

杜甫生于晚唐,活于战乱,颠佩流离,仕途不得志,生活无着落,虽有补天之志,却不得施展,在遭受连续打击下,穷困僚倒,回乡途中,适值县令闻名,送美酒佳肴,诗人感概,暴饮暴食非正常而亡,一代诗圣,死于他乡,这是时代悲剧。这也许是中国文人的宿命,也是世界文人的宿命。

我想说的是,最近有一种风气很不好!比如有人质疑中国成语典故中“卧薪偿胆”这个励志成语的真假……等等!细细一想,其源头来自于对中国文化的质疑和颠覆。从质疑先烈,到为卖国贼翻案,从质疑中国的“四大发明”,到彻底颠覆我们的三观,现在在社会觉醒,一再打击下,又转至这类话题,实属不该!我们何不讨论一下杜甫的救国救民之心,处于困境,其志不绝的高尚品德,他的诗文的时代意义,他的文釆意境,他对朋友的真诚之心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