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草民网 朱元璋是一代明君吗

网友提问:

朱元璋一介草民,为什么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是一种什么信仰?

优质回答:

朱元璋从一个平民百姓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平民皇帝。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朱元璋成为开国皇帝得益于元朝末年动荡的局势,但自己救民于水火,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仰促使他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开国皇帝,这种信仰在他身上逐渐坚定。

童年的朱重八是悲惨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相继被饿死,唯一与这位放牛娃相伴左右的就是徐达、汤和这些穷苦的玩伴儿。他面临不知什么就饿死的残酷现实,他是这帮穷孩子里的皇帝,可以说这时候他的信仰不算是信仰,只是人最原始的渴望,不让自己和这帮穷兄弟饿死,能够活下来。

朱重八后来在黄觉寺当了小童,开启了他朱和尚的生活。需要知道的是古代寺院是有自己的土地,有人供奉的,不用为吃饭烦恼。朱和尚总算有了正式编制,不用为肚子发愁,这时候的他对信仰是迷茫的。有了正式编制,那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天下大乱,寺院难以为继众多僧侣的生活,这位朱和尚成为了游僧。游历人间,看遍了人间疾苦,对于元朝末年百姓惨状深有感触,他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佛法无边。这一切在儿时伙伴徐达找到他,投入到郭子兴义军中有了质的飞跃。

在义军中开始了自己作为朱元璋的道路,此时的朱元璋在义军这个大环境中,思想与眼界经历质的改变,尤其是郭子兴战死后,自己成为大帅后。他深知只有彻底推翻腐朽的元庭,建立新王朝,百姓才能真正安心种地,过上好日子。朱元璋为此广纳贤良,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汤和,文臣武将就是实现理想的后盾。

朱元璋最终开创了大明王朝,成为史上的朱皇帝。也正是他随着救民于水火的这种信仰不断坚定,也愿意拼命去实现的勇气成就了这位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其他网友回答

开局一个碗,硬是打拼出了一个将近300年的大明江山,真的实属不易。

有什么信仰我不清楚,人家也是被逼无奈才造反的。说起造反,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人们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走这条路,所以朱元璋也不是傻子。

元朝末年,统治腐败,有的地方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朱元璋的家庭也没能逃过元末的灾难,

父母双亲及大哥先后饿死,可怜下葬的时候,连一块坟地都找不到。此时的朱元璋肯定想不通,父母一辈子都是农民,临死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地方。

虽然家破人亡,但朱元璋并没有参加起义大军,而是入黄觉寺当和尚,最后寺庙也养活不了他了,只能端着破碗四处流浪。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有一口热饭吃就行,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和尚。

但是朱元璋注定不平凡,因为他有一个不平凡的兄弟,就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汤和,这个汤和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起义队伍中,朱元璋接到信后,压根没想去造朝廷的反,可是有人告密说他私通敌寇,朱元璋再三思考下,觉得该做选择的时候到了,于是双腿直达郭子兴的红巾军大营。

这朱元璋虽然当和尚不咋滴,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很快成为郭子兴的心腹大将,郭子兴又把他的养女马姑娘(后来的马皇后)嫁给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决定出去自己发展,可见他有独到的战略眼光,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不归路,那就一路走到底。

出去后,朱元璋很快拉起了属于自己的队伍,并网罗了李善长、刘伯温等一批谋臣,并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作为自己的发展策略,秘密扩大自己的实力,把元廷矛头转向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后来更是一举占领应天(南京),还在城中修建礼贤馆来接待知识分子,可见朱元璋对人才的重视。

这一时期挡在朱元璋面前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和张士诚,陈友谅此人心狠手辣,靠杀死自己的上司徐寿辉掌握政权,一度成了元末最大的割据势力,结果这兄弟感觉做王不过瘾,于是改元称帝,建国号汉。

陈友谅的称帝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元朝的火力,在对朱元璋的战争中,死磕洪都一城,不懂得调整军事战略,导致士气低落,无心再战,结果被赶来的朱元璋生力军在鄱阳湖打的一败涂地,最后被乱箭射死。

而朱元璋的另一对手张士诚只懂得偏安一隅,没有大的志向,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时,居然没有偷袭朱元璋的老巢,结果人家收拾完了陈友谅之后,立刻给他来了个回马枪。

一个是最有兵,一个是最有钱,却都败在了朱元璋的手下。虽为草民,但却有吞并天下的志向,要真正的说他有一种怎样的信仰,或许他是真的穷怕了,苦怕了,既然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那就必须把握,哪怕一路之上充满了荆棘,也要艰难走过,即使天下人都来耻笑我的出生,那我就用实际行动来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从一介草民,成为大明开国皇帝,他的信仰,一开始是官逼民反求生存,待到水涨船高眼界开阔以后才是改朝换代开国称帝。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朱元璋绝对是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草根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逆袭者,没有之一。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安徽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人,家族中排行第八,重字辈,故父亲给他取名重八,朱元璋的大名是后来他的岳丈大人郭子兴给改的。

朱重八赤贫家庭出身,从小与徐达,汤和,周德兴等玩伴一起给地主刘德家放牛为生,没上过几天私塾。

1343年濠州大旱,庄稼绝收,次年春天又发生严重的蝗灾,瘟疫,朱元璋父亲,大哥,母亲接连染病去世,却无地埋葬,幸得邻居刘继祖发善心,给了块坟地,朱家才把父母兄长草草葬了。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无处安身的朱元璋去了附近的皇觉寺做小和尚。还没五十天,寺里也断了粮,他只好托钵流浪,四处乞讨化缘整整三年。

(皇觉寺小行僧朱重八)

三年之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各个角落,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饱尝了人世的冷暖,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状况也让他意识到社会大乱就要来临。

三年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流浪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47年,他回到了皇觉寺。

就在这时,参加了郭子兴红巾军的发小汤和,来信劝他别做和尚了,一同参加义军打天下。

(汤和)

早就跃跃欲试要做人上人的朱元璋,急不可耐地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从此开始了他轰轰烈烈、揭竿而起的起义征程,这一年他25岁。

25岁以前的朱元璋一无所有,在社会最底层挣扎求生。

但是金子就会发光。25岁后的朱元璋的人生开了挂,一帆风顺。

这当然离不开他的作战勇敢,深谋远虑。

其实我认为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从一介草民,最后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最重要的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善于争取民心。

我们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在元末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农民起义大潮中,要懂得并做到这一点是很难很难的。

出身农民的草莽英雄,读书少,没文化,决定了他们的通病是眼界低,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没远大理想,瞧不起读书人。

因此他们起义后部队纪律一般很差,不懂得笼络民心取得老百姓支持。

郭子兴的队伍刚开始就是这样,纪律很差,他们占领濠州以后,“哨掠四邻”,不仅剥夺地主富豪,也抢劫普通老百姓的财产。

(郭子兴)

“不两月,越境犯他邑,所过亦然。”攻占和州后,烧杀掳掠,奸淫妇女,老百姓妻离子散,民心惶惶。

朱元璋则与众不同。他自己出身穷苦,知道老百姓喜欢怎样的军队。

所以,朱元璋独自带兵不久,他就开始注意军纪问题。

朱元璋攻占和州后,手下士兵同别的起义队伍一样照例抢夺财物,掳掠妇女。

朱元璋很生气,严厉处分了军纪涣散的将领,杀了掳掠的士卒后,把和州全城的男人们召集到衙门前,来认领自己的妻女。

这使和州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感恩戴德。人们争相传诵朱元璋的部队军纪严明,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他的队伍。

朱元璋懂得:战争中人心的向背取决于军队的纪律。

他常对手下将领们说:“我每次听说你们攻下一城之后不乱杀人,不抢夺老百姓财物就打心眼里高兴。林子里有老鹰,别的鸟就不来了。你军纪不好,百姓们就会逃跑。”

第二个原因是多方网罗人才,重用读书人。

朱元璋成功的第二个原因,也是他与其他农民起义领袖最大的不同点,是他对待读书人的方式。

农民起义领袖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对待读书人的态度上:一方面,他们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从骨子里瞧不起读书人的“穷酸”“迂腐”;另一方面,他们的粗豪气质又与读书人格格不入,谈不到一块,有交流障碍。

所以,大部分起义军领袖对读书人没有好感,抓到之后多是一杀了之。

朱元璋却不一样,他的父母很敬重读书人,送朱元璋读私塾,朱元璋也很喜欢读书,只是家中太穷而中断。

通过与读书人的交往,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读书人知识多,计谋也多,“用之则为力,驱之则为敌”。

而且这些读书人在地方上多是乡绅巨贾,民望高,影响巨大,能左右一方老百姓的态度。把他们争取过来,一方百姓也就跟着过来了。

因此在朱元璋一路征战的过程中,遇到读书人,他就尽力延揽到帐下。将领出征之时,朱元璋听说哪个地方有有名的读书人,一定要将领们把他们请回来。

朱元璋在应天府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这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礼贤馆)

这些读书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比肩汉代丞相萧何的李善长、“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刘基,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经的朱升以及胡惟庸,宋濂,陆昶,方孝儒等。

第三个原因是朱元璋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

朱元璋成功的第三个原因是他具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善于把握时机,有决断能力。

就这一点,就把别的群雄全比下去了!

朱元璋成功登基,有关键的三步棋走对了:一是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二是东征西讨,顺序得当地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三是南攻北战,稳扎稳打地消灭北元。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统领了郭子兴的部队,他毅然离开了经营多年的淮西根据地,渡江攻占了集庆(后改名应天府,今南京)。

(应天府)

这一机会把握得极为精准,是“无比英明”的一次决策。正是这一决策,显示了朱元璋高超的战略眼光,也决定了朱元璋今后的人生命运。

原来,这时元朝的河南淮北全被红巾军攻占,北方的元军主力被堵在中原一带无法南下。而盛产粮食的江南地区,驻守的元军兵力很少,并且被各路义军分割开来,有利于朱元璋各个击破。

朱元璋抓住这个机会,迅速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据地。在别人都急不可耐地称王时,他却谨守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悄悄扩充实力。

经过两年战斗,他攻取了富庶的浙江东部,领地扩展了一倍,与陈友谅、张士诚并肩成为江南三巨头。

朱元璋采纳了刘基先集中力量消灭陈友谅的建议,在鄱阳湖水战中二十万对六十万,借助东北风火烧陈友谅,三十六天内消灭了兵多将广的最危险敌人。

(鄱阳湖火烧陈友谅)

随后攻击张士诚,1367年攻破平江城(今苏州),俘虏了张士诚。

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府为南京。

经过十六年的浴血鏖战,朱元璋终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四方化缘小行僧,成为了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

结语:

朱元璋的人生,他的信仰,一开始是官逼民反求生存,待到水涨船高眼界开阔以后才是改朝换代开国称帝。

人的志向与信仰,是在奋斗中一步一步成熟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而朱元璋能从一介草民,一步登天建立大明王朝南京称帝,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善于争取民心,二是多方网罗人才,重用读书人,三是朱元璋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

(网络配图)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明代元注定如此,理由很简单,在元朝的等级划分下,起兵反元的势力,且成功率高的都是草民。

即便不是和尚老朱,也会有打渔的老陈,甚至卖盐的老张。

谈信仰太玄乎了,蒙元统治,不仅对百姓苟刻,就连其上层阶级也极其不稳,短短数十年,唉!走马灯杀出十来位皇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般状况,从上到下打成一团糟,占大多数的百姓自然出头机会比相互杀得头破血流贵族的概率大。

直白说,贵族眼里只有皇位,不可能团结,而是一盘散沙;

百姓呢,首先为了生存,灭元,灭贵族,因此会有团结机会,这也就是朱元璋的九字诀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皇帝不是谁都可以当的!这是命————帝王之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