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高尚品德 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网友提问:

您在屈原身上看到他的什么品德?

优质回答:

屈原本人的文学好,作品多呢,世人把屈原死日纪念。朂后中了秦国纵横家张仪之计,将齐楚一并抗秦打破,后被楚王流放,眼看秦军驰骋而来,屈原十分疼苦,投江而亡。

其他网友回答

我在屈原身上看到他的爱国、忠诚、勇敢、智慧、善良与革新的高贵品德。历史上许多楚人都具备这些品德。在和平年代他们往往居安思危,改革创新,爱国添力。战争年代他们更是表现突出,更会把他们的爱国、忠诚、勇敢与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楚军、湘军与荆军大量克敌制胜神话。我在屈原身上看到了楚人的崇高品德,也看到了我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其他网友回答

屈原的精神,是后期人的选择,至于屈原本人到底是如何?说不好,也不好说

其他网友回答

身怀理想、一心为国,极具血性、不肯苟活。

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流传23篇作品,《离骚》最广为人知,关于个人生平,汉朝以前的记载他的相关典籍我们现在看不到,只有通过《史记》来看。

这是一个悲剧人物,年轻时就担任左徒一职,这是楚国特有的官名,按《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可以看到“左徒”一职地位不低,按黄歇原来担任过楚相来看,应该仅次于令尹,对外主管外交,对内谋划国家大事。可惜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被疏远、被罢免,劝谏不听、还被放逐。

正是这种急转直下的坎坷经历,让屈原作《离骚》表达幽怨忧愤之情,试想一个眷顾楚国、心系怀王的人反被污蔑,不相当于如今为亲人着想、一心为家,反被家人不理解的状况一样吗?

楚怀王之前是楚威王,当时的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此时,秦国刚经历商鞅变法,虽然国力日强,但相比楚国而言相差不少。屈原眼看自己国家由盛而衰而无可奈何,换我们现在每个人不也要心灰意冷、大骂一场吗?

可见,屈原是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理想而活的人,辅君强国是他上下求索的重要目标。可是被视若无物,何等憋屈,但从他的著作、他的投江来看,他一直坚守着心中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未动摇,“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蒙受尘垢。

本来屈原打算离开楚国出游,又因为眷顾楚国而回首停步,结果想到白起攻破郢都,烧毁楚国先王陵墓,顷襄王被迫东迁于陈,这些因素的叠加让屈原信念崩塌、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以死殉国。

这里但凡屈原有一点如今所谓的“变通”,就不会选择死亡,比如钱谦益“水太凉”,率诸大臣投降大清继续为官,远不如屈原的血性。现在想来项羽的也如此,无力回天之后悲愤自刎,最后一次践行了他的血性本色和无可奈何。

纵观古今,在事关生死的重大抉择前,有的苟活、有的烈死,但不管活也好、死也罢,绝不可得意苟活于黑暗,而忘记心中向往之光明!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得感谢屈原为民着想的品德,因为他,我们一年多了一天假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1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沉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没必要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沉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没必要。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屈原的文人傲骨,是现代文人所缺乏的,为求真理,为了心中的理想,宁死不屈,在他心里,爱国之心,理想高于一切,即使要为此失去生命又如何。

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这种精神是热爱祖国的精神.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

屈原一生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如果说要选什么是屈原身上最高贵的品德,那就两个,一是爱国;二是为心中理想奋斗一生,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