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小霸王孙策为什么要杀道人于吉?
优质回答: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于吉是百姓敬仰的“活神仙”,可谓是尽得民心,孙策的手下中也有很多人敬仰于吉。
孙策作为一个统治者,看到于吉的威望如此之高,他不顾众人劝阻非要杀掉于吉。
这都是为了维护他自己在百姓之中的影响,他不允许有人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
于吉是东汉末年黄老学说的代表之一,经常往来于吴、会稽两地,他建造精舍,烧香、
读道书,制作符水给百姓治病。
有的人还抛家舍业追随他,可见他在民间的威望之高。
在官渡时期,孙策想趁着曹操和袁绍对峙这一大好机会偷袭许都。
战前他却发现很多人都打算去拜“活神仙”求保佑,心中大怒,亲自召见于吉,对于吉
态度很不友好,称他“惑众妖人”,还命他为江东求一场雨。
谁知于吉真的带来了一场暴雨,这让百姓更加感激于吉。
孙策见他如此受欢迎,心中更是怒不可遏,最终以迷信的理由将于吉杀死。
史书记载,孙策就是个刚愎自用之人,看到于吉如此受欢迎,他自然容忍不了。
自古以来统治者最忌惮的就是有人的声望比自己高。
因为历史上许多叛乱和起义都是由那些声望高的人发起的。
孙策一开始就对于吉有成见,再加上自己刚成为领袖,在人民中的威望还没有树立起
来,这时候有人比自己更受百姓的爱戴和欢迎,他自然就要把这个人除掉。
孙策不顾众人阻拦杀死于吉,最主要的就是利益冲突。
自己刚刚在江东立足,为了扫清一切障碍。对于威望比自己高的一个道士,留着他肯定
后患无穷,所以孙策杀掉了于吉。
其他网友回答
孙策为什么要杀于吉,这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江表传》记载:一天,孙策召集众位大臣开会。这时,于吉来到了门口。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跑到门口去跪拜迎接于吉,制止都制止不住。这会还怎么开呢?孙策异常恼怒,就把于吉收监。后来,尽管官员百姓都为于吉求情,但是孙策却义无反顾地直接处死了。
于吉是江东的名士,人谓之活神仙,可谓是尽得民心。他经常来往于吴郡和会稽郡之间。他他建造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给百姓治病,有些人甚至为了他而抛家舍业地去追随他。因此,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声望。
官渡之战前,曹操和袁绍对峙,孙策认为有机可趁,准备偷袭许昌。这时,却发现许多人跑去跪拜于吉,祈祷平安。
“夫战,勇气也。”这战争还没有开,士兵们就人心浮动。这让孙策很是生气,就宣称他是“惑众妖人”。为了找机会惩处他,也为了试探他的本领,孙策就命令他为江东求一场雨。没想到,于吉还真就来了一场甘霖。那些被干旱折磨得精疲力尽的老百姓一看,对于吉更是感激涕零。
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晃来晃去,自己还能有什么威望?孙策想要在江东开疆拓土,就必须要建立绝对的权威,他自然就不允许于吉这样的人存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孙策要是不杀于吉,任由他在江东自由来往,那么于吉登高一呼,还有他孙策什么事呢?要知道黄巾军起义就是借着五斗米道作为依托的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策当时刚刚据有江东,根基不稳,许多人还首鼠两端,持着观望的态度。出于巩固自己的政权的需要考量,潜在的隐患都不能有,更何况直接和自己的权威挑战的人。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于吉必然必须要除掉。这样,才能消除他的消极影响,巩固自己的政权。
当然,于吉的死是有些冤枉的。毕竟他在江东都是做好事,并没有像张角那样利用宗教有造反的倾向,也没有想张鲁利用宗教那样巩固统治,他只不过是想在百姓中博得美好的名声。但是,他却忽视了张角的造反给各地军阀心理上造成的阴影。你是五斗米教的教徒,你就很难洗脱想要打出“黄天当立”的旗号的可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孙策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自己的地区。于吉的影响力摆在那里,孙策还能没有行动吗?这就是孙策为什么一意孤行,非要处死于吉不可的原因。
其实,抓与放,在孙策也做了很长时间的犹豫,而最后下定决定一定要处死他,是几个细节挑动了他的神经。那天,孙策亲自到狱中去看望于吉,却看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于吉在牢中,并没有像一个囚徒,枷锁被除去,狱卒侍奉他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在牢中尽去枷锁,(狱卒)事之如父母”。而张昭等人更是联名上书,来为于吉求情。等到于吉求雨成功,一帮官员“皆罗拜于水中,不顾衣服”,这还不算,接着纷纷前去“解去绳索,便请孙策礼之”……这不无异于公开要挟,眼里哪里还有他孙策呢?
因此,怒不可遏之下,孙策才果断地处斩了于吉,没有再留一点余地。
其他网友回答
孙策杀死于吉,类似于后世的政教之争。
于吉在江东享有美誉,臣民皆拜。有一次孙策在酒楼请客,于吉路过此地,酒楼的众官员都跑下去拜见于吉。这种事情属于典型的侵犯君权。
但是,孙策毕竟是一代雄主,应该放低姿态,去接纳于吉,为什么要杀死他呢?
因为孙策遇刺,身负重伤。于吉的威望高,可以为孙策所利用,但是孙策万一去世,对他的继任者来说,于吉就是不可控制的威胁。
所以,孙策不顾母亲的求情,执意杀死于吉,便是这个原因。
不是孙策不伟大,也不是于吉有问题,是于吉在最尴尬的时间遇到了最尴尬的孙策。
时也命也?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于吉必须杀,这个严重影响到了孙策在江东的威信。
孙策用其父孙坚留下来的玉玺跟袁术换了旧部人马后,在江东立足,并建立有效的统治。
而于吉是东汉末年黄老之派的人物,多次制作符水以治病。百姓们把于吉当成活神仙,纷纷跪拜。同时孙策军队中的一些高级将领也信奉于吉。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于吉这时候已经影响到孙策的威信,为了以后自己能更多的统治江东,必须杀了于吉。
何况于吉还是个道教的人,信奉的人这么多,要是振臂一呼造反,肯定有很多人追随。毕竟东汉末年就是因为张角的黄巾起义导致朝廷名存实亡。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名叫做于吉的游方道士,因“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故而世人皆称“于神仙”。按说,这样一个人久居吴会之地,未必不是东吴人的福分。至少,以其一人之力,也不应成为东吴的祸患。但不成想,就是这么一个万众敬仰、受人瞩目的江湖道士,却因为与孙策的偶然相遇,最终断送了性命。对此,很多人不甚理解,贵为江东之主的孙策,为何却容不下一个专注修行、工于医术的游方道士呢。 表面上看,于吉之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孙策“性格暴躁”,不能容物;二是东吴大局初定,人心不稳。而于吉的出现,似乎牵动了孙策敏感的神经。毫无疑问,这样的理解和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想孙策称雄江东,大业初创,根基不稳,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和压力定然不会少,加之刚刚被许贡门客射伤,内心的伤痛与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下,孙策遇到了于吉,几经冲突和抉择,最终将于吉送上了不归路。 是孙策杀死于吉的不假,不能苟同的则是,在这看似合情合理的背后,应该还有一双无形的大手,一再左右着于吉的生死和孙策的举动。仔细想想,孙策担心归担心,还不至于对一个江湖术士耿耿于怀。看于吉不顺眼,采取点监控措施也就完了,并不一定非要置其于死地。事实就是,促使孙策最终杀死于吉的不是孙策本人,而是手下那些对于吉无限仰慕和顶礼膜拜的文武官员。换句话说,是东吴的臣子们将于吉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抓有抓的理由,放也要有放的道理,孙策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台阶。遗憾的是,偌大东吴,竟然没有一人给孙策提供这样的台阶。当孙策亲自到狱中看望于吉的时候,却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于吉“在牢中尽去枷锁,(狱卒)事之如父母”。见此情形,孙策刚刚熄灭的怒火又一次燃烧起来,一怒之下是“尽杀狱吏”,而于吉又被重新下狱。更为可怕的是,面对于吉的再次入狱,张昭等数十人又来了个“联名上书”。难以想象,东吴臣子们的谋略是从哪里学来的。联名上书,说到底就是公然要挟。果然,此次联名不仅没有救得了于吉,反而惹得孙策放出了狠话:“……勿使空费纸笔也。吾必杀之。”话虽这么说,孙策还是没有立即杀掉于吉,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却让孙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或许是营救于吉心切,吕范提出让于吉祈雨,试看神仙的灵验。天知道于吉是不是真有如此神通,反正念念有词之后,天上真就下起了大雨。还没等孙策发话呢,却见这一帮官员“皆罗拜于水中,不顾衣服”,这还不算,接着纷纷前去“解去绳索,便请孙策礼之”,就这个举动,直接把于吉送上了断头台。 原因很简单:一是不尊将令,还没等孙策下达命令就私自放人。二是目无主公。按说解了也就解了,赶紧向孙策解释一下或许还能补救。但这些自命不凡的臣子们,不仅没有及时请罪,反而将于吉扶到孙策跟前,让孙策向于吉行礼。见此情景,孙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了,掣起宝剑就让左右立即斩首。到了此时,众官依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再次“力谏”。看众官丝毫没有放过自己的意思,被逼无奈的孙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汝等皆欲随从于吉造反耶!”此言一出,众人才如梦方醒。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最终,于吉还是被砍了脑袋。从这起事件的经过看,于吉并非没有生还的机会,只是因了这些傻逼大臣们所谓的崇仰和道义,才让于吉走上了不归路。忠言可以不逆耳。因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于吉之死,一方面来自孙策的性格暴躁,不能容物,而另一方面则源于江东众臣子们的一意孤行和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