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有啥道理?
优质回答:
农村俗语“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这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说的是大寒节气天气应该是很寒冷的,但是大寒天气很暖和的话,说明冷空气推迟了,在春天的时候会出现寒冷天气,也就是我们农民所说的倒春寒天气。倒春寒天气是对农作物是很有害处的,是一种会导致庄稼发生冻害的天气。
今天是1月20号,是腊月二十六,是大寒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的结束之后就又开始新一轮二十四节气了。今天我们当地是很大太阳,气温在9℃,风很小,坐在大太阳底下很舒服,晒得人懒洋洋的。
大寒节气,当地有喝鸡汤的风俗,喝了老鸡汤身体暖和不怕冷。这是一种给身体补充高热量,提高身体御寒能力的做法。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本来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但是今年小寒大寒期间气温并不大,还很暖和,显然出现了暖冬现象。俗话说“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说的是大寒节气期间如果天气下三场大雪的话,明年庄稼就会大丰收,农民就会衣食无忧,丰衣足食。
但是如今是“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这里说的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天气暖和的话,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天气要冷到农历二月过。这与另外一个话“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说的就是大寒暖和,到了春分天气还很冷的。春分在阳历的3月20号,是农历的二月二十七,刚好符合这句话。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是大寒节气,也是2019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之后就是立春。对于农民来讲,在民间有很多节气与天气之间的俗语,这些都是老一辈人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智慧和普遍认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俗语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说有关大寒节气的俗语,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们都知道大寒节气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也许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讲,天气寒冷并不是特别舒适,但是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冬天天气冷,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很多病虫都有在土壤或者是草丛以及树皮中过冬的习惯,如果天气暖和,他们就能够安全越冬,就会给来年的农作物生产和种植带来一定的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但是如果天气寒冷的话,这些病虫害就有可能会被冻死,这对于来年农作物的收成来讲是一个好事。
另外如果在冬天大寒节气时候比较寒冷的话,出现下雨下雪的天气,则可以给冬天干旱的土壤带来充足的水分供应,这样可以缓解春天的旱情,让土壤中蓄满水分是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的。哪怕是下大雪,对于冬小麦这样的作物也有一定的防寒保暖效果,防止冬天的寒冷天气将小麦冻死冻伤。
但是如果说大韩天气该冷不冷,则意味着来年的天气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倒春寒。而倒春寒一般都会发生在农历的2月份左右。如果有严重造成痰,就会对农作物生长非常不利。因为原本该冷的天气,他没有冷下来,会将寒冷天气的气候现象有所推迟,到时候来年的早春季节就会变得比较寒冷。这就是所谓的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的意思。
2019年到2020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温度比常年要高2~3度的样子。虽然今天是大寒节气,但是我所生活的江淮地区现在最高温度仍然达到了13度,晚上也没有到零下。这种天气晴好暖和的气象在往年是不多见的。虽然给人的感觉相对比较舒适,但确实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具体后果和原因,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
但是,按照这样的俗语和农民长期观察的经验所得分析,2020年春天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倒春寒。所以对于农民来讲,现在应该早做准备,及时做好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工作,尽可能将倒春寒的影响减小到最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农民的种植收益,才能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句话在过去没有科学天气预报系统的时候,对于农业生产是有很大指导意义的。当然,这种非常粗糙的认知,按照现在的科学角度来讲其实不够精准,但是要知道当时的条件以及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有了更加科学的认知,也有了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系统能够准确的知道冬天的气候变化以及来年春天大概会有什么样的天气走势状况。
所以有些人觉得很多民间谚语已经过时了。但实际上只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他们往往还是愿意相信这些民间俗语,因为这是他们过往的经验。在结合现代比较科学的天气预报,这样才能够从大的范围和角度来判断天气的走势,又能从小的精准的时间点上去,确定什么时候会下雪,什么时候会有倒春寒。所以这句话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即使放到今天的生活环境中也是这样。
以上是我对这句话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如果你喜欢我的人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用一句俗语来说“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接下来我们来剖析其中的意思。
由于天气反常,按照传统的说法,老农长久以来总结的经验来看,大寒天气暖和,意味着农历二月多的时候可能有“倒春寒”出现。
5
倒春寒又是什么?
所谓倒春寒,是指初春温度回声较快,而春季后期却出现一段时间低温天气,一般在阳历三四月份,差不多春末夏初时节。
这样不冷却冷的倒春寒,对于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一、尤其影响南方的早稻,棉花烂秧。
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这个时候处于播种育秧阶段。天气突然变冷,早稻秧苗就可能被冻坏。
二、秋播油菜花,开花授粉有影响,导致后期产量有所降低。
三、小麦、果树、蔬菜遭受霜冻害。
冷空气来临,霜降也随之而来。对于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不孕或者孕籽品质低劣;果树开花,坐果率低。
也有一句谚语“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猪圈潮湿,说明土地还未上冻,表示大寒不寒。
到了春分的时候,阴雨连绵,庄稼农作物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谷芽就会烂在地里,影响秋收。
与此类似的谚语还有“大寒牛下塘,冻死早禾秧。”都充分说明了大寒不寒的坏处。
俗语说“过了大寒就是年”,二十四节气全过完,一年也就过完了,中国人最讲究最隆重的春节到了。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俗语“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主要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期间天气不冷,暖冬使得天暖,那么,来年的农历整个二月份里就会比较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