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黄州寒食帖》为什么能成为天下第三行书?
优质回答:
其实很多古代著名的法帖,没点文化背景还是很难欣赏得了的,《黄州寒食帖》就是其中之一,就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样,那么潦草难看,就怎么成了天下第二呢?我之前就是这种看法,后来认真地开始学习书法史之后,才明白原来我太Low了。
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被贬黄州的,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对他的刺激还是蛮大的。“乌台诗案”宣判前苏轼被关押在监狱中,叮嘱送饭的儿子苏迈,平时只送蔬菜和肉,如果是被宣判死刑了就送鱼。巧的是有一次钱粮用尽需要出城去借,苏迈就叮嘱亲戚给送一次饭,但忘记说约定的事项了。而亲戚也是好心做了熏鱼给苏轼送过去,结果苏轼大吃一惊,以为凶多吉少,于是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写了两首诗给弟弟苏辙: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后来在皇太后、王安石、章惇等人的求情下,苏轼免遭一死,被贬黄州。因为是被贬之身,到了黄州很多人也不敢跟他交往太深,他在当地父老乡亲的帮助下在黄州城东一个废弃的营地整顿出一个可以居住的院子,建成之后苏轼提笔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字,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死去了“苏轼”,活过来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东坡”。
《黄州寒食帖》就是在草堂落成后的第二年的寒食节写下的。寒食节在唐宋时期是属于法定节假日,而那年寒食节阴雨不断,而雨中的猩红的杜鹃和海棠开满山坡,祭奠先人的烧纸漫空飞舞,“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苏东坡在《寒食帖》里诉说了他那无法消除的愁绪,更是生命在穷途末路中绝望的控诉。曾经的那个充满朝气的青年,而今早已没有了当日的梦想与激情,他的心就像外面天空中飘舞的纸灰。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就是于草堂落成后的第二年寒食节写下的两首诗稿。寒食节在唐宋属于比较重要的节日,而那年的寒食节阴雨连绵不断,雨中的杜鹃和海棠开满山坡,猩红如血,白如雪花,洁净如泪,空中飞舞的烧纸,向追逐的白蝶,又似死去不甘心的亡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寒食帖》记录了东坡春天里无法消除的愁绪,生命在穷途末路中绝望的哭声。那个曾经热烈的青年,而今失去了一切的梦想与热情,心如死灰。
《寒食帖》也是苏轼书风真正转变的开始,之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更加豁达,“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不再执着于一些事情,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终于能够风轻云淡的说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以看苏东坡后来的书法作品,都很难再有像《寒食帖》这样充满激情的作品了,《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当之无愧。
其他网友回答
给书法作品和作者排名次是愚蠢之举,封建社会帝王或有话语权的士大夫们所为,作为现代人不要迷信于此。
不同时代书法作品,风格各异,形成的因素诸多,更离不开时代背景,岂能做简单的对比?
凡是鼓吹这类东西的人,都是不懂书法的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
其他网友回答
1.书法最忌匠气,书匠和书法家是天壤之别。书匠有很多,但是能数得上的书法家确实屈指可数。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赵孟頫是数一数二的书法家,当然还有王羲之父子,很多很多。但是不为我们所知的苏轼、甚至清朝的刘墉都是影响一个时代的书法家。苏轼的书法成就不为世人所知,更多的原因可是是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都太高了。诗文书画都成为个中圣手,纵观历史,没有几人。
2.书法发展到后来,要立宗成排积极困难,总共就那些字,那些笔画,要想创新着实不易,而要成为书法家,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3.书法中审丑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宋代,这是一个书法趣味开始形成的时代。趣味天然地具有一种扩张的本性,它要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最广阔的领域,因此开始形成对丑拙书法的审美。从宋代以后形成了以个性为目标的书法,这是导致书法审丑形成的深层原因。经过碑学运动后,丑拙书法开始进入书法主流,但只有经过二十世纪末的流行书风的改造,这种书法才最终得以完成,它是将书法作为纯粹艺术追求的产物。然而,丑书还有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流行书风并没有触及丑书更深刻的层面。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方向。追求个性和鲜明的表达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4.从颜真卿第二行书开始(当然,兰亭集序也是情感饱满之后的完整抒发),书法更多的在意于自我的表达,成为和诗歌、散文、画画相同的表达艺术。第二行书,颜真卿在书写时,内心悲愤异常,几度哽咽,书法成为他表现内心情绪的手段,笔墨或浓或疏,或涂或改,都是情绪的最直接表达,所以全幅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表现的是笔法、清晰、境界、修为和艺术修养,这是一个整体,就像一幅画,或者一篇文一样。
5.苏轼因乌台诗案,差点被杀头,多人多方救援,才篝火得命,然后被贬黄州,在黄州已连续呆了三年,人生本就颇受打击,这时候又到了寒食节,外面又在下雨,天很凉,想吃点东西吧,锅里的菜也是凉的,烧火的草也是湿的,寒食节,不许烧火做饭,于是内心的凄凉一下子涌了出来,写下此文。当时,苏轼四十多岁,笔法、境界,修为和思想都趋于成熟,此时,随性而发、随感而发的作品自然是得到最大的舒展和发挥,此等情况下出来的书法,其实就是一篇文、一首诗、一阙词、一幅画,浑然天成,气象万千。
6.期望更多的人追求书法的表达,不要执着于做个书匠。
其他网友回答
美,可以分自然美和艺术美。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形与神的结合。公认的天下三帖:兰亭序,祭侄儿书,寒食帖。他们的共性都是,书法艺术与书写时的精神完美结合。
其他网友回答
从题主的"不好看"三字可解为当今批评书法术语所谓"丑书"!苏大才子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宋人倡导的写意极品!隶法秦汉、楷法晋唐,宋人尚意。兰亭序一派儒雅,祭侄文稿一腔热血,寒食帖可谓一片凄风苦雨,正如东坡先生诗,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绩?。其书初只见小字排列,到后越来越大,甚至有长拖笔,此非以上二名帖所备。文章、书体、情感有机结合,被评天下第三又何愧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