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发展军事 宋朝为何军事实力如此弱小

网友提问:

宋朝那么富裕,怎么军事却不行?

优质回答:

首先得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宋辽时期,论综合实力,辽国是当时的霸主。好比目前中国和美国相比,中国军事弱与美国。但不表示中国军事实力不行,而是敌人太强大。

回到题目。宋朝从陈桥兵变到最后的崖山之战,经过大大小小战役。小胜很多,但关键战役基本尽输。比如太宗燕云之战,太宗亲征却落下精锐全军覆没的悲惨。经此之役,宋朝士气尽失,边患风险陡增。再往后真宗澶渊之盟,御驾亲征同样损失惨重,虽然平手但每年岁贡辽国大批财物。再往后开封战役等。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敌人强大,自己内部才是根本原因。

分析问题之前,需要看下宋朝兵役制度。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宋朝兵役下结论说是中国历史最坏的兵制。为何这么说。宋代军队有两种,一是禁军(中央军)二是厢军(地方杂役,力役)。禁军不需多言,军队核心。但对于厢军,因为来自于地方老弱残兵(也称为配军,比如宋江他们,脸上刺字当劳役用),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宋朝既不裁员也不复员,导致大量冗兵冗吏。家中财政负担。

这是制度原因。

再说主观原因。

宋朝诞生于多年动乱的五代十国,中原残垣断壁。而此时契丹女真却借此发展壮大。类似于二战美国。宋太祖家训-不能杀读书人这一条为宋朝读书人带来了天堂。却也埋伏了祸根。宋朝文化借此发展壮大形成了宋学或者理学。提倡好男不当兵。尊王攘夷。前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有宋太宗文官领导军队。如此种种都加剧了宋朝文强武弱的局面。

宋太宗一句在德不在险的话语已经给几百年后宋朝盖棺论定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宋朝在军事上软弱:

一,宋朝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和管理体系,大家都知道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宋太祖加强军权集中控制的著名典故。皇帝直接统领军队的精锐禁军,尤其是北宋后期京都开封竟有八十万禁军,但地方厢军、乡兵和番兵数量则相对较少,而且厢军和乡兵的精锐大都被禁军抽调走了,留下的多是老弱,大部分充当役使之用,缺乏战斗力。最为奇葩的是,军队临阵打仗,都要按照朝廷在开封预先制定的作战方案——“阵图”来进行,而且统兵的高级将领多是临时委派,搞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种军事管理体系有很大弊端,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二,宋朝实行的是文官政治,武将政治地位不高,而且升迁困难。宋太祖留下了“祖宗家法”,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真宗还写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励读书人考取功名,把住大房子和娶美女作为人生的目标。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武将的地位日渐衰落。北宋著名的武将狄青,屡立战功,宋仁宗想提拔他当枢密副使(国防部副部长),遭到言官的激烈反对。后来狄青凭借平叛西南夷的战功被提拔为枢密使,但屡遭排挤,终于被贬官下放,不久便郁郁而终。文人政治的最大问题是整个民族尚武精神的严重消退,在科举的激励下,宋朝的百姓认为即使统帅三军收复幽云十六州,也比不过高中状元时的春风得意。

其他网友回答

陈桥兵变,赵匡胤建主大宋,为防止类似事变发生,他实行抑武扬文的政策,派文官到各地做节都使,撑管军事,武将受文官的节制,所以軍事不行,相反辽金在当时随着先进生产力所辽金的推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加上游牧民族善长骑射,所以比軍事比宋强!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宋朝可以说是最富有的王朝,但同时也是军事实力较弱的王朝。可以说就经济来看,宋朝不仅达到了历代的顶峰,更是领先与同时期的欧洲各国。但就是如此富裕的宋朝,却在军事上屡屡战败。

相比于汉唐时期,宋朝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面对着辽,西夏,金,元的进攻,可以说是节节败退,最终导致灭亡,其中主要是与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关。

重文轻武的国策

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从自己取得帝位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军队过于强大会导致藩镇割据。因为自己就是凭借“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因此要提防后来的武将学习自己,起兵谋反。毕竟刚刚结束的大唐晚期,短短七十余年,却经历了五代十国八姓十四君的教训。所以赵匡胤创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

武将不在担任军队的“一把手”,而是在文职的领导下工作。可以说,在宋朝,即使是边防大帅也会让文官担任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臣,文土也;边防大帅,文土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作为宋朝的基本国策,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开始以经济文化为主。于是,在全社会重文轻武的氛围下,宋朝习文之风日盛,尚武之风日衰。尚武之风日衰,则军人地位降低,军队地位降低。

虽然军队的地位降低,但相应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没有了穷兵黩武的战争,和平带给了宋朝经济和文化的复苏,诞生了众多的词人和作家,使得中国文化达到了顶峰。

军事制度的分散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除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外,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而造反,赵匡胤还制定了新的军事制度将军队指挥权进行三权分立——将军队的调兵权、管兵权、统兵权分离。如此三权分立,结果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时几乎不能得到有效的配合。

宋朝非常重视文科的选拔,其完备的文官制度堪称世界一流,甚至为近代西方国家效仿,但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几乎是零,北宋几乎没有出现开疆拓土的名将,南宋在卫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岳飞、韩世忠等杰出将领,也多被猜疑。文科登峰造极的同时,武备坠入深渊。

结语

所以说,宋朝军队的弱小,完全是皇帝为了自身的权利,为了自身的安全感,刻意为之!不是宋朝的军队无法建设强大,而是皇帝不希望军队太强大,专门从制度上对军队进行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即使经济富裕,但在皇帝的可以打压下也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朝的军事行不行,这是相对而言的,究其原因,以下几点:

内部体制原因

毫无疑问,赵匡胤带领下的北宋禁军,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这支军队是从五代十国的血腥战役中杀出来的,经历了郭威、柴荣、赵匡胤三代君主的锤炼,战斗力非常强大,正是凭借这支军队,赵匡胤打下了北宋江山。

但是五代十国武夫乱政的印象深入人心,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赵宋官家重演,赵匡胤对国家体制进行了大幅修改。

武人的权力被一再削弱,到了最后,连作战时的指挥权都失去了。

武人被文人彻底碾压,武人成了训练士兵,上阵带头砍杀的高级打手。

军队的素质江河日下,使得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

对外政策趋向和解化,文人治国,相比用刀打仗,更喜欢用舌头游说,坐下来聊聊,如果可以用钱解决,总觉得是一种更好的办法,动干戈总为文人不齿。

因此每次有战事,是战是和都要争论半天。

外敌强大且频繁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件关乎后世中原安危的大事发生,那就是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连带着的,是十六州的汉人工匠和农耕技术。

加上中原战事频仍,实力低弱,由此各方异族的实力越发强大,并染指中原。

赵匡胤有志恢复大汉江山,奈何烛光斧影,英雄壮志未酬。

之后、辽国、西夏、女真人、蒙古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终宋朝一朝,始终处在与外族的战事之中,少有和平时期,大量的国家资源被用于战争和战备,加上地理上的劣势,宋朝一直被制约着发展。

所以,综上而言,宋朝并非一味的战斗力不行,而是心中有苦说不出,无可奈何罢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