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乌克兰为什么不能搞平衡外交呢?非要跟俄罗斯弄这么僵呢?
优质回答:
小国在大国和大国联盟的狭缝中生存
难矣
俄罗斯无法拒绝乌克兰国内以俄族人为主的州
强烈要求归属俄罗斯的诉求
乌族人坚决反对
俄乌双方关系
几近破裂
乌克兰无法推行平衡外交
一怒之下
投靠西方
使得俄乌剑拔弩张
双方回旋余地极小
故,百姓遭罪
#凌远长著#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倒不如说是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错误,当年波罗申科误判美国会帮助乌克兰,于是顶住俄罗斯的压力,结果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而美国并没有出兵。当时乌克兰只是想发展自身的经济,所以走了亲西方的道路,但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太过强势,打压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人,本来克里米亚以及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这些地区就想加入俄罗斯,而且大部分也是俄罗斯人,所以这些人受到打击之后,就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俄罗斯也派出了雇佣兵去帮助他们。
波罗申科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促使克里米亚举行公投,而后加入了俄罗斯,当然俄罗斯也派遣了军队。乌克兰和顿巴斯地区的北方武装长期进行战争,而顿巴斯地区的武装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变得非常的强大,西方根本就没有派遣军队到乌克兰帮忙,基本上可以说波罗申科被西方耍了,因为乌克兰的利用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试图搞平衡外交,但是不能如愿
去年波罗申科下台了,现在的乌克兰总统是泽连斯基,他本来试图搞平衡外交,和俄罗斯缓和关系,同时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援助,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对乌克兰问题不感兴趣了,因为乌克兰就是一个无底洞,并且乌克兰体制机制腐败,可以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因此今年美国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变成了仅仅只有口头上的帮助。所以乌克兰和俄罗斯还有欧洲各国开始会谈,这个时候欧洲介入乌克兰局势,德国和法国在调停俄乌关系,总的来说这次诺曼底式的会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乌克兰方面只能同意欧洲提出的条件保持现状,或者变相的允许顿巴斯地区自治。
但是这样又造成乌克兰反对党的极力反对,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现在又开始反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纷纷指责他是一个卖国者。但真正的卖国者是波罗申科。
克里米亚领土问题是不可调和的一个矛盾
所以在国内反对派的推动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是骑虎难下,现在只能向反对派妥协,不断的向美国和西方靠拢,甚至不惜让西方的战机直接降落到乌克兰境内,并在一些国际会议上不断的指责俄罗斯。
这是整个乌克兰民意的一种结果,虽然说乌克兰的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克里米亚问题也是全体乌克兰人认为应该解决的,不过实质上乌克兰并没有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能力,美欧也不想这个地区爆发战争,乌克兰根本打不起一场像样的仗。
乌克兰自身的体质问题才是根本原因
再就是乌克兰内部体制机制僵化,总体上乌克兰的体制有点像前苏联的社会模式,要想完全的西方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乌克兰民众的思想也很难转过弯来,因此这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鉴于此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都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乌克兰进行彻底的改革。
因此现在整个乌克兰都被裹挟着向西方靠拢,但是西方又不接受乌克兰,所以说乌克兰非常的尴尬,只能被西方当做棋子来打击俄罗斯。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让着乌克兰,主要是因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地区一直想加入俄罗斯,不过俄罗斯并没有接受,当然克里米亚问题是非常敏感,俄罗斯认为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具有极端重要性。
总的来看,还是乌克兰经济改革不顺利,自己造成了这样的恶果。不过如果乌克兰的国民不主动去投靠俄罗斯,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也是没有用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乌克兰领导人缺乏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苏联解体后,没有选择平衡外交,在不是向东就向西的复杂背景下,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导致国家分裂,军事冲突不断,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国家经济凋敝,好端端一个国家就这样衰落了。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一度是个军力强大,经济发达,物质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度。但美国和俄罗斯不可能允许一个拥有核武器和强大军力的国家存在。一个军力强大和拥有核武器的乌克兰,美国是无法对其进行颜色革命,无法引诱其倒向西方;俄罗斯更不可能允许一个拥有的强大军力,时刻威胁自己安全的乌克兰的存在。在当时美俄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共同逼迫乌克兰废除了核武装。
没有了牙齿的乌克兰,彻底倒向了西方阵营,与俄罗斯彻底决裂了,美国达到控制乌克兰并改变其政体的目标。
乌克兰的离经叛道,并成为西方遏制俄罗斯的桥头堡,是俄罗斯不能容忍的。普京总统雷霆出击,支持乌东部亲俄武装与乌军事力量对抗,克里米亚重新并入俄罗斯。
现在的乌克兰分崩离析,任人宰割,这就是违背地缘政治的可怕后果,筹码没了,平衡外交也就失去了最后支撑!!!
其他网友回答
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获得独立。应该说,在瓜分苏联的时候,乌克兰得到的家底是不错的,获得了核工业设施,以及一部分军工企业,还得到了一部分核武器。这是许多小国梦寐以求的东西,如果乌克兰能够踏踏实实、稳稳当当的走好,乌克兰的前途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但问题出在乌克兰自己身上。首先是乌克兰在独立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反复的政治动荡,从季莫申科到尤先科,各种分分合合,不同势力之间一直在斗争,政治上一直在不停的动荡。一度形成了一任总统亲俄,一任总统亲欧洲的摇摆局面。但这种局面也没有能够维持多久,双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游侠规则,就开始你死我活的斗争了。
最糟糕的是,在九十年代,乌克兰被欧洲忽悠瘸了,真的以为只要销毁了核武器,就能得到欧洲的信任。结果乌克兰真的销毁了核武器,并且与俄罗斯一样,与欧洲进行了许多方面的合作,最后的结果是苏联留下的家底很快就被乌克兰败完了,只留下了一部分核工业和军工企业,其它工业基本上被西方连哄带骗摧毁了。
到2000年以后,乌克兰也发生了所谓的颜色革命,情况更加糟糕。原本携手作战的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两个人,因为分赃问题,出现了斗争,最后是原本亲欧洲、主张尽快加入欧盟的季莫申科锒铛入狱,主张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上台,担任乌克兰总统。到了2011年,乌克兰再次发生政治动荡,亚努科维奇被推翻,从此消失。
但乌克兰在政治动荡发生之后,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仍然表现亲欧洲,要求尽快加入欧盟,拥抱西方。而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里有俄罗斯非常重要的塞瓦斯托波尔港。俄罗斯不愿意放弃,于是出现了克里米亚问题。克里米亚先通过公投脱离乌克兰,宣布独立,然后加入了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就此走进了死胡同。
此外,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等地区,传统上就比较亲俄,经济上与俄罗斯关系更加密切,在乌克兰出现政治动荡之后,也不愿意加入欧盟,从而出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几个州联合起来,要求脱离乌克兰的活动。乌克兰虽然出动了政府军进行镇压,但乌东地区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乌克兰政府军也未能取得成功。
正因为乌克兰从独立之后,就一直处在持续的政治动荡之中,过几年就要街头运动一次,这也就导致每一次政权更替之后,在政策上都会翻烙饼,从而缺乏连续性,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外交战略了。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西方深度介入乌克兰,企图将乌克兰变为打压俄罗斯的前哨基地,这就导致了乌克兰的悲剧结果。
现在,克里米亚木已成舟,虽然西方已经采取了报复性的制裁措施,但俄罗斯并没有因此就对克里米亚放手,而乌克兰也因为这个问题,始终无法与俄罗斯达成和解,反而每次竞选的时候,候选人都要声称自己如果当选,将会收回克里米亚,消灭乌东地区的叛军等等,但实际上都是空话,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从客观条件以及自身的地缘政治环境来看,乌克兰在独立之后,如果能够保持内部团结,政治和政策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不是不断的出现政治动荡,政策变化无常,还是有机会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做好平衡的。现在乌克兰国内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但选举却仍然被克里米亚问题锁定,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死胡同。
这也是苏联解体之后,不少类似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共同命运。相反,那些政治上没有迅速采取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国家,因为始终能够保护政权的稳定和政策上的连续性,在内外政策上都比较稳健,情况就要好得多,经济水平虽然没有太多提高,但也还过得去,起码没有像乌克兰一样,从独立之初的发达国家水平,发展到一个经济萧条的发展中国家的地步。
其他网友回答
别着急,以后说不定搞平衡外交比新加波还搞的好呢。只是现在这个阶段,无法超越而已。时间会改变一切的。相信我,哎,其实也不用相信我,相信时间,会有那么一天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