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什么意思(为什么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网友提问: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

优质回答:

这是个细思极恐的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分开两部分解释。

第一部分“始作俑者”说的用陶俑来殉葬,始作就是说的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其无后乎?”说的意思就是“难道他没有子孙后代吗?”

如果合起来就是“第一个用陶俑来殉葬的人,其难道没有后代吗?”,单纯的这样解读是很容易产生误解,让人觉得孔子是在说你用陶俑糊弄祖先,应该用活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所以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对话环境和历史来理解。

“始作俑者”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时候的引用,孟子引用的就是孔子的这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是在告诫梁惠王,用人形的陶勇陪葬都让人深恶痛绝,更应该体谅百姓,实行仁政。因为即使是人形的陶勇,也是遵循奴隶社会用活人陪葬的风俗而来,用人形陶俑说明还是崇拜活人陪葬,是要被杜绝的。

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商朝就盛行“人殉”,用活人陪葬,有钱有势的用活人,无权无势的奴隶或者平民就“束草为人”用草扎的人代替活人,周代之后推行仁政,改用陶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社会进步。后世哪怕是暴君秦始皇也用的是陶俑而不是活人。

而很多人误解孔子觉得这是骂人的,其中宋代朱熹有注:“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意思是说原来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

其实大家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在《论语》里面经常骂人的,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骂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骂人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例是以“乎”结尾的,倒是带有“乎”的句子有很多,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

这就可以理解孔子说的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表达的是对第一个用陶俑陪葬这个做法之人的肯定。孔子认为对这种改活人为陶俑做法是对的,那些用活人陪葬的才应该断子绝孙。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就是“始作俑者”断子绝孙,任何脱离历史实情仅仅从文字含义上曲解的做法,都是耍流氓。

什么是始作俑者?始作俑者是谁?

答案是,所谓的始作俑者,就是第一个做人俑用于殉葬的人。在孔子之前的时代,也就是商代,人殉是很普遍的,直接活人殉葬。到周朝,活人殉葬得到有效控制,这在《周礼》中明确出来。孔子为什么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那时,活人殉葬又风行了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人俑殉葬和活人殉葬的曲线是一致的,但总要晚上一段时间,这是对于活人殉葬的一种模仿。《周礼》反对活人殉葬,就有人想歪招,用人俑代替活人。孔子时期,活人殉葬还是有的,一些自称文明的国家,说俺不用活人了,俺用人俑,于是人俑殉葬也紧随而来。

孔子想要恢复《周礼》,不仅反对活人殉葬,还反对人俑殉葬。但人俑殉葬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反而到秦朝达到了顶峰。

为什么说人俑殉葬可恶?

有人用人俑,自然有人为显示自己地位高,用真人。再者,人俑是对真人的模仿,我们说吃人是不好的,这时候有人也觉得直接吃人太浪费,不如把肉做成逼真的人形,摆在桌子上吃。

孔子所追求的《周礼》,是既没有活人殉葬,也没有人俑殉葬的。在孔子看来,人俑殉葬和活人殉葬一样黑,用机枪打着人玩者,坏,用弹弓打着人玩的人,就不坏了么?

有些人非说孔子说这句话,是在肯定人俑殉葬,那就是胡扯了。你是怎么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分析出孔子对“始作俑者”是肯定态度的呢?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无后”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话,表示“断子绝孙”,譬如“自子亹而下皆无后”“佞夫无后”“无后未必不孝”,说的就是“断子绝孙”。都骂“始作俑者”断子绝孙了,还肯定呢?所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本真意思,就是:头开始做人俑的人,真是断子绝孙啊!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孔子被你们糟蹋成这样,朕必须怒答一记了!

无后就是没后代?赵岐的解释是对的吗?我没记错的话,孟子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是这傻逼把无后注成绝后的。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该如何解释?一切剥离原文和当时的语言环境的解释都是耍流氓。我们看看原文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说梁惠王厨房里有肉,马厩里有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还有饿死的尸体。这就是率兽食人。为什么是率兽食人?因为梁惠王把心思都放在兽,也就是马身上了,导致不关心百姓,实质上就是让兽去吃人。这样的百姓父母是很不称职的。然后引了一句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接下来说了一句“如之何其使饥民饥而死也?”

孟子为什么说这段话?是因为之前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意思是说,我治理国家已经很努力啦,起码比其他国家强多了。

对此,孟子显然是不以为然的,于是他给梁惠王举了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然后阐述了刀子杀人,错在人而不在刀的道理。就是为了给上面我们说的这段话做铺垫,为了说清楚一个道理,统治者不努力为百姓着想,马马虎虎,导致百姓饥寒而死,和统治者亲手拿刀子杀他们,是一个罪过。

比干见纣王用象牙筷子,就预见了商朝的灭亡。所谓圣人见微而知著,不外如是。

套句刘皇叔的话说,莫以恶小而为之。为什么?因为为小恶的后面就是行大恶。人的堕落是一步一步来的,人之行恶也是一点点变大的。

那个人俑有什么关系?

人俑,是用来殉葬的,为什么用人俑来殉葬呢?为其像人啊。你用人俑来殉葬,说明你心里想的是用人来殉葬,那么,这样发展下去呢?是不是总有一天你会用人来殉葬?

这才是其无后乎!

后,指的是这件事物的后继发展。你一开始用人俑来殉葬,后面你就该用人了!所以,你应该连人俑都不用,直接埋了拉倒。

说断子绝孙的我也是尴尬了。

原壤见孔子的时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孔子最重礼,见不得丫这操行,于是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基本上是孔子言行里最重的骂人了,另外能和这句比的也只有那句朽木不可雕也。断子绝孙是什么?已经不是骂了,已经是咒了!

孔子是谁?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君子。君子起码不出恶言。别人做的不好,该批评批评,该骂就骂,断子绝孙是怎么回事?

读书,要多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罔者,网也,全是洞!一瓶水不满半瓶子水晃荡,瞎扯还以为自己很有道理。

呵呵哒。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假设孔子真的说过这一句话。那么孔子的真实意思究竟是什么?

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作俑”应当怎么“作”才是对的?怎么“作俑”才能避免“无后”?

是改用真人殉葬?还是改用草人殉葬?还是孔子反对殉葬?

孔子倡导周礼,据小可所知,周朝是将殉葬合法化的,是否记载于周礼之中并没有铁证(刚才看了一下,周礼中,下葬时有“俑”),但从孔子的言行来看,孔子是反对真人殉葬的,首先他的童年并不好,虽然是贵族,但却是没落身份。应当是属于那种接近拥有被殉葬资格的人。同时孔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句,而这个“人”并没有阶层的区别。而且孔子一直主张个人薄葬,虽然也说到了君主的厚葬只。但这个厚葬仅仅是从仪式和规范来讲,并不包括人殉。

因此,小可认为孔子并不支持真人殉葬!

那么,是像后人所解的那要改用“草人殉葬”么?小可也认为不是,因为草人(俑),木人,陶人有那么大的区别么?不都是人形?春秋时期似乎不需要环保理念,而草与木,草与陶在“礼”在没看出来存在区别,周礼中说只能用草编制人俑来充当死人的守卫,如果用陶制作或用木制作的话,那个俑就会做得非常像人,所以不合礼法,也不仁!

小可认为这个观点很扯,用草制俑,尽管不会像陶俑或木俑那样近于人形,但依然是俑,对于君主来说,我甚至可以说是草俑的升级版,岂不是更显得有“礼”?而且这种说法显得特别虚伪,都是俑,都是以人形成作,偏偏还要区别材质,就因为没有用草制做俑而改用木或陶制做俑就断子绝孙了?

只不过不附合“礼”而已,至于如此诅咒么?这根本与孔子所说的“仁”相冲突。

所以,小可认为,这一句话的真正解释可能是,第一个做俑的人断子绝孙,因为作俑的本质还是人殉。所以,不管是草俑,陶俑,还是木俑,都是这种人殉思想的产物。

因此简单的翻译就是,第一个做俑的人,应当没有子孙了!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第一个做坏事的人,生儿子没屁眼!

实际上,这句话更像是腐儒的一厢情愿。它听起来就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样可笑。

书生,总是单纯得要死,虚伪得要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