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七言绝句的窍门(如何写好七言绝句)

网友提问:

七言绝句怎么写,有通俗一点的技巧吗?

优质回答:

关于七言绝句怎么写,以前曾专门写过此类文章,但看到你说尽量通俗一点,那我就来试试吧。

七言绝句是格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也可以理解为是七律的半阙,即半段的意思。

不过跟七律有个区别,那就是,七律的半阕必须有对仗联,而七绝可有可无。也就是说,七绝不要求必须有对仗联。

再说写七绝的要求:

第一,每句必须七个字,就是所谓的七言。

第二,全诗一共四句话。这个就不用细解释了。

第三,每句话的平仄是有要求的。这个需要多说几句,因为这是写七绝的关键。

诗一般都是双声节,也就是以两个字为判定平仄的单位。通俗点说,就是平平或仄仄,两个挨着的字尽量是一样的声调。

当然,有个一三五不论的说法,也就是以后字为准。比如应该“平平”时,那我们可以忽略头一个字,但后个字必须是“平”。“仄仄”也是如此。当然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些禁忌,这里先不细说。

下面我们就说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平仄要求。

七绝或者七律的平仄是有固定格式的,说简单点就是四种: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平平平仄仄

记住,两个尾韵带“平”的,也就是(2)和(3)一般都在押韵句,也就是第二句和第四句。当然第一句是不受限制的。

第四,起句决定全诗的总体格式。也就是说,七绝(包括七律)的第一句你可以选择“第三”中的任何一种格式。

关键是第二句,要必须根据第一句选择平仄格式。因第一句可入韵可不入韵,但第二句必须入韵,所以必须要选择跟第一句相匹配的格式。总体要求就是尾韵必须是“平声”的那两种格式。

要注意的是,一、二句,前边两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当然以第二个字为准。

第四,联黏关系。通俗点说,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联”。

第三句和第二句是“黏”的关系。黏句有个要求,就是平仄要相同,也就是前边两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因为第三句不是“押韵”句,所以只有两个平仄句式可以选择,就是尾韵是“仄”的两种格式。

至于第四句又要跟第三句组成“联”,跟第一句和第二句的要求一样,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此外,还有构思、立意、意境等等就不赘述了,因为那属于更高层次的问题,这里主要说的是怎么写的问题。

不知我的回答对你有没有帮助,反正我是尽力了!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

七绝易如饮水,只须识字即成。

不要把写诗当成一件很难,很雅,LEVEL很高的东西,猪若识字,猪亦能诗。

天下最俗之事,莫过于诗。

天下最易之事,莫过于诗。

以七绝而论,抛开平仄粘对这些基础(比乘法口诀都EASY!十分钟准能学会!)

第一句第二句,以描写、叙述为主。切忌抒情,或者带有情感的字,比如愁,怨,泪,苦之类的破烂。

也就是说,第一句,第二句,纯粹的客观的描写,只有越简单,越陈述,越常规,后面两句的空间才越大,你抒情或议论的时候,效果才越好!

第三句要铺垫,打个比方,你在求婚之前,是不是得给人家小娘子买一束玫瑰花呀,或者更残忍地的钻戒呀。所以,这束玫瑰花,这枚钻戒就是第三句。

第四句都能猜到,相当于我们搞对象吧,或者嫁给我吧!

显然,如果按这个论调进行比喻的话。

第一句是餐厅位置,第二句是餐桌上的烛光或者小提琴声,第三句是玫瑰花,第四句就是恶心死人的“我爱你”——呕!

就拿这个恶俗到令人发指的情节写七绝,应当是这种熊样子的吧?

绿杨巷陌隐朱楼,双盏咖啡梵婀幽。

玫瑰满怀怜解语,春心从此作关睢。

如果换上钻戒的话,那么可能是恶心的样子吧。

袅袅东风卷碧纱,提琴漱玉月横斜。(不读XIE,读XIA,音霞)

一奁久远萧郎约,两字相思入妾家。(约,读四声,发音近于“月”)

当然,当这种初始套路写到麻木之后,就可以换另一种套路了。第一句第二句说情,第三句第四句说景。比如这个狗P样子:

怕误相思木石盟,香奁钻戒甚分明。

小楼深处花如海,犹有儿莺三两声。

如果是玫瑰花,就是这种令人喷饭的样子。

玫瑰嫣然花语开,红衣双影两徘徊。

春心借问归何去,犹带芭蕉夜雨来。

看到了吧?诗这种破烂写得好极难,但写得骗骗外行,当真没有含金量。

所以,不学也罢!

其他网友回答

简而言之,起承转合!下面阐述下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

一、起承转合的基本方式方法

绝句和律诗都讲究起、承、转、合(结),这里着重讲讲绝句的起承转合。一般情况是:第一句为起句,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句,第四句是结句。但也有转结都集中在第四句上的情况,下面会讲到。

我们先看几首例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就是典型的将起、承、转、合全部运用到了诗里。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接起句,第三句转入抒情,第四句合句点睛。

那么我们都知道,承句是弥补起句的不足,因为起句只是描写了一个大概,然后承句进一步描写进行补充。转句、合句呢使用了一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彰显情趣。

贺知章的这首符合渔阳绝句的第三法: 此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这诗使用的是什么章法呢。写景 议论的章法。

我们再来看一首例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个时候呢,我们把绝句的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那么要求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我们来看下这首凉州词,

起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写景,

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补充写景,使起承两句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景色。

转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进行转入抒情。转句在绝句中很重要,要求很高,要转的奇,断而不裂,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转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起承句是转合的铺垫。合要点睛。这个就是说,绝句的结尾很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诗不怕起的不好,就怕尾结不好。结的要有力量。我们经常举例的一首诗金昌绪的 打起黄莺儿也是使用的起承转合的方法。

那么是不是绝句四句中都要体现出起承转合呢?未必。

起承转合,也可以 体现出起承合,也就是说绝句可以不用转的。

我们来看下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二种方式==起承承合

【贫者】:

不羡邻墙屋宇轩,庭前自爱小桃园。

枝头一日看三遍,唯恐春风不过门。

在绝句中承句接起句,转句补充承句的不足,不转,这个也是一种长见的方法 。

所以很多人喜欢写诗就用一个起承转合,看到绝句中第三句没有转折的,就喜欢说,没有转句就没有章法。这是不对的。绝句的第三句不转的,可以补充承句的不足。有些绝句在承接的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也可以不转,仍然继续承接。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三种方式—只有起句,不见承转合句。这个有人叫做并列方法。

一首绝句中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而使用这个方法最好是兼用对仗,以示工整、优美。

例如

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而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当我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选取的题材基本上没有主次之分,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又如老杜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第四种运用方式—前两句起承,后两句并列。

这种方法上看不到转句和合句。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起承法,后两句用对仗法;或前两句用对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这样的布局法叫“承接对仗合用法”。

承接法时,有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等;用并列法时,一般要用一组对仗句。

韦应物的这首在章法上运用了先叙情,后布景的方法,属绝中后对法。

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其起句说现在不能一起登楼而恨,承句说因为两地相隔之远,这用的是承接法;末两句写登楼之所见,用的是并列法。全诗采用了先承接,后并列的布局法。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这个就是我们要讲的,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第五种运用方法—前两句并列,起承关系不明显,后两句转合。

此诗的前两句,从江,山两个方面写来,用的是对仗句:“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这也是并列法。 从眼前见到的想到的写来,感情激越,气势阔大。

第三句写离别的地点与时间:“津亭秋月夜”;

第四句写离别时之悲泣:“谁见泣离群?”

前两句并列的形式出现,后两句转合,一般来说,前两句使用互文的方式,也是这样的手法。

例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蓬君。

也是前两句先并列,后两句转合。其实在以往我们讲解章法的时候,也举过这样的例子

以上五种方式,就是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

二、转的作用与幅度。

起、承二句或写景,或叙事,或议论。第三句就一定要转了,而且要转出新意来。在起、承、转、结四句中,转、结句要比前二句更重要,第三句要转出新路来。如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第一句说项斯的诗好,二句说他人也好。第三句就必须转了,转到自己,说自己一生不懂得把别人的好处隐瞒起来,因此便有了“到处逢人说项斯”的结句,也是这首诗的主题。现在在报刊上也经常看到这句话,它也反映了作者为别人的成就而高兴的高贵品行和人生境界。从此,便逐渐形成了“说项”这个典故。有的转句与上二句联系较密切,有的转句则不仅仅是继承关系,而是在前两句描绘景色或叙述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状态、新问题,于是,拓开了、深化了、升华了、点破了、概括了。但这种任务由第四句去完成。这里举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第三句只是发现新现象,但不能单独说明问题,必须由第四句来完善。这位少妇本来是不知愁的高高兴兴上楼化妆,但当看到杨柳发青,春天来了,一刹那引起感情的波动。弯子转的幅度越大,角度就越新,既出人意料,也在人意中。也有转的幅度就很小。如唐崔国辅的《王昭君》: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见得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这四句由想回到汉朝而不能,都是画师造成的,因而怨恨画师。意思逐层加深,而转的角度很小。

三、转的方式,大致有假定、设问、括大、集中等。

(1)假定:多用“若、如、不、无、何、愿”等字。如王维的《戏题盘石》: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此诗颇有情趣,描写出诗人欢饮于水边柳下的愉快情绪和恬淡的心境。转、结句说,假如说春风不解人的思想,为何把落花吹过来呢?再如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思路与众不同,别有一种境界: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具是看花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的特殊的情结,喜欢柳芽半含半露的早春,这时游人稀少,环境清静,别有一番大自然的景致。而到桃花盛开的时候,人流如织,那种清静感觉就难以找到了,所以诗人不去随大流。再看戴叔伦的《塞上曲》: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首诗用了“愿得”、“何须”两个虚词,反映了诗人坚决抗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据史书记载,班超投笔从戎,在西域待了数十年,立下大功,晚年思乡,上书朝廷,希望能“生入玉门关”。此诗反其意,说只要能报国,何须活着回来?突出了将士们的报国精神,十分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得很有味道,虽眼下不能回去,但留下希望和盼头,表现出乐观精神: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二句,要是什么时候回到家中,在窗前与妻子共同剪烛时,又回忆起今夜在巴山听夜雨的情景来。这首诗的转、结句很妙,先以现在之景预期未来,又期未来重显现在。情思委曲,很有深度。

(2)设问:可分为自问自答,自问他答,只问不答,或将问放在末句方式等。甲、自问自答,如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乙、自问人答,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旅人问,当地的牧童答,更显艺术的真实,画面的形象生动优美、情景交融。丙、只问不答,如唐代罗邺的《秋怨》: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窗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只问不答,让读者去想象,留下品味的空间。

四、结句的要求。结句往往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结句一好,全诗生辉。结句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理结,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后二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告诉人们眼光要放远,心胸要放宽。

二是以情结,如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流泪到天明。”前二句写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后二句赋烛以情,这个比喻极为巧妙而语意又十分新鲜,故为人们所传诵。

三是以景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结句情深意远,余音袅袅,留下无限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般来说,绝句中四句通篇写景的是最不好写的,借景寓情,情融景中难以制造转句的波澜起伏。通篇写景的绝句,写的成功了,就是精品之作。反之就是俗篇流水帐。所以还是不建议初学者写通篇述景的绝句,先景后情的比较简单些,易于掌握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或离别或闺怨、或言志或感世。容易把握转合句的结构。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遵循哪种章法,要结合诗意内容而定,不可拘泥!能够把主题情感刻画到位为基本原则。

其他网友回答

通俗理解为:每句诗七个字,共四句诗。

其他网友回答

你总是提问,而且口气不少。

告诉你无妨。四七二十八个字。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严对加宽对,上仄下要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