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除了小说?
优质回答:
我最喜欢的一部著作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费希尔的《为自己出征》,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整日吃饭睡觉都要带着盔甲的骑士如何自命不凡,顽固不化,最终让自己的妻子忍无可忍,逼他脱掉盔甲。可是当他决定脱下盔甲时却发现这是一件无法办到的事,连城里最有名的铁匠也拿他的盔甲没办法。最后他决定离家去寻找脱掉盔甲的办法,这就是为自己出征的由来。以此为契机骑士走上了探寻真理,探寻真我的道路,当他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清明,他的最后一片盔甲也就自动脱落了,他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这本书的故事虽然简单易懂,但是里面蕴含的真知灼见却不是轻易可以捕捉,所以虽然我以前读过几次,但是每当迷茫困惑的时候总是想再翻出来读读。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用来经常自我警醒的枕边书。虽然是哲学心理书,但是读起来感觉非常轻松幽默,强烈推荐!
其他网友回答
《资本论》。这是改变了人类20世纪历史的典籍,基本原理至今未变。历史终将证明该书预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非纸质书不读的人。至今我在网上购买的第一本纸质书《萧红小传》,作者:骆宾基。
一、骆宾基,最后生活在萧红身边的人,他的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关于萧红鲜为人知的生活真相。
当时,我已经读了多个版本关于萧红生平的文字。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而他翻译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中国首个诺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在他的《萧红传》中提到骆宾基,是最后生活在萧红身边的人,说他了解到的萧红可能更真实一些。
那时,我研究萧红简直有点着了魔,急切地在网上搜索,只有一家书店有售,而书只是一本复印的合订的小册子。
收到书后,我半夜没合眼,把那本小册子读完了。读后,凭着女性的直觉,我感到骆宾基在书中也隐瞒了一些事情。
而且,他也辜负了萧红,因为这本书的第一章《恬静的日子》,我觉得并不“恬静”。
我感觉到骆宾基叙述的语言有灵魂的忏悔,有异样的沉重,我感觉他那颗不安的心,随着回忆萧红的点点滴滴,在哈尔滨萧红生活过的某个街道上游荡……
这本书我很珍惜,因为时代背景,骆宾基可能在写《萧红小传》的时候,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可是,我依然感谢他写了这本小传,让我知道了更多的萧红。这本书是后人研究萧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二、书评:夜读《萧红小传》
【我是含着汩汩流淌的眼泪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此评论,发在我们当地的纸媒上】
她说:我想活着,我还要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她说:我这次要向我父亲投降了,我要回呼兰河。兵荒马乱的,她病着了,她真不该在这个时候生病。大难临头各自飞,萧军走了,为着自己的梦想。端木蕻良也在忙着逃难,只有骆宾基留在她身边。她不让他走,可是他总想着要回去找回自己写的小说,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就在身边爆发。她要死了,还天真地想着托人给萧军带信,让他来救她,她想得美,还以为他一定来。人走茶凉,劳燕分飞,她不知道。 端木蕻良哄着她,说她还能见到三郎。端木蕻良还是有一点点良心的,他让他的朋友骆宾基陪护在萧红身边,他偶尔也会来看看这个和自己结婚的病中的可悲的女人。骆宾基出于什么目的留在萧红身边,我要起大大地怀疑。是不是萧红答应给他她作品的版权?他留在她身边四十四天,萧红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前半生。他说她没有讲她和人私奔、困居旅馆以及和某个老师的隐情。她真的没讲,还是他有意隐瞒,这个,只有萧红知道了。 她死了,她没有回到父亲身边去,没有回到那个埋葬着她最亲爱祖父的呼兰河小城去,因为她死了,她回不去了。她爱了男人半辈子,她得到了什么?她得到的不过是社会的潜规则,还有人世的冷眼。她有着傲世的才华,她还有后半部红楼,她只能让活着的人写。她是如此不甘,可是有什么用呢?她被误诊手术害死了。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她靠着自身一点微存的温暖,说了一些乐观的话,一些看破尘世的惊世之语,最后时刻,她总算望穿了自己的一生,了悟人世的冷暖悲欢。她也深知,她将来会成为另一部红楼。 三个和她有着紧密关系的男人,他们都很好地活了下来,唯独萧红死了,而她绝对没料到自己会死。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聪明的,她不知道,男人比她更聪明,更世故。她依附男人,她觉得是男权的社会,可是,她独独忘记了,男人有时不可靠,最可靠的永远是自己,还有亲情。最后,她想回去了,可是那个家已经离她太远了。她的叛逆,已经让她和整个社会规则背道而驰,她不再祈求有人能救她,她放下了求生的大旗,接受了死亡的安排。她死了,那活着的三个男人相互抱怨,他们的才华没有一个抵上萧红——一个年少出走,不久与人私奔的女孩,一个童年没有得到母爱抚爱的缺少安全感和温暖的孩子。她以为外面的世界是温暖的,她以为她爱的人是温暖的,她以为友情是温暖的…… 然而,她被拒绝,她被鄙夷,她被抛弃。她有时活在冰块一样的世界里,可是她的心始终是燃烧着的,她点燃了她笔下的那些植物和动物。或许她以为,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可靠最温暖的吧?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除小说之外最喜欢的一本书,那非《傅雷家书》莫属。
世人皆知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文句优美得如散文如诗。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文学、音乐、绘画方面的造诣也堪称大家。《傅雷家书》是傅雷、朱梅馥夫妇和长子傅聪之间的通信集,是父子间关于生活、情感、艺术、思想的交流实录。
楼适夷先生在为本书所做序言中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家书中的教育观和现在的流行做法有些不同。傅雷先生倡导教育的底线是先教做人。"教育当以人格教育为主,知识其次。孩子首先应当品格高尚,为人正直,学问缺乏一些没有关系。"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傅雷夫妇和儿子傅聪在家中
在生活细节上,父亲对儿子的要求相当严格:"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样都不合礼貌。围巾和大衣必须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也要去除围巾。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记切记!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地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在处理情感问题时,父亲这样写道:"人的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只要高潮不过分得意,低潮不过分颓废,就好了。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善用理性,才会越来越坚强。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存着凭吊的心怀。
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傅雷这样教育儿子:弹琴不能独恃感觉和情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和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这本书中既有舐犊情深,又处处闪现着傅雷先生对艺术和人生的真知灼见。建议为人父母者都能读一读。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通读通解不容易,理解运用无为而无不用的思想,被称为千古之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