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被认为是最富有的朝代 北宋是最富有的朝代

网友提问:

宋朝堪称史上最富有的朝代,为什么却没有被称为“盛世”呢?

优质回答:

中国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始于秦朝,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其中汉、唐、宋、明、清更是享国百年。可相比于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虽然宋朝的享国时间不输于明清、经济更是力压其他朝代,但似乎只有宋朝没有盛世,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宋朝也是有盛世的,北宋有咸平之治、仁宗盛世。宋朝的经济十分发达,甚至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农业、手工业各有建树,造船、航海业更是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繁荣。不仅如此,宋朝更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朝代,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社会上理学盛行、文学发达、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评价宋朝文学艺术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其实,要只从宋朝内部来说,大部分时间里宋朝都处在一个盛世的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都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宋朝不仅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还出现了专供大众娱乐的瓦舍,百姓吃穿不愁、安居乐业。社会上学术气息浓厚,就连宋朝的皇帝几乎个个擅长咬文嚼字,都是称职的书法家、书画家等。所以说单从宋朝自身来看,确实可以说处在盛世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宋朝在各个王朝的排名上均可谓是名列前茅,人民无论从精神文化上,还是从个人温饱上来看其实都超越了历史上的一些盛世,但相比于其他朝代,宋朝输在哪呢?答案就是:军事。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北宋建立,初生的北宋政权也只是沧海一粟,那时的中国四分五裂,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政权更替十分频繁,而唐王朝灭亡、社会动荡、政权更替的根源便是:节度使制度。赵匡胤也是节度使出身,知道节度使手握重兵的危害,所以宋朝建立之初便是极其“重文轻武”,尽管也有不少像岳飞、狄青这样的当世名将,却也受到排挤猜忌,最后愤懑而亡。宋朝外患不断,辽国、西夏虎视眈眈,而宋朝不仅不在边境派遣重兵驻守,甚至每年还会抽调地方精兵填充中央禁军,本意是拱卫王室,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怎么对抗敌人?而且中央禁军的数量过于庞大,偌大的开销是宋朝极大的负担,“养兵千日,用兵何时?”没有贤臣良将、没有守边战士,宋朝拿什么自保?

宋王朝虽然经济文化实力空前繁荣,但军事实力不是别人的对手,没有外御强敌的实力,不能保百姓安宁,连自己的家门都守不住,澶渊之盟、靖康之耻,哪次不是宋朝赔钱送绢,何来盛世之言?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个让宋朝无比尴尬的问题。

明明是几千年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却连一个盛世都没有。莫非宋朝是某些人说的“天天盛世”?毕竟高晓松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出宋朝GDP占同时期全球的80%的可怕数据,足以证明宋朝是民众天天过大年,人人奔小康的盛世王朝。

但历史并不是这样的,数千年历史中,我国公认的盛世只有三个,即“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而被吹上天的宋朝,却被彻底地忽略了。

为什么?难道盛世不就是政治清明,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是。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底层的广大民众何时成为社会的主角了?说难听点儿,他们的死活有那么重要吗?

自战国以来,小农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生产力形式,这种男耕女织的模式门槛更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更强,且自给自足的模式更加封闭。

在这样的背景下,统治者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只需要保持社会环境的安定,不过分剥削底层民众,便可以让小农经济蓬勃发展起来,提高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

以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盛世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标准,是极其可笑的。

而且最讽刺的是,即便以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盛世的评判标准,宋朝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并没有那么幸福。

一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北宋末年汴梁城在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后人看到了宋朝社会的繁荣。但当时的汴梁城是北宋的都城,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你能通过北京的繁华得出我国已经大城市遍地,GDP远超美国了吗?显然不能。

北宋的汴梁城固然繁华,而且相信历朝历代的都城都很繁华,但在广大的乡村,底层民众仍然挣扎在死亡线上。因为北宋和其他王朝不同,自开国以来,不抑兼并的国策,使土地兼并在宋朝中期便达到了顶峰,这意味着广大民众在宋朝中期开始就已经是贫者无立锥之地了。正因为失去了土地这一主要经济来源,广大民众才被迫进城,促进了宋朝工商业的发展。

进城务工看似为失去土地的民众提供了生存甚至致富的通道,但冗兵冗费冗官的存在,压榨了民众最后的剩余价值。

宋朝的繁荣,是士大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繁荣。而宋朝的积贫积弱,是广大底层民众的真实写照。

元曲大家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实非虚言。

那么,盛世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在静夜史看来,盛世作为地主阶级的盛世,至少要包含两个因素:

一是人口的大量增加;

二是大一统局面的维持。

宋朝的人口虽然也有大量增加,但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成大一统,南宋时期更是只剩下半壁江山。

加上宋朝开国以来制定的重文轻武国策,使得宋朝军队虽多,但战斗力始终感人。宋朝财富虽多,但在周边辽金夏蒙的眼中,只是一只待宰的肥羊。

而两宋也是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冲击下走向灭亡的。

所以,一个时刻生活在胆战心惊中的政权,不可能出现真正的盛世。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这里,我想说说宋代经济的两个特点:

一是宋朝经济不仅总量比较大,而且人均水平比较高。

二是宋朝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刚好处在人口、土地、环境的红利期,因此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先说前者。之前一个回答,我提到北宋后期,人口1亿左右的情况下,人均耕地有7近亩之多(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69014804978729230/)。

那么,宋代平均亩产是多少呢?人均粮食又有多少呢?这估计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不同土地之间差异太大了。著名宋史学家漆侠先生曾经指出:“宋代亩产量一般是二石,最差的也有一石。”在他的基础上,葛金芳、顾蓉又认为,宋代全境平均亩产1.875石,折合今天的度量衡,就是每亩197.5斤(《宋代江南地区的粮食亩产及其估算方法辨析》)。

当然这些过于精确的数字未必可靠,但我们可以先来感觉一下。

既然人均拥有7亩地,平均亩产100公斤,那么平均每人每年就有700公斤!

这是非常富足的了。如果一人一天吃1公斤米,一年也只需要365公斤,还有大量富余的粮食。

换句话说,宋代经济发展水平高,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基础大,而总量显得大。而是平均到每个人,生产水平仍然比较高。

2

先不说这是否算盛世,我们来说说造成这一经济水准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学者讲了,就是农业技术的提高,育种、水利、土地开垦、肥力维持等等。但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在这里。主要是北宋后期,处于人口与耕地的红利期。

简单说,如果人口太少,那么就不能集中人力物力,清空森林,改造湿地,开发高产田。因为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短时期见效还不明显,所以只要人口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一起处理,才能实现。

人口太多,高产田都开完了,可是还有富余劳动力,那只能去开垦较差的土地,或者在原本已经饱和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样,虽然总产量会上升,但人均产量在下降。过去黄宗智等学者称为农业的内卷化,有增长,无发展,就是这种现象。

3

具体到不同的大区,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北宋时,江南、江西、四川甚至两湖等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在这些南方地区开垦良田的能力大大增强。到了北宋后期,人多地少的问题才逐渐凸现出来了。到了南宋,必须在丘陵等地开垦新田,成本更大,单位收益更小。

同时,北宋初期,河北大部分地区,土地仍然比较富饶,供水比较丰富,因此河北大部仍然是高产区。然后1048年黄河改道以后,河北水系受到比较大的破坏,许多地区肥沃的水土流失严重。

总之,因为人口、土地、环境等因素,北宋高水平的经济模式不具有可持续行。这不仅是南宋中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贯穿着元明清三朝,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仅仅是经济发达,盛世要求太高了,要万国来朝,在世界大会上面发话要一言九鼎,小弟们只能歌功颂德,宋明显没这个待遇,能保住不被邻居打已经不错了,事实上,宋徽宗的时候就是天下第一富有,被金朝一顿胖揍。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朝虽然很富有,但是并不强大。

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宋朝的制度都是病态的,所以始终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称为盛世显然是没有资格的。

先说说宋朝的富裕程度。

我们今天衡量哪个国家富裕或不富裕,主要的数据依据是GDP。当然,古代并没有这种统计,只能依靠学者进行估算。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份估算是经济学家麦迪森(Angus Maddison)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对宋朝GDP的估计。

根据下面这份表格可知:公元1000年时,宋朝的GDP估计为26500M国际美元,世界的总GDP估计为116790M国际美元。

因此,宋朝的GDP占世界的比例大约是23%。

由此可见,宋朝的财富是真实的。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份财富,没有转换成强大的国力呢?其次,当时的普通民众到底又享受了多少财富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北宋时期面临的问题为例。当时,朝廷因“三冗”(冗兵、冗官和冗费)而掣肘,国家始终无法强大起来。

冗官的意思就是官员过多。虽有王安石变法试图改革,但却终究被旧党推翻。元祐三年(1088年)十一月,“尚书、吏部四选官共三万四千余人,入流名品几七八十数”。由于宋朝厚待官员,随机带来的行政费用自然就越多。

总而言之,宋朝跟盛世这两个字没什么关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