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的死?
优质回答: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二将,可以说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义薄云天。张飞大战长坂桥,取川义释严颜,汉中大战张郃。有这两个人的战场,鼓角争鸣,烟尘蔽日,摧古拉朽,势如破竹。
但是,关羽和张飞的死,却有一种仓促落幕的感觉。英雄不应该大战沙场,轰轰烈烈地死去吗?怎么可以死于自己的失误,死于自己无名小辈之手?这种死法,对于一个英雄来讲,简直就是一生的败笔。
关于和张飞,完全可以精彩落幕,却死的这么窝囊,究其原因,其实是咎由自取。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达到了战力的巅峰。此时最应做的事便是韬光养晦,收敛锋芒,需知物极必反,骄兵必败啊!这时孙权前来提亲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啊!然而,关羽说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时的关羽,已经眼高于顶,目中无人。本来曹操已是强敌,现在又把孙权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莫说是关羽,便是韩信,处于两面夹击之中,也会一败涂地。关羽这个人,从未将天下英雄放在眼中,他的失败早已注定。
张飞,为了给关羽报仇,随刘备大兴不义之师。为了私仇,置将士生死于不顾,实为英雄所不齿。
酒后以鞭挞士卒为乐,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皮鞭相向,不是作死是什么?作为将领,最起码的一条是尊重手下,敬畏生命。你的命值钱,别人的命就可以任意践踏吗?冲锋陷阵,靠你自己就行的话,还要这些将士干什么?
如果我站在范强张达的位置,我也会为自己讨会公道。大不了一死,凭什么受你的羞辱!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恨范强张达,觉得他们玷污了英雄张飞,现在看来,首先被同情的应该是范强张达。
关羽张飞,死于人生的巅峰时刻,完全是咎由自取,倘若能懂得收敛,收一收傲气,敛一敛锋芒,或许可能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死于骄,张飞死于暴
一部《三国演义》,罗贯中杜撰了多少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桃园三结义”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一段佳话。势单力薄的刘备从此开始有了打天下的资本:人力、武力!
桃源三结义
一、关羽之死使刘备失去一个臂膀
关羽,作为桃园三结义的老二,刘备的结义二兄弟,在刘备、诸葛亮都去取西川时,留下来驻守荆州,北御曹魏,东拒孙权,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关羽守荆州,刘备、诸葛亮放心,无后顾之忧!
关羽走麦城
哪成想,刘备得了益州后,开疆拓土,一发而不可收,竟又攻克了汉中,蜀汉士气大振,刘备信心倍增!看来不日即可鞭指曹魏!驻守荆州的关羽得到刘备攻取汉中的消息,心里竟是比刘备还急,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襄樊之战,想给刘备个惊喜!
关羽关兴父子
初时关羽也确实气势很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是关羽性格上的最大短板就是:傲!这个傲让关羽得罪了很多人!这个傲可以说是直接害了关羽!
败走麦城
之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荆州失守,而曹魏又派徐晃等反攻,关羽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走投无路,败走麦城,关羽走入绝境了!他的傲让他只有死路一条!
关羽之死
因为傲,他拒绝了孙权给儿子的求婚,得罪了东吴,惹怒了孙权,所以孙权派吕蒙偷袭他!因为傲,往日在同事面前盛气凌人,如今身处绝境,几乎所有的同事都落井下石:
走麦城
上庸的刘封孟达按兵不动袖手旁观;刘备小舅子糜芳、傅世仁在此前已投降东吴,我感觉糜芳怕刘备还没怕关羽怕得很;关羽此时是上天无梯入地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关羽之死
最后,关羽在孤立无援,又深陷东吴重重包围之中的情况下,终于被东吴活捉,最终斩杀!所以他的死虽然是为了蜀汉,却也是他的性格缺陷“傲”直接造成的!
关羽头颅
而张飞的死,看起来就有些不值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二、张飞之死,让刘备徒添烦恼
张飞,作为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三,相对来讲性格粗鲁些,头脑简单些。通过关羽死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就是张飞的精神支柱啊!关羽之死让张飞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
张飞
关羽的死对张飞打击太大,以至于他整日以酒浇愁,动则鞭笞下属,下属都战战兢兢,怕的要命,度日如年!张飞的暴戾已经让下属没法正常生活了!所以,他们终于趁张飞熟睡时,割下他的头颅投奔东吴去了!
杀害张飞的范疆、张达
关羽之死改变了张飞的性情,张飞对关羽之死怨气冲天,无处发泄,就尝尝借酒浇愁,喝醉了就残忍地鞭打属下,还责备刘备不为关羽报仇,还没上战场就为自己的暴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张飞
张飞死于他自己的暴戾,这种死有什么意义呢?只能让刘备无可奈何地叹息!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已经走了两人,刘备之死还会远吗?关张之死逼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搭上自己的老命!
张飞
各位朋友,以上只是个人浅见,你们又是如何看待关张之死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关羽,张飞无疑是这些英雄中的佼佼者。
关羽,张飞的一生都是传奇的一生,他们用他们的忠诚与英勇抒写了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故事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们传颂,他们的英勇事迹可谓妇孺皆知。放在今天,他们也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也是忠诚的代表。在他们心中“一声兄弟便是一世兄弟”!
这样的英雄,实在不想提及他们的结局。是非成败转头空,胜败乃兵家常事。浪花淘尽英雄,再厉害的人物最终也得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名”!这才是一个英雄所为。人活一世,有默默无闻,有惊天动地;死后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关羽,张飞生前是惊天动地的,死后是流芳千古的。所以,我们无需评论他们的结局怎样?我们只要知道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忠诚。他们所做的事都不枉此生,他们的一生也是伟大的,是传奇的!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都是超一流的战将,他们都有过骄人的战绩,是蜀汉的擎天柱。但是,两个人却是在声望如日中天时死于非命,未免让人感到惋惜。
关羽的死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荆州,不少人认为关羽大意丢掉了荆州。其实,荆州被东吴夺去,并非关羽的一时大意,而是必然结果。《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道:
且说关公在麦城,计点马步军兵,止有三百馀人,粮草又尽。是夜,城外吴兵招唤各军姓名,越城而去者甚多,救兵又不见到。心中无计,谓王甫曰:“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将复何如?”甫哭告曰:“今日之事,虽子牙复生,亦无计可施也。”
王甫是关羽的随军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军队参谋。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王甫之前曾多次为关羽出主意,但关羽基本上没有听进去,否则也不会到“虽子牙复生,亦无计可施”的地步。到了这个关羽看到失败已不可挽回,才问计于他的参谋,才想起王甫之前对自己说的话,可见荆州的丢失并非关羽的一时大意。
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死,其实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关羽的确有一身惊人的武艺,也熟读兵书,懂些谋略,这也养成了他狂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别是水淹七军、俘曹操大将于禁、斩悍将庞德,吓得曹操生出迁都之念,这时关羽骨子里的狂傲越发表现的淋漓尽致,根本听不进半点不同意见。
关羽从骨子里一直看不起东吴孙权及其部下,视其为鼠辈,使得本来对荆州垂涎已久的东吴更加迫不及待。另外,关羽对待下属一点不留情面,其做法虽然没有张飞那么张扬,但对部下心里造成的恐惧一点也不比三将军差,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傅士仁和糜芳倒戈东吴。最终,不但葬送了荆州,也将如日中天的关羽一下子打落尘埃。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死的最不值。细思起来,他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偶然的。《三国样演义》中的张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字——猛:打仗猛,声音猛,忠义猛,脾气猛,喝酒猛,打人猛。刘备不止一次地提醒张飞“少饮酒,少鞭打部下”。然而,三将军依旧猛喝,喝高了依旧高举着马鞭抽人。张飞的“猛”能坏事,但也猛成了几件事。不过,张飞最终还是因猛喝酒、猛抽人,将他的老命猛掉了。
张飞的死,貌似是由于为关羽报仇心切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是他的暴脾气和义字当前的性格蒙蔽了他的心智,从而造成了令人惋惜的悲剧。
关羽兵败身上,张飞为兄报仇心切被部下杀死,乃至刘备驾崩白帝城,完美诠释了“桃园结义”的内涵,完美诠释了《三国演义》这部书所宣扬的“忠义”思想。
关羽被俘后,为了报答的兄长刘备而舍身取义。张飞为兄长关羽报仇心切,而惨遭横死。刘备为了给两兄弟报仇,不顾一众大臣的劝告而执意亲征讨伐东吴,最终兵败驾崩白帝城。
其实,不论关羽、张飞,还是刘备,都是为义而死,《三国演义》除了三国,还在演“义”,即三个人的“义”。
其他网友回答
简而言之,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的死,都是来源于大意。两人的大意,全都来自于轻视自己看不起的一类人。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的性格,“善待伍卒而骄于士大夫”。关羽看不起士大夫,最终众叛亲离。
正当关羽在北方前线与曹魏作战时,东吴偷袭荆州,原本荆州留守的军队只要团结迎击吴军,也不至于如此大败。然而关羽平日与士大夫不和睦,导致留守的糜芳等人投降东吴。荆州大本营失守,关羽只好败走麦城,被吴军俘获。
作为一位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关羽其人,没有傲气是不可能的。不仅关羽如此,历史上有几位封疆大吏没有一点傲气?然而,傲气的作用如果是震服幕僚,那么你是成功的,比如项羽;如果傲气的作用是离心离德,那么危难时刻,可见真彰。
张飞欲速则不达
张飞的性格,“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张飞对士大夫非常尊崇,然而看不起普通士卒,结果死于自己的士卒之手。
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张飞感念结拜情深,向刘备主动请缨,力主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
张飞的手下士卒,来不及赶制白衣白甲,被张飞一段毒打。这一打不要紧,马上激起了士卒的叛变。被打士卒趁夜割了张飞的脑袋,跑到东吴领赏去了。
对于张飞来说,这一顿鞭笞士卒,想必是他一生当中的家常便饭,原本是寻常得很,然而有一个常理是这样的:平常的侥幸千千万,只要有一次不凑巧,便是老命不保。
总结
三国时魏国的刘劭写了一本《人物志》。这本书中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五味只能各司一味,淡水看似无色无味,然而可以掌控五味的浓淡;部下各显其能,只能各司一职,君王看似没有突出的本领,然而可以调度各路文臣武将。
在蜀国,刘备是君,他能够驾驭关羽和张飞,肯定有他的本事;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也是刘备的部下,既然是部下,肯定有他们各自的不足。
关羽看不起士大夫,最终败亡于士大夫的众叛亲离;张飞看不起普通士卒,最终死于士卒之手。
刘备的很多优点,是关、张二人所不具备的。刘备宅心仁厚,善待士大夫,也善待普通士卒。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势必如淡水一般,平易近人。
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期待大家留言探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虞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