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阳明作过很多篇吟咏良知的诗,如何理解具有代表性的那四首?
优质回答:
王阳明所作的关于良知的诗中,首先应当举出《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
第一首为:“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这首诗主要是讲述,人人都和孔子一样拥有良知。第一句“个个人心有仲尼”,是说每个人都和孔子一样有一颗圣人之心。东正堂也曾讲过(《王文成公全书论考》卷十《诗四·续篇·赋诗》),有点像禅宗宣讲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圣人之心乃圣人秘传,非良知莫属。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当直指之。同样,王阳明直指良知,教化人们成为圣人。
然而,他又告诫说,世人并未直指心中的良知,却陷入以知识求之于外的迷惘。因此,在第三句中,他晓谕道,应直指心中的真髓,不要犯了以知识求之于外物的错误。并告诉人们,应当相信,我们和圣人一样,心中具备良知。
下面看第二首:“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这首诗是说,良知才是成为圣人的秘诀,圣学也如同佛教道教那样有自己的口诀,那就是良知。第四句中援引道教进行说明。后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告诉我们道家炼丹成仙的秘诀。王阳明借此告诉我们,良知如同道家的参同契中的秘诀一样,是圣学中的要诀,不可被烦恼见闻迷惑,陷入求天理于心外的迷惘境地,徒令自己苦恼,应当直指圣学的真髓。
第三首可以说是王阳明《良知吟》的代表:“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告诉我们,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因此,良知正是宋儒所讲的天理,万事万物皆有定理,不可陷入外求的迷惘。很明显,第三句中“从前颠倒见”是指世间儒生奉为正宗的朱子学。
而且,在这首诗中,可以说是明示了王阳明所讲的“培根之学”的真髓。总而言之就是良知。相较于培根之学,朱子学就应该被称为枝叶之学。王阳明述怀道,在领悟良知以前,求道于外部枝叶之学,而不是内部根源,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也就是说,王阳明在提倡“良知”说之前,倡导心即理,认为诚意便可完成《大学》的工夫,主张事上磨炼,尚未脱离枝叶之学的领域,他肯定觉得有些遗憾。但是,在提倡“良知”说以后,王阳明在这首诗中向世人明示了朱王两家学说的区别。
最后看一下第四首:“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首诗是说,良知即天理,而天理不可外求。第一句中的“无声无臭”是源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经·大雅·文王》),《中庸》中也曾引用,说无声无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天理的极致。
王阳明以《大学》中的“独知”来讲述良知,东正堂提到(《王文成公全书论考》卷十《诗四·续篇·赋诗》),《大学》《中庸》中提倡“慎独(君子必慎其独)”,朱子注解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就此,王阳明论述道:“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传习录》下卷)在上述诗中,王阳明将朱子说的“独知之地”改成了“独知时”,而且认为这就是本心,即良知。将“地”字改为“时”字,大概是跟诗韵有关,不值得讨论。
第二句中说,无声无臭是天地万物之基础,也可以说良知即是宇宙的根本。因此,王阳明感叹道,我心即良知中藏有取之不尽的真理,世人却不知求其于心内,而是将其抛弃,求之于外,所以在后句中吟道,这就像乞丐乞讨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前些年随着《明朝那些事儿》一火,明朝的一些人物也迅速火了起来。一个人的名字似乎响的更快更亮些,当然不是大太监魏忠贤,而是心学大师王阳明,蒋介石甚至曾经说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如果只是蒋介石这样一说可能一些人会说我们中国人都不知道王阳明是搞什么的,他们日本人能懂?然而我们或许都不知道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多少宝贵无价的文学遗产,据说王阳明的心学传入日本后为日本的明治精神注入灵魂,对日本决心变革的仁人志士来说,是思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被誉为日本军神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甚至专门刻了个印章,书:”一生俯首拜阳明。”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个逞己见。影响后世之大无疑为儒道两家,而儒家理念更是如活源细流,汩汩不断,早已浸入我们的思髓。孔孟之后,各朝各派都有自己的儒学大师,到明朝时迎来了一次巅峰和变革,而推动这进程的人正是王阳明。王阳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其道教的思想显然是多于佛教的,但是究其本质,终归是儒家。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一门学派,最早的话可以追溯到孟子,到王阳明时发扬光大,臻至巅峰。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学说,反对程朱理学,反对那种事事物物都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主张追求”良知”,即理在人心,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用我们今天有些直白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内心真正想要的,想追求的才是真理,是良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他强调两者的关系是并行的,要知更要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开创性的观点,了解这些后我们接下来谈谈他那四首致良知的诗,看看他告诉了我们那些道理。
之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第一首诗开篇就用孔子来说理。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圣人,这里的孔圣人是内心
评判是非善恶的准绳,是普世的,规则的,然而当每个人面临迷惑是非时,却又无从着手,不知该何去何从。现在告诉你们为什么孔子可以,我们却不可以呢,归咎原因是”良知”二字。他告诫我们要遵循内心的法度,内心的良知,那样人人皆可是孔子。
之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每个人都会烦恼,都会郁闷,古人有古人的烦心,今人有今人的愁情。这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我们是丢失良知所致。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而良知就具有帮我们认识这本源的功能。它其实在我们心中从未远去,只是我们忘了追寻它,认识它,反而去外面寻求解脱之法。到最后只能两头空。这便是我们为何”日憧憧”。
之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王阳明告诉我们初心的重要,初心是什么,它是我们立世的根本,做人的根源,是我们的定盘针,《西游记》里说龙宫的定海神针在时四海平静,及至被孙拔出来之后,惊涛海浪,波起云涌。为何?根基没了。人心不也如此么,有了这定盘针,可应付外界这万千变化,没有的话就如秋之孤蓬,飘荡无所。然而内心这”定盘针”如何找寻?王阳明总结了他自己的经验,他说自己是从前南辕北辙,从外面去学人家的论道见闻,殊不知自己内心的良知就是自己的应付外界的定盘针。
之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无声无臭”源于《诗经》里面”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用以指道德的至高境界,无声无臭是万物的基础。这是至上的境界,是天理的极致。而良知就是天理,就是至境。后面王阳明把这寓意形象化了。我们的良知就像是无穷无尽的财富,然而我们却不懂得挖掘它,珍惜它,最后却像个沿街乞儿一样,可怜巴巴地向别人摇尾乞怜。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就是王阳明,至于那半个就是晚清大臣曾国藩了。王阳明能在孔子之后获得这么高的赞誉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心学,他的理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无论怎么挖都挖不尽的宝藏。
其他网友回答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知行合一”王阳明,即能知,又能行,是个完人!
其他网友回答
这四首诗的文字其实都比较通俗,比较类似佛门的“偈颂体”。义理虽深却并不难解,难在真修实悟,无非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何为“直指人心”?就是告诉人们,面对万事万物,不要强调所谓“客观”,而是要从自心上入手。
何为“见性成佛”?只要在自己精神世界、自己的生命流动中体悟到了先天“良知”的真实存在(或言“佛性”),那么你就成佛、成圣了(不是说外在生命表现上立即具备所有圣贤素质,而是说内在条件已经完成,即禅宗所谓“一悟即至佛地”)。举个例子,比如你在山中搜寻金矿,当你在一块石头中真的发现了纯金、足够高的含金量,就可以说你“找到了”。
四首诗文字直解如下:
【第一首】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心中有个孔圣人(代表先天圣贤属性),却被自己后天得来的经验、知识、观念、见解苦苦遮蔽而自我迷失。如今指出这个自性圣人的真实面目,就是我所说的“良知”(何为良知?一句话,善恶分辨与省察觉知一体不二的先天本能),不必再疑惑。
【第二首】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你们每天为何事奔忙往来?不过是在烦恼、情绪里面打转、错把工夫耽误了。别说入圣贤之门没有口诀,“良知”两字就是秘诀(《参同》是《周易参同契》简称,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修炼道家内丹法的“丹诀”,这里借指秘诀、口诀)
【第三首】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人都有自己的指南针,世间万有的根源在于此心。回想以前自己的颠倒知见(颠倒是指与“此心”相对的“外境”。这个当然不是唯物主义,不是把万有根源归于外界的所谓“存在”。这是从认知角度看,若离开自心的见闻觉知功能,外境的一切不得而知,其只是一种意识推理上的存在,所以认识论的根源不脱能离知觉、心识),细枝末节地逐个向外寻求(起于对外境“存在”的执着,产生分析、演化为分门别类的诸多认知范畴,离心源越来越远)。
【第四首】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若摆脱了对外境的执着(色、声、香、味、触等认知对象)的知觉本体(独“知”,生命的知觉本质作用),这就是天地万有的根基(人们语境下的天地万有都是认知结果,所以不能脱离“认识”)。不悟心源之人,就像遗弃了自家本有的无尽宝藏,却成个托着金碗沿街乞讨的贫儿。
其他网友回答
代表著作有《传习录》《大学录》《阳明先生文录》《咏良知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