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司马迁为何不敢写?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霍去病,从18岁踏上讨伐匈奴的征程,到其24岁去世,笑傲漠北,饮血匈奴。
河西之战设置河西四郡,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山,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生如夏花之绚烂,霍去病就是如此。他的横空出世,才让匈奴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但是,正值大好年华的霍去病,却突然撒手人寰。眼看着亲手培养的种子选手突然与世长辞,汉武帝不能承受,北境从此太平的老百姓不能承受,哪怕时至今日,国人仍为之扼腕叹息。
01 司马迁为何没有记录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是《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而霍去病于公元前117年去世,为何司马迁没有明确记载其死亡原因?
其实,史书上有那么多人物,大部分只记录他的重要事迹,未必会详细到他的离世。例如,孙武,不过记载了他练妃和帮助吴国攻打楚国的那场战役,后面也没怎么提。
另外,从《卫将军骠骑列传》来看,司马迁也只不过是列举了他的战功,并没有过多的褒扬,反而认为霍去病对其下属刻薄,所以对他的死估计也没过多惋惜。其实,不难看出,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往往忽略其对国家的贡献,更关注于他的为人。商鞅,这么伟大的改革家也不过以“刻薄少恩”来评价罢了。
所以,现代人很推崇霍去病、卫青,在他眼里可能不算什么。看看《孝武帝本纪》,就能明白他写史书时掺杂了个人感情,汉武帝几乎一无是处,何况是汉武帝一手栽培的霍去病呢?
02 史书记载
1)史书上的记载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
霍光,霍去病的异母弟,其临终之前,将霍山过继给霍去病,并上书请分自己的封邑三千户给其侄孙霍山,以继承其兄长霍去病的香火。
霍光提到霍去病的死亡原因就是病死的。
2)那么霍去病如何患上疾病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漠北之战的时候,匈奴人为了诅咒汉军,就将病死的牛羊等牲畜埋到水源里祭天,所以大漠当地的水源被污染。
而霍去病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常就地取材,误食用带有病菌的水,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就染上了疾病。而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还不能应付大漠带来的病菌,再加上霍去病喜爱迂回攻击法,这就意味着对骑兵的消耗巨大,所以,漠北之战结束一年多后,霍去病便英年早逝。
可是,人们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喧嚣而来。
03 那么来看看,哪些人与他有恨呢?
1) 李广子孙
漠北之战,李广自杀,他的小儿子李敢对卫青怀恨在心,后来伺机击伤了卫青,但是卫青却没有声张。霍去病却为卫青打抱不平,后来李敢到甘泉宫狩猎时,趁机将其射杀。
这样,李广一脉只剩下了李陵和李禹两个孙子。其中李禹为李敢之子,年幼,所以不可能是他。李陵当时不过十几岁,且一直安然无事。如果他当初对霍去病下了毒手,这么多年,汉武帝也会察觉,不可能后来还重用他,虽然他战败后被迫投降。
所以,李广子孙也无动机。
2 )政敌
霍去病离开战场后,就做了一件影响比较的事情,便是在公元前117年,也即霍去病去世的那年,霍去病曾上疏请汉武帝册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此举也得到相臣庄青翟、御史大夫臣张汤、太常臣赵充、太行令臣李息、太子少傅任安昌、霍光等人的附议,和卫青的主张也一样。
除了汉武帝推让了几回,根本没有他人跳出来提反对意见。难不成汉武帝认为霍去病管的太多了,将其秘密杀死?答案也是不可能的。霍去病一向对汉武帝忠心耿耿,为了打消汉武帝的顾虑,从不豢养门客。
3)匈奴
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曾任用匈奴做向导,为了节约开支,曾听取匈奴向导的建议,就地取食,然后回去后两年不到就死了。如果是匈奴人下毒,不可能拖那么久。
结语:
司马迁可能对汉武帝处理李陵事件有怨恨,以致于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汉武帝,而霍去病作为汉武帝一手培养出来的嫡系将领,当然也没必要用重点记载。也许就是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堪称中国历史上一颗最耀眼的将星,他十八岁岁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功被封为冠军侯,二十岁便成为骠骑将军,独立领兵征讨匈奴,在短暂的一生中,六次出击匈奴,共斩获敌兵十一万多人,特别是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率兵驱逐匈奴数千里,从此“漠南无王庭”,可以说,霍去病对减少匈奴侵扰、维护西北稳定,开托边疆,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朝廷、对国家都有巨大贡献的忠臣良将却在不到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意外的去世了,不得不令人惋惜,就连司马迁对他的死也只是一笔带过,实在是令人生疑。
司马迁为人耿直,属于那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类型的,写史记他不受约束,敢为项羽立本纪,敢给陈涉立世家,老刘家的黑历史他从刘邦开始,早就挖得底朝天了,对于霍去病的死他惜墨如金,而对于霍去病死后的风光大葬他却大书特书,汉武帝为他极尽哀荣,让兵甲从长安一直到茂陵列队相送,他的墓以祁连为形,规模浩大等等。年轻有为的大将军却英年早逝,史书对此也是遮遮掩掩的,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对于霍去病的死就有了许多种的说法,大概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死于疾病,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也是历代官方的说法。
其二是死于意外事故或被匈奴人暗杀。
其三是死于宫廷谋杀,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其中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霍去病短暂的一生都在征战匈奴,匈奴人痛恨霍去病是必然的,但这并不等于匈奴人就会异想天开的派人去暗杀霍去病,霍去病作为骠骑将军,出入都有如狼似虎的侍卫守护,又岂是那么容易暗杀得了的。大家都认为霍去病是死于宫廷斗争,有人说霍去病的迅速提拔遭到了卫青的忌恨,被卫氏家族给谋害了,也有人说是霍去病的权势太大,被多疑的汉武帝给毒死了,总而言之霍去病是被害死的。但这种说法也是说不通的,卫青霍去病在《史记》里他二人是一个列传,因为在同朝为官的司马光眼里,他俩就是一回事,一家甥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斗争,当年霍去病的部下李敢认为自己的父亲李广是被卫青逼迫自杀的,故而怨恨卫青并打伤了卫青,年轻气盛的霍去病知道后想替卫青出气,就在一次狩猎的时候趁机一箭射死了李敢,在法令十分严明的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射杀李敢,是抱着把自己的命豁出去的态度,而且卫青与霍去病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正因为汉武帝当时十分宠信霍去病,主动把这件事给隐瞒了下来,对外编了一个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借口糊弄世人。
如果说汉武帝想杀一个人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他要除掉霍去病,李敢一事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直接杀掉他,没必要偷偷摸摸的见不得人。
至于为什么霍去病的死被草草带过,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正常死亡。老死、病死都是正常死亡,如果像项羽一样死得悲壮,像韩信一样死得令人惋惜,像戚夫人一样死得凄惨残忍,或者说被赐死、毒死、因为得不到重用而抑郁而死,那么司马迁不会吝惜多写一段,就好像史记一般没有写王侯将相的婚娶情况,那就说明大家都是正常的结婚生子,像陈平老婆这种克死五个老公的、卫青这种娶了自己旧主的,那司马迁一定要浓墨重彩的加一笔。霍去病作为一个军人,伤病觉得是难免的,在一个感冒都可能死亡的古代,打仗如果有了伤病,死了算正常,吧不死才叫不正常,古时候打仗缺医少药,打不了破伤风也没有青霉素,又不讲究卫生,随便一个小伤口都能要人命,得了风寒感冒、阑尾炎都可能会死,二十多岁就死了也不稀奇。另外霍去病的死也要怪罪汉武帝,汉武帝难得发现一个奇才,小小的年纪就满负荷的使用,五年时间六次出征匈奴,其中四次以统帅的身份出征,这种高密度、高强度、大纵深、远距离的大规模骑兵穿插作战,直接把霍去病用废了,身体严重透支,不死才怪呢。还有,霍去病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家族遗传病史,从霍去病这个名字也可以稍作联想和猜测,一般取“去病”这种名字的,很可能是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家人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常年的军旅生涯只能加剧人体力的消耗,更容易染上疾病,再加上打仗受伤,身体透支,旧病复发,不是说叫“去病”就能去得了病的。
霍去病的儿子霍嬗在他去世六年后也突然死去,可见也是与遗传病有关。
就连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说霍去病是病死的,霍光大权在握,可以废立皇帝,他说这话的时候汉武帝已死多年,在这一点上他完全没必要撒谎。古代史书约定俗成的是善终不写死因,只有非善终才写死因。司马迁也没必要隐瞒什么,他如果没有写的东西,只能说明要么没发生,要么司马迁不知道,如果连司马迁都不知道的,那么两千年后的我们就更无从推测。
所以,霍去病虽然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并不是有悖常理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司马迁不喜欢霍去病。以卫青和霍去病之开疆扩土的功绩,不应该写成合传。对比同时代的李广都是单独成传的。
而且,卫青和霍去病传记中很多采用春秋笔法,很多事情记述并不详细。后世对于司马迁在本传中的褒贬之意已成定论。描写卫青的多用描述事件,霍去病的部分却多是皇帝诏令,尤其是对于一些霍去病战功的地方,表现了司马迁对事实数据的怀疑态度。
司马迁虽然没有抹杀霍去病的功绩,但是基于个人情感,对于霍去病的详细情况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由此可以推断,霍去病的很多事情,司马迁并不是很知情或者难以判断真伪,故司马迁不敢乱写。
故此,我认为有两种情况让司马迁最终写成我们看到的这种结果。
第一种情况:司马迁不知道真实情况。霍去病毕竟是和司马迁同时代的人,武帝又是非常霸道的皇帝,动不动就诛九族,如果皇帝不想让人知道,那肯定没人敢给司马迁说真话。
第二种情况:霍去病的死因版本很多,司马迁难辨真伪,再加上司马迁本身不喜欢霍去病,而死因也不是重点,故司马迁一笔带过。
综合来看,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司马迁不是不敢写,而是懒得去考证。
其他网友回答
霍去病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冠军侯”,也就是在封侯的人中也是冠军的意思。他常年征战大漠,最远打到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分封将士。从此“封狼居胥”就成了武将的最高荣誉,也是后世武将的毕生追求。
但是,这样一个名垂千古的人,却在23岁就死了。到底什么原因呢?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写了一个字——“卒”,就这一个字,引起后世人们的无数遐想。
九哥认为,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病死和被害,我们来分别讲解。
1、病死。按照我们常人认为,霍去病20出头,又是武将,那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怎么会得病呢?
可是别忘了,霍去病常年征战大漠,去过内蒙的朋友应该知道,草原的蚊虫有多恐怖。这些蚊虫大多都是疾病的传染源,加上当时医学的不发达,很容易在身体中留下隐患。
再者,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发动战争肯定不会在农忙时期。那就一定要等到秋后收获以后,这样一来战争很有可能持续到冬季,北方的冬季十分严寒。高冷的天气也是摧垮霍去病身体的一个原因。
此外,古代人也会使用生化武器。最直接的就是污染水源,将死去的牛羊投入水源,饮用后就容易得病。
所以霍去病病死完全不意外。
2、被害。虽然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但是霍去病却是汉武帝培养出来对抗卫青集团的。可是卫青不接招,让汉武帝感到无奈。
随后,霍去病因为卫青的原因,当众杀死重臣李敢。李敢是名将李广的儿子,霍去病犯了众怒,虽然此时被汉武帝强压下来,但私下确是暗潮涌动。
所以,霍去病私下被刺杀也比较可能。司马迁在史书中写到,李敢死后第二年,霍去病卒。这很有可能是有所指。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话就有失偏颇了,说严重点,就属于阴谋论了。说实话,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史记》或者《汉书》的,关于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记载,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史记》中的《卫将军骠骑列传》,至于《汉书》里面,大多数是从《史记》里面借鉴的,也就是说你信也罢,不信也罢,关于霍去病最早的记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霍去病怎么死的,我想即使司马迁知道,他也不会去隐瞒的。司马迁的为人,我们不是不知道,他能够为李陵的之事出言,不惜顶撞汉武帝,可见他不会为了皇帝的压力而违背他的人格。这是其一,其二,在《史记》中,他甚至能够为汉朝高祖皇帝刘邦的敌人项羽立本纪,甚至是刘邦自己的黑料都翻个底朝天,他还需要替谁隐瞒什么吗?
很多人喜欢阴谋论,认为霍去病的死另有原因,我想这是不对的。之所以司马迁会对霍去病的死草草带过,我想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什么记载的正常死亡,像老死、病死都属于正常死亡。霍去病年纪轻轻,自然不是老死,那是病死了。很多人不相信,霍去病才二十几岁,怎么可能病死呢?其实这是我们的一个错觉,现代医学的进步,让我们以为年轻人不明不白地死亡就是非正常死亡,但是在古代,这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要知道古代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那个时候医疗兵不发达,稍微一个流感就能要人命,或者是伤口感染都有可能要了一个年轻人的性命。从霍去病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去病,暗示他小时候身体并不是太好,所以家人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大。虽然他早逝令人惋惜,但这并不是一件有悖常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