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改革为何会惨遭失败?
优质回答:
庆历新政?‘’是北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富弻等人,在宋仁宗支持下发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改革主要针对‘’冗官、冗兵、冗费‘’,剑锋直指官僚士大夫的利益,但改革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以至于在最后匆匆收场。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以及欧阳修、蔡襄、王素等人执掌朝政,范仲淹等人上书宋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10项改革主张,宋仁宗积极支持,改革得以实施,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的雷声轰隆隆,触犯了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反对之声四起,困难重重,一向以仁德著称的宋仁宗优柔寡断,1045年,在强大的反对声中,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被排挤出朝廷,改革废止,历时一年多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北宋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宰相及诸侯的权力,相互监督体系形成,增设不少官职,推行恩荫制度,一人为官,世代世袭,“冗员”数字庞大。
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实行“养兵”政策,致使军队数量剧增,到了宋仁宗时期,军队人数达到140多万,军费开支占到全部赋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国家负担沉重,由于抑武重文,将领积极性不高,军队战斗力不强,“冗兵”严重。?
更加可怕的是,北宋采用主和的政策,常以金钱的付出,来换取契丹和西夏等少数民族边境的安宁,加上统治阶层大兴土木,浪费大量的财力,“冗费”现象日趋严重,北宋表面上经济繁荣,实际上财政困难,社会矛盾越演越烈。?土地兼并现象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为安抚西夏,北宋破财消灾,拿钱拿物,西夏之火刚刚熄灭,签订了《澶渊之盟》的契丹又来了,嫌以前给的东西太少,北宋又增加了给契丹的岁贡,真是按到了葫芦泛起瓢,管得了这头,管不了那头。‘’冗官、冗兵、冗费‘’已严重影响到北宋的统治根基。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仁宗也深感忧虑,再不改变北宋灭亡为期不远,于是在范仲淹等有志之士的建议下,宋仁宗接受改革,改革主要表现在:
1、明黜陟,对官员进行考政绩考核,破格提拔优秀官员,撤换不作为的官员。
2、抑侥幸,防止权贵子弟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做事,拿空餉。
3、精贡举,?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
4、择长官,对地方官员认真考察任用。
5、均公田,让官员自食其力,防止贪赃枉法。
6厚农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让老百姓有日子过。
7、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使得人民安定,不作乱起义。
8、 严正法令,不朝令夕改,严格执行。
…… 从改革的内容上来说,‘’庆历新政‘’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也表达了有志之士的心声,虽说改革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涉及根本,但我觉得庆历新政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最终的失败也有很多原因的,我个人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体制 庆历新政是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恩荫”制度就是官僚的福利,动了他们的奶酪,势必遭到反对,空餉吃习惯了,突然没了,放在谁身上也受不了。
2、 动机 范仲淹的目的是振兴北宋,想通过变革,使北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定。宋仁宗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改革,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理念和目标不在同一线上,没有达到真正的默契。
3、择优选仕 择优就意味着选择面很小,这样就会触及很多官僚的实际利益,甚至连普通的读书人都感觉迷茫,因此不仅世袭者反对,读书人也不赞成。
4、 矛盾激化 变革激化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朋党之争,朋党之说简单的理解就是君子与小人的较量,也就是不讲原则和伦理道德的对立,谁会认为自己是小人呢?
5、准备不足 庆历新政没有经过充分的酝酿,没有详细的计划和风险管理机制,动静大,没有落到实处,空谈多于实际,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说到底‘’庆历新政‘’的失败,是势力和利益的较量,宋仁宗作为封建社会利益的最高获取者,并没有真正的想造福人民,所以庆历新政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宋仁宗对新政和范仲淹等人的态度摇摆不定
宋仁宗是一国之君,他的态度决定了大方向。
宋仁宗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人,不想冒稍微大一点的风险。
西夏的李元昊把宋仁宗打得头破血流,但在辽国准备入侵西夏前,西夏连忙要和北宋讲和。宋仁宗一听只要花银子,就可以不用再和西夏打仗了,就满口答应。
宋仁宗是个怕事的主。
他手下有120万禁军,却打不过小小的李元昊,肚子里憋的气有多大可想而知。
宋仁宗也想动一动,但动静不能太大,怕吓到自己。
庆历三年,宋仁宗起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少壮派,要“兴致太平”。
范仲淹等人提出了十条新政纲领: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推恩信;十曰重命令。
庆历新政以政治改革为主,前四条和后两条与政治、行政有关。
范仲淹等人大力抨击不称职的官僚,勾掉一个一个不称职的官员。
(范仲淹)
范仲淹发狠话:一家人哭,强于一路人哭。(一路相当于现在的一省)
既得利益集团不干了,就说范仲淹等人的坏话,说他们结党谋权。
宋仁宗耳根不但容易红,还容易软,还真害怕范仲淹等人把自己架空了。
宋仁宗对范仲淹说:“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
党尚黑,宋仁宗很反感。
范仲淹则振振有词地说:朝廷也分正邪两党,如果朋党是善的,对国家有什么坏处?
最终,宋仁宗被朋党之论动摇了,就罢免了范仲淹等人,庆历新政夭折。
二、保守既得利益集团的大官僚疯狂反扑
夏竦是保守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接任吕夷简的宰相位子,但在新政者欧阳修和石介的批评下,没当上宰相,连枢密使的位子也丢了。
夏竦恼羞成怒,全力开火,攻击范仲淹等人是朋党。
夏竦是政治老手,抓住了宋仁宗内心最阴暗的一面。
宰相章得象,则对新政一言不发,冷眼旁观,等着这帮小孩子乱蹦乱跳,头撞南墙。
火候一到。
章得象也露出一丝锋芒,对宋仁宗说范仲淹有朋党嫌疑。
三、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石介等新政集团经验不足
范仲淹从政治改革入手,直接触犯了保守集团的既得利益。
相当于直接把脑袋砸到硬钉子上了。
焉能不败。
后来的王安石则接受了范仲淹等人的经验教训,先避开政治改革,以经济改革为先导。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时,富弼、韩琦时过境迁,已经从热血青年变成了保守派。
他们则还是站在庆历新政的思路上,批评王安石重利轻义,是小人之党。
朋党之争又翻了一个个。
其他网友回答
“庆历新政”的失败存在其必然性。众所周知,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一阶级的利益,“庆历新政”无疑就牺牲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早在宋太宗时期,就制定了安养士大夫的国策,他们认为“重武轻文”对国家统治有很大的危害,为了避免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再次出现,特意采取了重用文人,实行“更戍法”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因此新政动摇了统治基础,自然会引起社会上层的不满,所以最终导致宋仁宗下诏取消了新政 。
当然还有宋仁宗的个人原因,新政末期罢黜范仲淹直接原因是大臣们对于他的指控,相信宋仁宗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对于范仲淹的上奏,只不过是朝堂中的互相攻击,但是他的确认为带过兵的范仲淹,有些功高震主,从他的内心来看,他不可能允许范仲淹在的影响力超过自己。
一、统治者的自身原因
(1)宋仁宗态度摇摆不定:
无论是哪种改革,皇帝对于改革的态度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一开始宋仁宗对改革充满信心。到了后期却听信了小人谗言,加上他本身性格就优柔寡断,新政就在他的犹豫之中逐渐流产了。
新政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等人结为朋党,这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保守派的反对阻止了改革的正常运行以外,皇帝的内心不再对改革的前途充满希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改革后期,宋仁宗对于范仲淹,欧阳修等贤能的大臣,不仅不相信,甚至还常常猜疑防范,那些忠君爱国的言论也被怀疑是结党营私、心怀叵测。宋仁宗自身的昏庸,无能优柔寡断,给了朝堂中的小人进谗言的机会,阻止了新政的正常运行。
(2)改革触动了封建皇权:
当时的宰相曾联合大臣,暗中串通,指责范仲淹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这可以说是触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痛点,之后宋仁宗在朝堂上曾经问各位大臣,“君子难道也结党吗?”范仲淹竟然坦诚的回答,“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是一样”。这无疑直接告诉宋仁宗,自己有在结党营私。
这个可以说直接触动了宋仁宗的底线,在朝堂内反对改革的声音的推动下,宋仁宗为了维持自己的专权统治,下令将范仲淹逐出中央政府。
二、改革派内部的问题
作为改革派领袖的范仲淹,已经有了28多年的政坛生涯,从地方到中央,对于官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早已了然于心。在地方上他兴利除弊,在对外上,他成功的抵抗了西夏。因此从领袖方面来看,他绝对能承担起改革大业。
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他把整顿吏治作为问题的关键,他这样做可见其眼光之大,当时北宋政府最大的缺陷就是,官员的膨胀和管理的腐朽。在这种状况下,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1)缺乏对现状的认识:
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对复杂的现状认识不足,准备也不够充分,尤其是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并没有看到整体的趋势,只是因为现状就让官员仓促上马。
(2)改革的针对性可行性不足:
在改革吏治时采取的是过去的官员考核制度,这些制度对于“积弊”已久的北宋来说,远远不足,收效甚微。
改革派试图在科举制度上进行改革,把策论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但是出现了很多考生争相前去公府侯门做幕僚,偷听这些大臣对于时局的看法,到了考试时直接作答的现象。
这也是改革派没有想到的现象。并且这项措施借助宋仁宗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在全国实行开来,过于急躁,导致地方在实施时完全缺乏科学的步骤,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3)改革缺乏统筹规划:
从《答手诏陈十事》,我们可以看出改革,最先进行的就是整顿吏治,这个顺序最在很大的弊端,这样做严重触犯了守旧派权贵的利益,给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除此之外,新政的其他几条,也没有对症下药,所涉及的只不过是对社会影响不大的地方。而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国强兵的措施却放在了改革后期,这就导致了这场改革付出的代价极大,成效却极其微小。
(4)实施机关能力有限:
负责实施的官员是范仲淹在京城中选派的转运史,他们负责到地方整顿吏治。在对地方的考核时,这些官员有专门的评价标准,他们负责整理上报个范仲淹,之后范仲淹负责筛选。在这种实施过程下,他们到地方反而加重了腐败之风,进而导致全盘失败。
总而言之,这场改革的失败和改革派内部过于主观,缺乏周密的部署和对于全盘的考虑有极大的关系,这也难免导致新政在推行上遇到很多麻烦,最终破产。
三、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抗
宋仁宗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极其严重,不过皇族依然掌握着绝对的势力,即使当时财政危机严重,但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内库依然十分充足。
相较于北宋之前的王朝来说,北宋时的政治已经十分成熟,各项政策也在进步中变得完善,这虽然让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去,但也为改革带来了强大的阻力。尤其改革侧重于整顿吏治,这对于整个官僚机构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顽固势力顽强抵抗。
(1)因循守旧意识根深蒂固:
北宋时,官员的社会福利很高,所以士大夫在面对已经陷入泥潭的朝政,并没有反抗意识,更不要提改革了,朝堂中的上级官员对于中下级地方官吏的诉讼视如不见,庞大的官吏体制缺乏切实的考核制度,很多官员成年上月不理朝政。整个朝堂笼罩在太平盛世的幻觉之中。
恩格斯曾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当时的宋王朝,就处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即使经济制度能够发生改变,但这种因循守旧的传统意识是很难被改变的。
(2)上层官僚的反抗:
范仲淹在改革时,对于不合格的官员毫不客气,这触动了整个利益集团,于是,地方官员纷纷与上层官员、太监相互勾结,组织力量准备铲除范仲淹集团。
在经济方面,监察御史梁坚,曾弹劾滕梓荆,张亢贪污机要费用,这两个人一向被范仲淹看重,是新政最坚决的支持者。机要费用是皇帝批给官员的一笔激动银两,在使用上的政策并不是那么严厉。
滕梓荆过去曾经批评过宋仁宗好吃好喝,让宋仁宗下不来台过,所以皇帝心中难免有些记恨。范仲淹看到之后不惜辞职,为这两二人辩护,但梁坚也以辞职要挟,甚至还拉拢了另一个与范仲淹作对的大臣御史中丞王拱辰。 最终滕梓荆二人被贬,范仲淹失去了两个助手。
总结:
虽然这场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场改革,对当时的状况来说,是进步的,是正确的,并且也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整顿政治的方面,严重触犯了封建官僚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加上宋仁宗的昏庸无能,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其他网友回答
《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