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区(郑和下西洋都去了哪里)

网友提问: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都去了哪些地方?

优质回答:

从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起,直至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出使归国途中逝世于古里国止,郑和曾八次(史书记载其实是八次,而不是我们常知的七下西洋)奉召出使海外各国。

下面笔者就将郑和八次下西洋的地点分别讲一下:

第一次出使郑和只到达过占城、爪哇、苏门答剌、南巫里,郑和的第一次航行并未越过现印度海岸以外。

第二次出使。郑和第二次到达的国家有:占城、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甘巴里、阿拨把丹、小阿兰。

第三次出使。到达古里、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加异勒、爪哇、暹罗、占城、柯枝、阿拨把丹、小柯兰、南巫里、甘巴里诸国。

第四次出使,任务的重点是南亚以西的远方国家。到达的地方有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加异勒、忽鲁漠斯、比剌、溜山、孙剌。

第五次出使,是派遣郑和护送各国使臣回国。据《明实录》记载:郑和到达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利、卜剌哇、阿丹、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漠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诸国。

第六次出使同第五次的使命一样,护送各国朝贡使臣回还。据《明实录》载:永乐十九月正月戊子,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

第七次出使,目的比较单纯。据《明实录》载: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甲辰,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级花金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令中官郑和赍往给之。”

第八次出使,此时成祖、仁宗皇帝都已先后去世,宣德皇帝登基。据《明实录》载,此次到达的国家有: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苏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甘巴里、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

其他网友回答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足迹遍布亚非30多个国家,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岸。

郑和其人

郑和(1371~1433)为云南昆阳人,回族,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他出生于伊斯兰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这使得他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对远方异域、海外一些国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各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包容力。

郑和11岁时,朱元璋的大军打到了云南,郑和被明军抓获,此后随着军队转战北方。

8年后,郑和被送到燕王府服役。此时的郑和丰躯伟貌、博辩机敏,深得朱棣的赏识。

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

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朱棣亲笔赐姓“郑”从此名为“郑和”。

成祖的设想

明朝初年,国势蒸蒸日上,朝气蓬勃。朱棣作为一位有宏图大志的帝王,登基仅三年便力排众议,命郑和率使团下西洋,其主要原因有:

据《明史 · 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这成为日后很多野史演义的依据。然而,一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尚有可能,七下西洋则不太可能。

不过,永乐帝通过扬威海外来缓解和建文帝朝的遗老对他的不满,达到稳定自己统治的目的,是可能的。

《明史》中还记载有“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应该是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原因。

永乐年间,国力强盛,“北虏”蒙古势力已被驱逐出关外;“南倭”在明军的打击下不敢再贸然进犯,集权统治已十分牢固。明成祖要向异域展示国家的富强,军队的强大,恢复海外各国的朝贡往来,重塑“天朝大国”的地位。

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六月的一天,太平洋上风平浪静,碧波万顷。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海面上却异常喧闹,62艘巨型海船整齐地排列着。只听一声令下,这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向南驶去。第一站到达占城(今越南)揭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明朝时以婆罗洲(今文莱)为界,将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及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域概称为“西洋”,以东称“东洋”。郑和所到之处,主要是当时所称的“西洋”范围,既东南亚各国,故史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每到一国,都会和当地君主会见,宣读明成祖的诏书,赠送冠服和珍贵的礼物,并赐给国王诰命银印,向这些国家表达明朝愿意与之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

当然,郑和七下西洋,所到之处并非都是友好的欢迎,也会有纠纷,有战斗,但都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在近30年间,郑和碰到过三次战役:一次是擒获盘锯在苏门答刺半岛的陈祖义海盗集团,一次是帮助苏门答刺平灭叛乱,一次是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企图抢刧郑和的船队。

郑和的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不过,随着宣德八年(1433)一代航海家郑和的离世,轰轰烈烈、名噪一时的下西洋壮举落下了帷幕,明朝刚刚开启的大门又紧紧地关闭了,随着海禁政策的实行,中原大地进入了漫长的闭门自守的岁月。

其他网友回答

目的1

这是主要目的:寻找建文帝下落

证据:1《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2《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3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宝船之役,时有谓建文帝入海上诸国,假此踪迹之。”

目的2

扫荡张士诚旧部

张士诚身故后,其部属联合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明成祖派遣郑和加之以扫荡。

目的3

宣示中国的富强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郑和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在中东方向最远曾达麦加,在非洲方向最远曾达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洲。

郑和下西洋实现了第三个目的,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宣示了中国的强大。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下西洋主要是宣扬明朝国威,也有人说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七次下西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意图。一方面,朱棣的皇位是靠武力得来的,为了让政权更加稳固,派遣郑和下西洋,让万国来朝,以此来瓦解政敌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郑和的船队远航打开了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对扩大明朝官方的对外贸易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用中国精美的瓷器和绫罗绸缎等工艺品去换取外国的香料补药、奇珍异宝。这让周边国家和明朝官府,以至沿海的官绅百姓都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和人数都比较庞大,以第一次下西洋为例,船队包含大船62艘,小船255只,共有27870人随行。郑和下西洋,这里的“西洋”可不是指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而是明朝地理眼界范围内的西洋,在今天的东南亚、印度洋周边、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处。郑和所到之处,与当地的部落酋长或国家君主联络,有时也对他们予以册封,宣扬明朝的国威。在经济上,郑和船队所携带的瓷器、丝绸和铁器等,换取当地的香料、珍珠、宝石和香料等。在第四次远航(1413-1415)结束时,西洋沿岸18个国家派遣使者跟随郑和来到中国朝觐明成祖,使团极为隆重。1417年,第五次远航,要把上次随船来到中国的使节送回到各自的国家,这次到达了非洲东海岸。返航时,又有很多国家的使者随船来到了中国,并向明成祖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兽,其中就有长颈鹿。中国人以为“长颈鹿”就是中国的吉祥之物“麒麟”,明成祖还亲自观看,成为一段佳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