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农耕的关系(关于耕种的二十四节气)

网友提问:

老祖宗为了农耕和历法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现在种地为啥不看了?

优质回答:

我认为农耕与历法至今还是很有用途,不过这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反常的影响,种植作物大部分提前了,但节气的参考价值仍然存在。

比如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你可提前至清明,但决不能晚于立夏;清明前后苹果园打清园农药,如果晚至谷雨花朵开绽,不但不能抑制病菌和红蜘蛛的危害,很可能对花朵产生药害。

何为秋社,立秋之后第五个戊为秋社,秋社之前是不会来霜冻的,秋社之后就不保险了,随时有霜冻危害,去年刚立冬一场特大寒流,有许多人的苹果没下树,冻坏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如果你重视和参考秋社,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苹果树腐烂病在各地苹果产区都有,严重影响苹果的生产,全年均可发生,但前半年惊蛰,后半年寒露,这俩节气尤为甚行,抓住这两个节气进行检查刮治,便可事半功倍……

其他网友回答

还看,只是看的少了,大概只局限于老农民吧。在我們這裡,只记住几个时间点就可,谷雨前后种瓜得瓜種豆得豆,此时如有春地可以翻耕,准备生产了。芒种准备收麦子,过去需要准备场,打压,晾晒,收完小麦,马上抢种玉米,收玉米时基本不看节气,只看玉米的成熟度,种麦时一般是秋分旱,霜降晚,寒露麦子正当时。

为什么有一些人不看二十四节气了,大概是因為机器耕地,收割,无需那么严謹,你干我也干落下有期限。只要随大流就行。

老农民还是看的,用于指导生產。

其他网友回答

二十四节气最初制定出来就是为了指导农时,根据比较可靠的记载,二十四节气成于汉初,距今已经有两千两百多年了。

古代的时候,为了指导农时的准确性,每隔大约120年(两个甲子),就要重新修订一次历法,但是二十四节气不同,二十四节气是一个依靠历法运行的分级方式,每个节气虽然有大致固定的时间,但历法不同,其具体时间也会有区别,故此,才从汉初就应用至今。

现在种地不看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气候较汉初变化较大。

气候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汉初的气候比现在更加湿润,意味着气温变化没有现在这么剧烈,所以导致二十四节气参考价值变低,人们只是利用二十四节气的不同阶段来大致了解当前的时间而已,具体还要因地制宜进行调整,而现在已经有更加精确的计时方法。

第二,国土较汉初变化较大。

汉初制定二十四节气指导的是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的农时,基本处于温带区域,现在我们的国土横跨亚热带、温带、寒温带、高寒多个气候带,按照现代的统计,维度每升高8度,气候就有鲜明的变化,所以二十四节气只能大体统一这一时段而已,已经不具备指导农时的价值。

第三,农作物与汉初变化大。

汉初种植的豆、麦、粟、稻与现在的玉米、小麦、水稻等其它农作物的生长期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杂交农作物的出现,更是扩大了这种影响。研究表明,汉代的麦子多为冬小麦,生长期大约有300天,比现在多了近60天,其它春种农作物更是与汉初有了更加巨大的变化,所以用二十四节气和古农谚指导现在的农时,就是刻舟求剑了。

第四,种植方式有了大变化。

良种、化肥、农药这些现代农业技术,比起汉代来变化更加巨大,汉代种植两年,要休耕一年,或者耕一年、休一年,就是为了很好地恢复地力。而现在用化肥,土地几乎不用休耕就能连续耕作,农作物也不会因为缺少肥料而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所以也无法起到指导作用了。

其实,哪怕在古代,二十四节气也是个大致的参考,只是用来分清大概的农时罢了,其象征意义要大过实用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种地不看节气,种地减产必受损失,农民种地还是要看节气的,种任何作物,错过自然节气时候都会受到损失,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不能丢,这是中华几干年一代又一代积累的精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