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津这座城市给你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回忆?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在天津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天津生活,听惯天津方言,可惜这么多年不会说天津方言,天津方言倍哏,叔,叫老伯,外甥叫白眼,
由于做生意跑遍了不少的区域,更体会到了天津人的热情和真诚相待,认识不少的天津朋友,喜欢每条大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优美的卫生环境,天津是我第二个家!
难忘的回忆太多太多,总之对天津的感情就是家的感情难舍难分,我爱这座城市就是美丽的天津!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土著,天津是一座让人不愿走出去的城市。尽管这两年发展速度受到了很多所谓专家的诟病,但不会降低天津人对于天津的留恋系数。
小观的前领导——天津知名畅销书小说作家马宇彤先生,在他的《全景天津》一书中这样写道:转过一圈,透皮看瓤,你就会发现中国最早的邮票,最早的大学考凭,最早的博物院,最早的或文或武的众多首创,竟然都是从这块热土上破壳出世的,仔细咂摸着个中滋味,天津的厚度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这就是天津的风格,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有灵气,有锐气,有骨气,有商气,有文气,有洋气,而且一直在迫切地呼唤着世界、拥抱着世界、丰富着世界。
作为一名70后的尾巴,具象描绘天津这座城市难忘的回忆,可以大概浮现出以下几个场景:
儿时玩的那些“王者荣耀”:那个时候,我们每天穿梭于各个胡同,小伙伴们一大堆,放学后不用招呼,大家就自觉地聚在一起群娱群乐。拍方包、拍毛号、叠三角,甚至是逮老贺(抓蜻蜓)是男孩子那个时候的王者荣耀;跳皮筋、跳房子、砍子儿,是那时女生的健身项目。这份记忆,不管多少年,也不会忘记。
80年代街上的黄大发:到了80年代末,一种被天津人称为黄大发的面包车充斥了城市的街头巷尾。能乘东西又能坐,自行车放里面不在话下,那时的周末,要是能坐一回黄大发回奶奶家,不是阴天下雨,就是爸妈这月发奖金了。
社会人腰里别的BP机:到了90年代,一批当时的社会人(干销售的居多),流行腰上别个BP机,最早126台,后来传呼台比现在的电视台还多。从开始的数字,到后来的汉显,社会人的装备逐步升级。和后来的大哥大、手机比,BP机给我的回忆更为深刻。
时光飞逝,进入21世纪,天津的新鲜玩意每年都出,但要说深刻的回忆,都不如前面那三样。这几年关于天津回忆的文章很多,就不一一罗列如北宁的大象滑梯之类的物件了。抛砖引玉,说了点自己的观感。一晃,80后都快40了,爱回忆的人越来越多,尽管不想承认,但我们真的已经告别了年轻。
其他网友回答
天津这座大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自古以来,无论多大的事件,基本上都是四平八稳的,基本上是给人们一个安全感,我喜欢天津[握手][握手]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一个在天津的外地人,二十多岁来到天津跟江苏的师傅学习刮大白,刚来到时天津的道路还很窄满大街跑的都是黄色的大发出租车,从东站坐27路到东局子一趟公共汽车才5角钱,吃一碗拉面2元,拉面馆师傅还说不够可以添面管吃饱。去小白楼街道买过衣服,人生的第一部傻瓜牌的相机也是在那里买的,99年澳门回归去东站广场看过烟花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和朋友去西市大街淘过二手的电视机,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是在大钟电器城买的,手机号码也一直在用,在蓟县涂料厂里做过样板工,2O11年学习通过了驾驶员考试,买了个人的第一部面包车。
这是我在天津小缩写,都说人熟是一宝在这确实挺好的。
其他网友回答
最忆南开马蹄湖[比心][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