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是不是虚像(海市蜃楼是真实存在的吗?)

网友提问:

难道海市蜃楼真的只是虚像吗?

优质回答: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

康熙十一年(1672)夏天,三十四岁的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等人同游崂山,非常幸运地在崂山辕岭看到了海市蜃楼。回来后,他和唐梦赉还分别写下《崂山观海市歌》、《崂山看海市》描述了这次胜景。作者家乡的奂山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号称淄川八景之一。此文即是作者记录了其家乡的山市奇景的一篇文章。这应该是我们看到过最早的关于海市蜃楼的故事!

说起海市蜃楼,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很少见过。

在古代科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古代的人们都比较迷信,他们把这种现象当成是神仙下凡的稀世奇景,或者是鬼怪居住的地方。

可到现在海市蜃楼这种情况用科学的方式能够解释之后,人们对海市蜃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海市蜃楼这种情况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就是,出现的原型从来没有被人找到的过。

科学的解释这是一种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可光折射出来的现场需要固定的物质,也就是说折射出来的现象一定是在某些地方存在的,不可能会凭空折射出来,但至今海市蜃楼出现的场景还未被找到过。

2015年3月19日,青岛的一些居民在海边散步时,整个海平面上烟雾缭绕,在烟雾之中若影若现的有许多建筑出现,而且是出现在海平面上,整个场景就犹如天堂降临人间一般,非常的壮阔,现场目击的人群也都纷纷在呐喊,诧异万分。

2018年6月20日 日下午,哈尔滨出现强降雨天气现象,部分区域出现冰雹。

有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哈市南岗区连海大厦附近出现“海市蜃楼”现象,非常震撼!

除了这些,类似的记载还有:

1999年8月29日,哈尔滨出现海市蜃楼,云彩中的房屋、山峦等绵延数里。

2002年5月15日,重庆出现极像水墨山水画的海市蜃楼,这种景象多见于平静无风的海面、海边和沙漠等地。

2001年8月4日,在敦煌沙漠上出现海市蜃楼,其中的城市有人说是像阿克塞城,但是图片像素太低,根本无法辨认。

2003年9月8日,郑州西南方向出现海市蜃楼,形状酷似连绵的群山。

2003年7月7日大连出现海市蜃楼,人们可以看到楼房、塔等建筑物。

2003年12月21日,乌鲁木齐市东南方向地平线处的空中,“飘浮”着几幢建筑物,25分钟后消失。

图片仅供参考

2003年11月16日,天津团泊洼水库出现海市蜃楼。

2005年1月,杭州西湖上空出现了图案为雪山的海市蜃楼。

2005年3月2日,烟台山出现海市蜃楼,蓬莱阁清晰浮现在烟台山上。

这么多记载,真真假假,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说法,海市蜃楼中的场景到底是哪。

其他网友回答

海市蜃楼之词是一种憧景,现实生活美景如云。

其他网友回答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发射的光经过大气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从物理学原理的角度来说,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空气密度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因开阔的水域面上冷空气与高空中的暖空气的密度不同,对光线的折射而产生的。

举个例子:

我们常常听说,沙漠里的“海市蜃楼”,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白天的沙漠里,沙石备受太阳炙烤,沙土温度能达到70°C以上。

我们皆知空气的导热性能差,当沙漠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变化巨大,也就是靠近地面非常的热,远离地面一定距离处异常的冷,这时就形成了上空空气密度高,地面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高密度空气层进入低密度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变化,也发生了光的折射,这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海市蜃楼也有两个特点

同一地点重复出现;比如以前美国的阿拉斯加上空常会出现。

再次出现的时间几乎一致;比如我国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大多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份。

海市蜃楼也具有神话色彩

在西方的历史文化中,海市蜃楼曾被描绘为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征兆。而在东方国家中,则把它看作仙境,曾听老师说过,秦始皇、汉武帝曾率军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多次派人去仙境寻找灵丹妙药。说个题外话,这些皇帝,真是想长寿想到发疯了。其实,更多的是他们的知识面有限,加上封建迷信,然后就相信有仙境的存在。

在我国,还有很多史料记载着海市蜃楼的,比如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也,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风辄而去,终莫能至。”

从上文记载来看,海市蜃楼很早就已经被人们发现,通过乘船探究竟,从远到近,观看到海市蜃楼金碧辉煌的宫殿,最后一阵风吹过,还是没能进入仙境。

其实,更多的蜃景就在我们身边。夏天的柏油马路颜色显得较深,吸收热能力强,形成我们常看到的现象:“热浪”,这时上层空气冷,下层空气热,就会形成简单的下蜃现象。

最后,海市蜃楼的产生与地理位置、物理条件以及各地方的气象都有密切的关联。至于它是不是真的,又或者它是不是只是虚像,我相信你已经在本文中找到了答案。

欢迎评论+关注,带你了解更多有关@生活的趣事~

图片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海市蜃楼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是难得一见。不过,一直以来,不断有人目视过海市蜃楼,古人对此也有过记载。例如,在北宋科学家沈括所写的百科著作《梦溪笔谈》中,登州海中出现“海市”的景象。有人猜测这是蛟蜃之气所为,但沈括不这么认为。那么,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海市蜃楼真的只是一种虚像吗?

虽然还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但海市蜃楼可以肯定确实是虚像,而且是真实存在的光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根据光线的偏折方向,海市蜃楼主要可以分为上蜃景和下蜃景。

空气的密度与温度成反比,而空气的折射率又与密度成正比,所以温度越高的空气,折射率越低。当空气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时,例如,随着高度升高温度越高的逆温现象,如果物体反射出的光线从冷空气进入热空气时,光线被强烈向下偏折。远处的观测者接收到这些光,将会看到原先可能在地平线下方的物体,这就是上蜃景现象。

在上蜃景中,人们可能会看到城市中的建筑物。古人也看过类似的景象,这也是“海市蜃楼”叫法的由来。

不过,有一部人并不认为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而是认为这与时空裂痕或者时空错乱之类的现象有关。反驳这种说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人看到的蜃景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蜃景也都是现代的东西。当然,我们现在也会看到古建筑物,因为现代还有古建筑物。如果海市蜃楼是时空错乱,为何古人从未记载他们曾经看到过特殊的蜃景?

另外,海市蜃楼是光学现象也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科学家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来模拟不同温度的空气,当光学从高密度液体进入低密度液体时,光线就会向下偏折。反之,光线会向上偏折,形成下蜃景,我们在夏天看到马路上的水洼假象就是一种下蜃景。

不过,空气是不稳定的,使得蜃景看起来通常并不清晰。再加上蜃景的随机性,导致蜃景的原景是不容易找到的。除非目击蜃景的观测者刚好对蜃景的原型非常熟悉,否则原型在哪里不容易被找到。但不管怎样,还是有蜃景原型被找到过。那些说没找到过的人,自己可以去查一查资料,而不是在那里人云亦云。

其他网友回答

海市蜃楼就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虚像。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山市》就是记录的一种蜃景现象,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会认为与灵异有关。但上面也说了,是光学现象,成虚像必有实物才可,所以是可以找到实景的。

(内容来源百度知乎)

版权声明